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節 起步先拉起來一支後勤部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

  徐州,張道弘臨時寓所里。

  車上的時候,岳小川和老張就是家長里短的寒暄和交流,感覺上老張這個司機是安插過來的眼線。

  「什麼任務,快說吧,都快急死我了,系統也沒個提示!」岳小川急吼吼地詢問道。

  老張笑道:「我還以為你會先問問我為啥也穿到這一層來了呢!」

  岳小川擺擺手,說道:「想過了,不過我覺得問了也沒啥意思,你想說的話自然就說了,不如直接了當問問和我有關的任務比較實際!」

  「哈哈,說的在理!」老張笑了幾聲,對岳小川說道:「不兜圈子了,其實給到你的任務,並不是讓你在前線作戰上搞什麼大動靜,而是組織動員一支後勤保障兵力,這是第一個任務,起步。」

  「後勤保障兵力?組織動員?」岳小川上下打量著老張,疑惑地問道:「你的這個身份,是段總理的女婿,給到我的任務,肯定跟你有一定的關係,那所以......」

  老張笑眯眯地用手指指岳小川,說道:「沒錯,就是。」

  兩個人默契地笑了一會。

  兩個人打啞謎式的這個和後期保障有關的群體,自然就是北洋政府時期的那個被稱為「一戰華工」的群體。

  「不過,你說的這個群體,年齡上應該有點老了吧!」岳小川問道。

  老張說道:「的確是有點老了,1916年英法招募他們的時候,他們那時候平均是18歲到20歲左右,現在是1932年,他們的年齡基本上在35歲到40歲之間,要是還干純粹的苦力那肯定是有點老了,不過要是從中挑選那些土木工程經驗豐富的,還有掌握了一些技術的,那這個年齡就不能算是老。」

  岳小川表示同意,他用力點點頭,說道:「大叔,你說的有道理!用這些老杆子去當個工頭或者是帶班長什麼的,那應該是沒啥問題!」

  (二)

  據記載,為了彌補戰時勞動力的不足,1916年,英國戰時內閣批准徵募中國勞工,並將勞工部隊正式命名為「中國勞工旅」。整個一戰期間,英法兩國先後招募中國勞工約14萬人。其中,約10萬人隸屬英軍中國勞工旅,4萬人歸法軍指揮,另有數百名學生作為翻譯。

  這些中國勞工主要來自山東省,人數達到了九萬八千人左右,也有部分來自遼寧、吉林、江蘇、湖北、湖南、安徽和甘肅等地。

  雖然按照最初約定,華工的工作是以工代兵,並不參戰。但事實上,他們的工作幾乎都是處於最前線。他們表現優異,在戰場修建公路、戰壕,維修鐵路和坦克,甚至拆除未引爆的炸彈,但凡戰爭所需,幾乎無處不往、無所不為。無論是在前線還是後方,華工從事的都是最艱苦、最繁重的工作。

  由於當時北洋中央政府對於地方管理控制力度有限,因此這麼龐大的組織動員和勞務輸出,事實上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並沒有過多介入,而是英法通過各自的在華企業和代理公司自行招募並簽訂用工協議,然後再汽車鐵路海輪聯運,把這14萬勞務大軍投送到歐洲的,按照當時的路線,是在威海集結,乘船經檀香山到舊金山,然後轉乘鐵路橫跨美國,再從東海岸搭船抵達英國和法國港口的。

  一戰結束之後,勞務大軍結束勞務合同陸續返鄉,根據統計數據,14萬勞務大軍中有大約2萬人客死他鄉,又有3000人左右留在了歐洲當地,其餘眾人從1919年到1922年間陸陸續續帶著賣命攢下來的血汗錢,以及一枚參加一戰的騎士紀念章,返回了中國。

  當時的中國在世界上根本就沒啥地位,所以這批十幾萬人的「中國勞工旅」自然也就被一再忽視,一戰臨近結束的時候,紀念一戰的名畫《戰爭的聖殿》在巴黎公開展出,這幅畫描繪了法國在盟友簇擁下的勝利景象,但因在畫作即將完成的1917年美國參戰,為了在畫中加上美國人,創作者將原畫中的中國勞工旅抹去,換成了他們的「救星」美國人。

  一戰後,英軍曾在比利時舉行戰勝國運動會,雖然華工受邀參加,但會場卻唯獨沒有代表中國的旗幟。並且在英國近6萬座一戰紀念碑中,有很多紀念碑甚至是戰馬、軍犬、鴿子的紀念碑,卻沒有任何一處提及中國勞工,以至於到了後來,很多歐洲人甚至不知道華工曾經參加一戰,或者認為不值得研究。

  一直到了1998年,一戰停戰80周年,在巴黎市政府的支持下,法國華僑華人捐款在巴黎樹立了一個紀念碑,以彰顯十幾萬華工在一戰時作出的貢獻。同年,法國政府把代表軍人最高榮譽的「榮譽軍團騎士勳章」授給當時還在世的兩位參加過一戰的老華工。而就在不久之後的2002年,法國最後一名華工朱桂生,以106歲高齡在拉羅謝爾市逝世,「標誌著一段歷史的結束。」

  然後到了2017年11月11日,30多名華人在倫敦唐寧街前的陣亡烈士紀念碑敬獻花環,這是英國首次在正式活動中紀念參與一戰的中國勞工。

  2017年11月15日,一戰華工青銅紀念雕像在比利時西部與法國接壤的波普林格市正式落成。同時英國第四頻道電視台播出紀錄片《英國被忘卻的軍隊》。不僅展示了部分有關一戰華工的信件、日記和文件,還從華工後代和歷史學家的口中追憶這段未被記錄的歷史。此外,英國僑社還為一戰華工設計紀念碑,製作完成紀錄片《華工:一戰中不可忘卻的面孔》。

  (三)

  「聽上去,大叔,好像你的意思,這次後期保障兵力的組織動員,還是通過民間力量,而不是通過凱申總的國府和軍事委員會?」岳小川疑惑地問道。

  老張摸著穿過來時候自帶的小鬍子,說道:「你不是打算想要跟著他混吧!又沒啥前途可言,呵呵。」

  「哦?聽您這意思?」岳小川好奇地看著張道弘。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