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琺瑯鍾兒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1628章 琺瑯鍾兒

  因為這對小杯兒,是中國古代瓷器發展到巔峰時期的產物,彩繪瓷器中的佼佼者,琺瑯彩。

  琺瑯彩最早是康熙晚期,在康熙皇帝的授意下,將從歐洲傳入的金屬胎畫琺瑯技法成功移植到瓷胎上後,而創燒的釉上彩瓷新品種。在雍正時期達到巔峰,乾隆時期的產量最大,然後迅速衰落,乾隆後期開始即少有製作。

  康熙十九年開始,紫禁城在武英殿設立了琺瑯作,其後在康熙地五十七年,改到了養心殿,剛開始的時候,主要生產銅胎掐絲琺瑯和寥胎琺瑯。

  琺瑯彩瓷器的創燒,與熱衷於西洋科技和藝術的康熙皇帝對畫琺瑯的喜愛有密切關係。

  康熙二十二年,清政府統一台島後廢除海禁,歐洲的金屬胎畫琺瑯器作為貴重工藝品,開始由來華的傳教士帶入廣州,並進貢內廷。

  這些舶來品以其精細的彩繪技法和華麗的裝飾風格,受到皇宮貴族和廣州地方達官貴人的喜愛。由當時歐洲傳教士與教皇來往的私人信件得知,康熙皇帝對這種洋玩意兒也很感興趣,並力圖使中國的琺瑯工匠掌握這門技術。

  康熙四十九年,義大利傳教士馬國賢來到中國,從此他以天主教傳教士、清廷宮廷畫師的雙重身份,在京師度過了十三年。

  康熙五十五年,馬國賢自暢春園寫信回國道:「皇上開始醉心於歐洲的琺瑯畫,並儘可能將其介紹到宮中造辦處。皇上看到從歐洲帶來的畫瓷器用的顏料和幾件大件琺瑯器後,考慮要製作某些器物。」

  「皇上命令歐洲畫家來畫琺瑯,我們考慮到這樣一來,必須從早到晚和那些卑賤的工匠同作息,於是找藉口說不曾學過畫琺瑯,而且也下定決心不習此藝。我們故意畫得拙劣無比,於是皇上降旨作罷。我們這才倖免去做奴隸。」

  不過馬國賢不願意,不代表別人不願意,很快,隨著廣州和歐洲的畫匠和琺瑯匠師進入內廷參與指導造辦處琺瑯器的生產,甚至親自操作,金屬胎畫琺瑯器的製作呈現出繁榮景象。

  當時僅經廣州巡撫楊琳推薦進入內廷的,就有光東琺瑯匠師兩人,並西洋人三名、琺瑯匠兩人、徒弟兩人。

  等到武英殿琺瑯作改歸養心殿後,還增設監造一人。其後法國畫琺瑯藝術家陳忠信被召至內廷,指導畫琺瑯器的生產。

  在中外匠師的共同努力下,內務府造辦處建琺瑯作很快熟練掌握了金屬胎畫琺瑯的燒制技術,並燒造出一大批具有濃郁宮廷韻味的金屬胎畫琺瑯器。

  由於此時景德御窯廠的瓷器燒造技術達到很高水平,特別是當時所燒造的五彩瓷器,胎質堅緻、釉面瑩亮、色彩華麗,在彩繪技法上與畫琺瑯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因此,在康熙的授意下,造辦處琺瑯作開始嘗試著將這種技法移植到瓷胎上。

  這個創舉取得了成功,於是便誕生了瓷胎畫琺瑯,即俗稱的琺瑯彩瓷器。

  雍正皇帝即位後,對宮中琺瑯彩的喜愛程度,較康熙帝有過之而無不及,不單是加強管理和督查,而且喜歡親自參與畫稿的具體設計。

  而在這個時期,景德出了一位非常厲害的督陶官,這位對中國清代瓷業做出特殊貢獻的陶藝家,叫唐英。

  生產琺瑯彩的第一道工序就是選胎,選出造型完美,純白似雪的瓷器運進京城留做燒琺瑯用。康熙瓷胎畫琺瑯器,需要從景德鎮御窯廠燒制澀素胎的瓷質器物,再到宮裡造辦處畫琺瑯圖案,再入低溫小窯烘燒形成所謂色地畫琺瑯瓷器。

  𝓼𝓽𝓸55.𝓬𝓸𝓶

  因為胎體品質不夠,所以素胎送到,還必須用黃、胭脂紅等作底子,然後再繪製紋樣。其畫法也是從銅胎畫琺瑯移植而來。

  而唐英在任期間,除了完成瓷器燒制的任務以外,還要專門負責向內宮琺瑯作提供優質的白瓷胎。

  唐英督造的這種瓷胎乃是琺瑯器瓷胎的巔峰,具有迎光透影、細膩如脂的特徵,較之前的康熙,之後的乾隆都要輕薄白膩許多。

  而在京中,雍正六年,雍正皇帝的鐵桿兄弟,也就是後世各大電視劇里被大家所熟知的老十三,怡親王允祥,成了主持造辦處這等大肥缺的第一把手。

  老十三的確非常能幹,雍正七年,琺瑯器第一項革新得以完成,解決了高度白色釉上著色繪畫的問題,從此,琺瑯彩可以直接畫在高白釉的瓷器之上。結合上景德御窯廠剛剛研發燒造出細膩無瑕的高白釉瓷器,讓京城的工匠們可以發揮藝術創作,讓雍正的琺瑯彩瓷器的藝術價值大幅度提升營造了可能性。

  最後剩下的,就是色料的問題。

  康熙時期和雍正早期,造辦處尚不能自行提煉琺瑯彩的彩料,以致許多顏色必須仰賴進口,而透過不同色料的混合調配才能創造出更多的顏色。

  彩料提煉計劃,最後成功地提煉處十八種顏色,為雍正琺瑯彩瓷的產燒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

  雍正六年七月十二日,一封圓明園來帖被計入清宮活計檔:本月初十日怡親王交西洋琺瑯料:月白色、白色、黃色、綠色、深亮綠色、淺藍色、松黃色、淺亮綠色、黑色,以上共九樣。新增琺瑯料:軟白色、香色、淡松黃色、藕荷色、淺綠色、醬色、深葡萄色、青銅色、松黃色,以上共九樣。

  共計十八種顏料。

  由於琺瑯彩顏料中,並未包含紅色顏料,雍正皇帝和怡親王繼續督促,最終在廣東匠人潘淳研究下研發成功了一種在色料中添加黃金而製成的「桃紅顏色金子紅銅料」,煉出的粉紅色的琺瑯料。

  其後的紅彩越發純粹,雍正和怡親王應該對此相當得意,因為在雍正朝畫有紅彩花卉的瓷器上,一定看得到兩枚印章——「金成」、「旭映」。

  因為帝王的喜好,雍正朝時期的宮廷畫院畫家全面介入了琺瑯彩瓷器的畫面設計,改變了康熙朝有花無鳥、有鳥無花的純圖案化裝飾,而呈現出一片青山綠水、鳥語花香的新景象,其布局章法則取自中國傳統繪畫,集詩、書、畫、印於一體,琺瑯彩瓷器一下子變得畫工細膩,格調高雅起來。

  這些畫家很多都大名鼎鼎,康雍兩朝,出名的就有:王原祁、蔣廷錫、郎世寧、冷梅、唐岱、高其佩、袁江、董邦達、金廷標、李世倬、沈暉、袁瑛、王敬銘、錢維城等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