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9章

  胡和魯與兵從們吃罷乾糧,餵了馬匹,時辰已過午時,正都坐在亂石上打盹休憩,忽聞城門樓上一通鼓聲,隨後吊橋徐徐放下,城門半開,一隊人馬走了出來。Google搜索sto55.com思兔閱讀為首一員將軍面露和善之色,拱手對胡和魯這邊高聲說道:「聖上有旨,宣蒙古信使覲見!」

  胡和魯一行急忙起身,牽著馬匹走過吊橋,來到城門前。領頭將軍微笑著對胡和魯說道:「吾乃賀蘭山關守備副將塔庫海,請信使不辭辛苦隨我護衛人馬前往中興府覲見聖上。」隨後看了看胡和魯腰間的佩刀,胡和魯明白用意,吩咐所有隨從將兵器解下交與其中兩人在城外等候,其餘人等縱身上馬隨塔庫海緩緩進入城中。

  胡和魯等人走過寬厚的克夷門城門洞,迎面見那道路兩旁分列眾多兵馬,鐵盔鐵甲,軍容嚴整。城門後面還有一個方形內城,城牆上站立著無數軍民居高臨下望向他們。滾木礌石、弩箭兵器堆得到處都是,一副如臨大敵的模樣。這內城的作用就是一旦城門被敵軍攻破,殺入進來的時候,可將敵軍困在內城裡面,從城牆上用弓箭或引火攻擊,如同瓮中捉鱉。

  隊伍中一員將軍一拱手,正是去中興府稟告的牙將,朗聲說道:「有請信使隨吾等啟程覲見聖上。」身旁的塔庫海一拱手說到恕不遠送,胡和魯回禮之後,與牙將一起並馬領頭,兩腳一踹馬鐙,策馬奔了起來。兩旁的兵馬緊緊跟上,足有五百之眾,顯是訓練有素,將胡和魯的一小隊人馬裹挾在中間,明是護衛,實是防範,且向蒙古信使展示軍威,浩浩蕩蕩奔向中興府。

  這一大隊人馬快馬加鞭,約有一個多時辰,來到中興府皇宮門前,胡和魯估摸了一下路上行程距離,約有幾十里路程。牙將通報後,門前羽林軍早有吩咐,立刻帶著牙將和胡和魯直奔議事大殿,其他人則在宮外等候。

  胡和魯隨羽林軍侍衛進入議事大殿,牙將停於大殿門外。胡和魯往裡一看,只見文武大臣分列兩側,夏國皇帝高高端坐在龍椅之上,都齊齊望向自己。胡和魯踱前兩步,右手輕撫左胸,微微一揖,聲音洪亮:「蒙古信使胡和魯拜見大王!」隨後看向皇帝,見這皇帝四十餘歲年紀,面型消瘦,眼眶略陷,顯見是體虛色弱。

  皇帝李德旺見進來這位信使,身形魁梧,峻眉冷眼,不怒自威,心想這一個小小信使就如此威風凜凜,他蒙古大軍無往不勝,自是有原由的。

  李德旺還未及發話,突然武將之中有一人高聲喝道:「豈有此理,汝個小小信使見到我家聖上,為何還不跪拜行禮?!」胡和魯循聲望去,見喊話之人體型壯碩,濃眉環眼,一副彪悍之氣。胡和魯不卑不亢回道:「吾乃蒙古大汗御賜信使,傳我大汗口諭,如成吉思汗親臨,夏國乃大蒙古藩屬國,焉有大國之君向屬國之王下跪之理?!」

  發話之人正是阿沙敢不,聞聽此言,怒火中燒,大踏步沖了過來,手指胡和魯:「爾等蠻荒野民粗鄙無禮,濫殺無辜,別人怕爾等蒙古,吾卻視如草芥,今日就教爾等作人禮數!」說罷,雙手突然環抱胡和魯脖頸,雙腳抵住胡和魯雙腳,猛一發力下壓,用的是摔跤技法的切摔,想讓胡和魯被迫跪下。

  哪成想,蒙古才是摔跤的老祖宗。蒙古人自古就以能騎善射和身強力壯著稱,蒙古男子自小就開始學習賽馬、摔跤、射箭等「男兒三藝」。在蒙古,摔跤又稱搏克,有說蒙古是摔跤的發源地之一,是男子必須具備的基本技能,隨時在各種場合進行操練、比賽,可謂個個是身經百戰,而胡和魯又是這其中的佼佼者,怎可能讓你阿沙敢不一招制服?

  胡和魯雙腿略微一沉,腰腹一挺,阿沙敢不第一把力竟然巋然不動。阿沙敢不一怔,當著眾人的面子,一個堂堂的將軍怎可連個小小信使都不能拿下!阿沙敢不一聲悶哼,也不管這是大殿之上了,右腿往前一側步,繞到後面別住胡和魯雙腿,上身使出了吃奶的勁,用一招別腿轉壓摔,就想將胡和魯往後絆倒。

  哪知剛一發力,胡和魯雙腿輕輕一縱,電光石火之間,上身像泥鰍一樣,從阿沙敢不的環抱中脫了出來,身子順勢下俯,雙腳落地之時,借力打力,抓住阿沙敢不雙臂往下一帶,只聽咕咚一聲,阿沙敢不就雙膝跪在了地上。

  此時,胡和魯面帶微笑,雙手托住阿沙敢不雙臂,像是受寵若驚的說道:「將軍不必多禮!」阿沙敢不哪受過如此羞臊,騰地站將起來又要再次來過。

  皇帝李德旺急了,堂堂一個將軍被個蒙古信使做弄得如此狼狽,這成何體統呀!急忙說道:「阿沙敢不將軍,不可失禮!蒙古人自幼生在馬背,還未學會跪拜之禮,由其去吧。」

  胡和魯這才知道這位將軍就是阿沙敢不,右手輕撫左胸,微微躬身淺笑說道:「原來是阿沙敢不將軍,失敬失敬,久仰大名,吾家四太子托雷代問將軍安好!」眼裡卻滿是輕蔑之色。

  阿沙敢不頓時一口血差點氣噴出來,知道胡和魯的意思是在揶揄他被托雷戰敗之事,不由惱羞成怒,伸手就想在腰間拔刀,卻抓了個空,猛然想起宮殿之上不得帶刀,轉頭就奔向後面站著的羽林軍帶刀侍衛,想拔刀殺了胡和魯。

  幾員武將急忙抱住阿沙敢不,為首一人是大將軍嵬名令公,拉住阿沙敢不雙臂,正色說道:「將軍息怒,不可莽撞,此帳吾等留著在沙場上與其再算!」阿沙敢不掙扎了良久,實在掙脫不開眾人,才慢慢平復氣息,在旁惡狠狠的瞪著胡和魯。

  李德旺甚是尷尬,這還沒有聽到蒙古信使來意,就被阿沙敢不攪了一出,既不能責罵阿沙敢不而有損自家的威風,也不能對蒙古信使太過無禮,激怒了蒙古人實在也不好收場。李德旺頓了一頓問道:「信使遠道而來所為何事啊?」。

  胡和魯被阿沙敢不的挑釁也勾起了一股怒意,忿忿回道:「大王,我家大汗原與汝大夏訂有盟約,誓言共攘外敵。然汝大夏多次在我蒙古軍情危困之時,非但未施以援手,還與敵金國暗中勾結、左右逢源,據說還譏諷我家大汗是荒原野民,不屑與之為伍。這豈不是自食其言,背信棄義之所為!」。

  聞聽此言,李德旺臉上白一陣紅一陣,一時語塞,吞吞吐吐說道:「朕未曾說過譏諷大汗之言吶。」此時阿沙敢不早已按捺不住,大聲說道:「此話是吾所言,汝欲何為?汝等蒙古常言善戰,盡可放馬過來!汝蒙古所過之處燒殺擄掠,我大夏多的是駱駝、良馬和帳篷,汝回去告訴那鐵木真有本領就來拿,沒本領還自稱什麼大汗,不必在此逞口舌之快!」

  胡和魯此時怒目圓睜,與阿沙敢不對視片刻,轉頭對李德旺說:「大汗口諭,命夏國速速俯順歸降,從今往後須向蒙古國稱臣納貢,永不忤逆,方可保得軍民太平,否則必招屠城之禍!」轉過頭又對阿沙敢不一抱拳:「將軍後會有期!」說罷,一甩衣袖,轉身大踏步向殿外走去。

  阿沙敢不大叫:「放肆,留下狗頭再走!」嵬名令公與幾位將軍拼命拉住阿沙敢不,道:「兩國交戰,不斬來使!將軍息怒,免遭世人恥笑!」示意殿外牙將速領胡和魯等原路返回。

  此時,夏主李德旺已呆若木雞,半晌無語,嘆了一口氣問道:「眾位愛卿,這可如何是好?」殿中文武大臣面面相覷,一時無言,大家都深知阿沙敢不的魯莽必會惹得成吉思汗暴怒,即使向蒙古獻城投降,也難保成吉思汗不大開殺戒;而若抗擊蒙古,卻又都知蒙古大軍戰法兇悍,所向無敵,實在難以抵擋。大家均憂心忡忡,不發一言。

  阿沙敢不匍匐跪拜,大聲說道:「陛下,鐵木真老兒不過十幾萬兵馬,我大夏仍有幾十萬眾鐵血之師,何懼之有!懇請陛下增援末將一萬兵馬,末將誓死拒蒙古於賀蘭山關外!」。

  既然如此,李德旺也別無他法,只得說道:「准奏,阿沙敢不將軍即刻點領一萬兵馬,火速馳援賀蘭山關,務必不可大意,定拒敵於關外,保我大夏百姓免遭塗炭!」。

  阿沙敢不一聲:「遵旨!」即退出大殿,前往軍營點兵而去。

  相關連結:

  瓮中捉鱉:成語,出自元?康進之《李逵負荊》第四折:「這是揉著我山兒的癢處,管叫他瓮中捉鱉,手到拿來。」意思是從大罈子里捉王八,比喻想要捕捉的對象已在掌握之中,形容手到擒來,輕易而有把握。

  羽林軍:又稱羽林衛,是中國古代最為著名並且歷史悠久的皇帝禁軍。不同的歷史時期,其隸屬系統、機構統領、職能權力和地位都不一樣。作為皇帝的宿衛和儀仗部隊,羽林軍地位較其它部隊高,士兵都是職業兵、貴族兵。而御林軍指的是保衛都城的衛戍部隊。

  威風凜凜:成語,出自《三國演義》,意思是形容聲勢或氣派使人敬畏、恐懼。

  藩屬國:藩屬國是藩國和屬國的合稱,是指名義上保有一定主權,實際上在內政、外交和經濟等方面一定程度上從屬並受制於他國的國家,最典型的藩屬國形式為附庸國或半殖民地。

  焉有:此處意為怎麼會有。

  視如草芥:成語,出自《孟子?離婁下》:「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意思是看作像泥土、小草一般輕賤,比喻極端輕視。

  巋然不動:成語,出自《淮南子?詮言訓》:「至德,道者若丘山,嵬然不動,行者以為期也。」意思是像高山一樣挺立著一動不動。

  電光石火:成語,出自宋?釋普濟《五燈會元》:「此事如擊石火,似閃電光。」意思是閃電的光,燧石的火;原為佛家語,比喻事物瞬息即逝;現多形容事物像閃電和石火一樣一瞬間就消失。

  受寵若驚:成語,出自《老子》「寵辱若驚……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意思是因為得到寵愛或賞識而又高興,又不安。

  揶揄:耍笑、嘲弄、戲弄、侮辱的意思。

  嵬(wei)名令公:党項人,西夏名將。應天四年(1209)蒙古軍攻中興府(今寧夏銀川)外衛,奉命率兵五萬守克夷門。相持兩月,防備漸弛,被蒙古軍設伏俘獲。夏襄宗納女求和,釋還。乾定三年(1226)蒙古軍連破西夏城池,奉末主李睍之命,以十萬軍救援靈州(今寧夏靈武東南),兵敗,逃回中興府。次年隨末主出降,被殺。

  逞口舌之快:因口順而不加思索的耍嘴皮子。

  兩國交戰不斬來使:指的是兩軍在作戰期間,雙方要有互相協商的代表傳達信息。這是歷代戰爭的規則。「使」即「使者」,不斬「使者」是自古以來的戰爭法規,任何交戰方都得遵守,交戰雙方不得以任何方式傷害對方的傳達信息的人員。

  呆若木雞:成語,出自戰國·莊周《莊子?達生》。原意指呆得像木頭雕成的雞一樣。原為褒義詞,後用作貶義詞,形容一個人有些痴傻發愣的樣子,或因恐懼或驚異而發愣的樣子。

  面面相覷:成語,出自《海志》。意思是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如何是好。形容人們因驚懼或無可奈何而互相看著,都默不出聲。

  塗炭:泥淖和炭灰,喻污濁之地。意思是比喻極困苦的境遇;借指陷入災難的人民。

  (本章完)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sto55.com 思兔閱讀,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