第1499章 「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1499章 「昌」

  譬如當下幫助攤主釋卜,不僅能免去一頓酒錢,還能得到許多報酬——在那位攤主的招呼下,有幾位貞人躍躍欲試,但都矜持著身份,沒有主動走出人群,等著攤主來請。

  而在此時,一個臉上長著些老年斑,已經頗為年邁的老者,披著襤褸的羽衣走出了人群,他從那攤主手中搶過龜甲,與攤主說道:「老朽來為您釋卜吧。」

  攤主看他如此老邁,還只是一個沒有地位的普通貞人,一時有些猶豫,不知該不該請他來釋卜。

  但老翁沖他使了個眼色,在其耳邊低語道:「老朽只收你十個貝幣。

  老朽占卜很準的。」

  攤主一聽他只收十個貝幣,頓時神色一喜,不再猶豫,就請老者來為自己釋卜。

  披著鳥羽和獸皮縫製成的衣裳的老翁,就席地而坐,他看了一眼龜甲上的圖案——哪怕蘇午與彼處相隔很遠,但龜甲上被焚燒出的裂痕,他仍然看得清楚——那是交叉起來的一撇一捺,遠遠一看,就像個『凶』字。

  蘇午心下暗想,那位攤主占卜的結果,應該不妙。

  然而事實出乎他的預料——

  老翁笑呵呵地看著那塊龜甲,他的手指抹過龜甲上一撇一捺交叉起來的裂紋,在那一撇下,有一道與那一捺平行的橫紋出現了,頓時,龜甲上的紋路意蘊完全發生了改變!

  這被老翁人為製造出的裂紋與先前火焰燒灼出的裂痕,共同組成了一個『士』字。

  而『士』字下接連著龜甲本有的一些紋路,看起來又像是一個『吉』字!

  由凶化吉!

  只是,這樣釋卜莫非還會準確?

  這老者莫不是個騙子?

  蘇午心中轉動著念頭,就見那老翁站起身來,果然同攤主說道:「這樣的卜相,難道還貞人來釋卜嗎?

  就是『吉』之相啊。

  你釀的醴酒一定豐美甘甜!」

  攤主接過老翁遞來的龜甲,一看果然如老翁所說,龜甲上有一個『吉』字,他頓時大喜,拿出了將近二十枚貝幣,送給了老翁。

  隨後,攤主打開陶壇的密封,舀出一盞酒來品嘗,果然如老翁所說,豐美甘甜!

  老翁在那位攤主處又喝了一盞免費的醴酒,便走向下一處攤子。

  他故技重施,以十枚貝幣的價格,成功令第二處攤主將龜甲交給他來釋卜,蘇午看那片龜甲上紋路淺淡,近乎於無,他同渠了解到,這樣的卜相往往說明一件事平平淡淡,幾乎不會有任何進展。

  應在釀酒之上,就說明所釀酒水平淡無味——這卻也近乎於失敗了。

  然而,那老翁卻道:「您的酒水一定非常清澈,幾乎像水一樣,和甘泉媲美,肯定甜潤而醇香!」

  第二處攤主同樣大喜,打開密封,一嘗酒水,果然甜潤醇香,就和老者說的一模一樣!

  蘇午驚奇於老翁的卜算竟然如此之准,且結論往往與他身邊的『貞人儺』渠所稱大相逕庭,於是他令渠守在原地,自己去了老者所往的第三處攤子,在老者釋卜,稱第三處攤主的酒漿必定甘甜豐美之後,就在攤主那裡買了一盞酒來嘗——確有些甜味,但與他先前所飲的醴酒其實沒有太大差別。

  老翁的占卜,與攤主售賣的醴酒確實也相差不多。

  隨後,他跟著老翁飲用過第四處、第五處、第六處的醴酒,其實幾處酒水的品質、氣味根本都大差不差,只是老翁拿到龜甲上顯示出的卜相,往往有各種差別。

  而老翁給出的占卜結果,則總與先前大差不差,都是吉祥的、好的卜辭。

  蘇午由此大概明白,攤主們釀造酒漿的品質,只與他們的手藝有關,他們都在這片城門口釀酒謀生,彼此的手藝、釀造技藝大差不差,酒漿品質也就頗為相似,分不出明顯高低來。

  而他們每次開酒前占卜的結果,其實按照真正貞人們的占卜來看,一定結果不同,甚至大相逕庭。

  所以說,或許在釀酒這件事上,占卜其實可有可無。

  卜相影響不了酒漿的『事實品質』,但能影響人們主觀上對酒漿的評價。

  也或許占卜與酒漿品質深刻相關,只是那個看起來平平無奇、像是騙子更多過貞人的老翁,在蘇午都無從察覺地情況下,扭轉了卜相,進而影響了酒漿的真正品質。

  不論如何,老翁最終走到了渠與蘇午所在的這處攤子。

  他依舊為攤主解釋出了一個好的卦象。

  攤主歡天喜地解開密封,品嘗過酒漿以後,就為老翁端了一盞酒,請其免費品嘗。

  老翁拿到報酬,端著那盞酒左右四顧,而後將目光投向了蘇午與隨所在的位置。

  他端著酒盞,笑呵呵地走到蘇午、渠跟前,席地坐了下來。

  「兩位朋友好啊。」老翁面上堆著誠懇地笑容,他舉起酒盞,向二人示意,「我名叫昌,是周國人,不知您們從哪裡來啊?」

  渠聞聲看向蘇午。

  先前老翁所作種種占卜,他都看在眼裡,此時亦有心與老翁辯論一二。不過當下主人在旁,他亦不會貿然開聲。

  「我們自『飢地』而來,我名為午。這是我的僕人,名叫『渠』。」蘇午向那位老翁如是回應道。

  飢地是殷都附近的一個大氏族,以『飢』為氏。

  蘇午未有告知老翁實情。

  他們自葛長而來,但葛長全族已經投向周國,在不知老者具體身份的情況之下,貿然告知實情,或許會被對方循著線索了解到更多情況,尤其是這個老翁名為『昌』,假若老翁姓氏為『姬』的話,那對方的身份幾乎就已經呼之欲出。

  「原來是飢地的午與渠啊。

  一起喝酒啊,午,渠。」老翁再度端起酒盞,飲了半盞酒之後,滿面陶醉之色地感嘆道,「醴酒甜美,但不會太醉人,所以為人們喜愛。

  假若它能更醉人一些,喜愛它的人一定會更多的。

  活在蒼天注視下的人們,太過於痛苦啦,藉助這樣的飲料,倒是能讓人麻痹一時。但是現實從沒有因為飲酒而發生任何改變啊。

  所以周國禁止釀酒、飲酒。

  也只有走出周地以後,才能偷偷喝上一盞醴酒啊。」

  「人們已經知道醴酒的甜美與醉人,又怎麼能夠抗拒它?周國禁酒只能禁止一時,卻不能永遠如此吧?

  而且,周國庶人不能飲,周國貴族想來是可以在私底下飲用酒漿的吧?」蘇午笑了笑,向那老者問道。

  老者呵呵笑道:「您看得很明白啊。

  有些東西永遠無法徹底禁止的,但如若掌權者不去做禁止它們的事情,那就是掌權者的失職啊。

  人們本來蒙昧而混沌,只有教化,才能讓他們脫離猴、狌那樣的野獸,真正長成人。」

  「人們怎麼會生來蒙昧混沌呢?」渠在旁忍不住說道,「我們秉持天地之靈兒蘊生,生來就與野獸有了區分。

  後天的教化只是把人雕琢得更聰明了而已,並不能讓人與嬰兒之時有本質的區分啊。」

  「你生來便會祭祀嗎?便知道請蒼天占卜嗎?」周國人『昌』向渠反問道。

  渠皺眉搖頭。

  「是蒼天讓你忽然就知道了如何祭祀,變成了一位貞人嗎?」昌再問道。

  渠還是搖頭。

  「那你為何會認為,自己生來就秉持了天地之靈呢?」

  「因為只有人成為了貞人,像豬狗牛羊那樣的野獸,從沒有成為祭司啊。因為這樣,才說明我們奉持天意而生。」渠自然地回應道。

  周國人昌搖頭失笑,又向渠問道:「那天的神靈,為什麼最初的時候都長著百種野獸的模樣,只是在受人一次次的祭祀之中,漸漸長成了人的模樣呢?」

  渠聞言面色一僵,頓時不知該怎麼回答周國人昌的這個問題。

  他擰緊眉毛,心念飛轉,亦被這個提問吸引去了全部注意力——是啊,為什麼天的神靈,最初身上都有著牛羊豬狗種種野獸的特徵,但在一次次祭祀後,卻變成了人的模樣?

  假若人們奉持天之靈韻而生,人也應該是牛羊豬狗的模樣,具備種種野獸的特徵才對啊!

  反之,那是否說明,天的神靈其實是奉持人之靈韻而生,被人逐漸教化的?

  人教化了天?!

  這個念頭一閃出渠的腦海,他立刻滿面恐懼,被自己這突然而起的想法嚇住,一時不敢再往下深想!

  而那位周國人,此時開聲闡述起了自己的見解:「人其實不過是這世間萬種動物里的一種啊,其實本來沒有甚麼獨特的。

  但因為有了『教化』,所以讓人與其他動物分別開來,逐漸與眾不同。

  而因為了人與眾不同,所以天才會選中人,人群之中,開始有了專門祭祀天的貞人存在。

  天的神靈,最初與人也沒有甚麼不同,也不過是宇宙萬種動物里的一種罷了,但人們供奉它們,所以讓它們得以飛快成長,逐漸壓在了人們的頭頂。

  這樣的供奉,其實也是人對天的一種教化啊。

  所以,老朽認為,其實從來沒有甚麼天道——」

  周國人昌將目光投向蘇午,雙目炯炯有神:「人道,才是包容一切的大道,您覺得呢?」

  從來沒有甚麼天道,世間只有一種道,即是『人道』!

  蘇午被『昌』這幾句話震動了心神,他眼中亦有神光奕奕——他今下已然確認,這個周國人昌,不是旁人,正是後世被尊為『周文王』的姬昌,那位演化出『文王六十四卦』的文王!

  他面露笑意,與『昌』對視,道:「所以您為酒攤主人們占卜,解釋卜相,其實是為了教化他們?

  卜相是甚麼,其實從來不重要。

  重要的是這占卜者,是這教化者?」

  「天雖然強大,把持著人間的權柄,讓天下人都臣服於它,但它只是力量強大,意識仍舊蒙昧如野獸,混沌如稚童,人世間的許多方面,它都不能顧及得到,不能完全掌握。」昌笑著說道,「我們教化出了如今的天,它卻試圖完全控制我們,以我們作食,可見『天』性本惡,經過教化也無從更改。

  所以我們要主動去掌握那些天尚且顧及不到的方面,用我們的教化,取代天對人間的掌控。

  但如今的人們太過於篤信蒼天,想要立刻取代蒼天,其實沒有可能。

  所以我們須要假借蒼天的名義,來逐步蠶食蒼天對人間的掌控,乃至最後使萬象更易。

  此所謂『易之道』,即是我如今奉行的道理,亦該是如今的人道正道。

  人道,就是教化之道。

  天雖然強橫,但並非全知,它怎會懂得如何釀酒呢?

  人們自身學會了釀酒的技藝,卻要把酒漿的品質寄托在對天的祭祀上,這豈不是將自身的權柄,轉移給了蒼天,由蒼天來把持麼?

  如今蒼天還顧及不到釀酒這樣的行業,對他們一時沒有掌握。

  可蒼天一旦注意到了釀酒這樣的行業,令他們獻上活人作為祭祀犧牲的時候,以後酒漿開封的時候,豈不是要殺人為祭祀?

  所以我們要趁著此時,假借蒼天的名義,掌握它還未曾掌握的權柄。

  自今日開始,人們會覺得有個叫『昌』的周國貞人,對於釀酒業的占卜還算正確,而後日日如此,『昌』在釀酒業祭祀的地位,就逐漸無可動搖,此時蒼天再試圖侵蝕釀酒業,便也完全不可能了。

  因為那時的他們,信『昌』更多過於信『天』本身!」

  老翁思路清晰,言辭嚴禁,他眼中閃爍慧光,將自己之構想娓娓道來以後,便令蘇午甚為嘆服。

  這樣的代天占卜,解釋卜相之法,今時可以用在釀酒業,明朝就可以用在耕種之上,而後就可以用在戰爭之上,及至最終——天甚至會成為『偽天』,而人道主持的『天』方會成為真天!

  不過,這樣的方法也有一個關鍵點須要攻克。

  蘇午心中念頭閃轉著,向昌問道:「您或許熟悉釀酒,所以能判斷攤主人們釀酒的品質好壞,以此給出相應的卜相解釋。

  可在您不熟悉的方面,您若進行這樣的卜相解釋,一旦失誤,他人又怎會相信您呢?

  無人可以確保自己完全正確,永恆正確。

  您總有出錯的時候,而有時候,哪怕只是出錯了一次,也會導致從前的種種努力,全部分崩離析。」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