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2章 大義不允【求訂閱求月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562章 大義不允【求訂閱*求月票】

  鴻上塞淪陷,整個趙國陷入了恐慌。

  尤其是邯鄲!

  原因很簡單,他們跟趙蔥、顏聚的大軍失去了聯繫。

  並不是所有諸侯都掌握訓鷹通訊手段的。

  或者說除了并州,整個中原都沒有掌握這種手段。

  秦國通訊快得益於他們的驛傳制度,在攻城略地的第一時間,秦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修建起一個個驛站保證通訊。

  但是即便將秦國換到趙國的角度,秦國也無能為力。

  因為鴻上塞是趙國北方重要門戶,一旦鴻上塞淪陷,趙國也將失去對整個北方的管控。

  太行山脈的阻隔,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除非趙國能翻越太行山,否則他們將再也無法得到關於北方的任何消息。

  司馬尚坐在邯鄲酒肆之中,苦悶的喝著老酒。

  作為李牧的副將,他的命運其實也跟李牧捆綁在了一起。

  就像一朝天子一朝臣,李牧的離開了,沒有帶上他,也顧不上他。

  而新來的主將是宗室子弟,更不會相信他這個跟隨李牧出生入死多年的親信。

  從他成為李牧副將的那一天起,他身上就打下了李牧的烙印。

  在李牧離開前,曾向邯鄲舉薦,讓司馬尚出任鴻上塞主將,可惜趙國沒聽。

  不然鴻上塞也不會如此快的失守。

  李牧更清楚并州的報復會是非常迅速果決的。

  因此,在李牧離開前,就看到了鴻上塞的重要性。

  只可惜,人走茶涼,沒人去相信李牧。

  「我是該說活該呢,還是該嘆息呢?」司馬尚的心情很複雜。

  作為趙人,他不應該因為北方的淪陷而欣喜。

  可是作為跟隨李牧的老人,看到趙國有如此下場,他內心卻是有著報復的喜悅。

  只能說,趙國活該吧!

  若是趙國重用李牧,這一戰不會敗得如此迅速。

  若是趙國願意聽李牧最後一回,由他接任鴻上塞,也不至於讓鴻上塞毫無防備就淪陷。

  「在草原上跟并州開戰,趙國怎麼敢的呢?」司馬尚嘲諷的笑著,笑著笑著,眼淚卻落下了。

  養虎為患,或許大將軍也不會想到當年他們為了應對秦國,保護北方而將樓煩讓給了並君,會養出如此龐大的一個諸侯國吧!

  在草原與并州為敵,趙國敗的並不冤啊。

  并州已經用他們的能力向天下證明了,他們就是草原之王,騎兵之王。

  東胡、匈奴、大月氏他們的王旗如今都還掛在北掖王庭城門之上。

  趙國怎麼敢的?

  不止司馬尚如此想,整個天下有為的將領,名將都很清楚,在草原上與并州開戰,那就是取死之道。

  可是趙國不懂啊。

  他們以為手上有著趙武靈王留下,又經過李牧親手調教後的武陵騎,他們就有能力跟并州血騎掰掰手腕了。

  問題是,武陵騎雖然強,可是也要看是在誰手上啊。

  就好比有吳起的魏武卒和沒有吳起的魏武卒,完全就是兩支不同的大軍。

  有吳起的武陵騎,能以一敵十,五萬敗五十萬,而沒有吳起的魏武卒,連守住安邑(魏國舊都,先後被秦趙兩國占領,幾番易主,但是都沒再回到過魏國手中)都做不到了。

  𝖘𝖙𝖔55.𝖈𝖔𝖒

  趙蔥、顏聚會用武陵騎?

  司馬尚冷笑,這些貴公子連會不會騎馬都兩說,更別說能發揮出武陵騎的真正實力。

  各國也都在復盤了這一戰。

  秦國最為重視,但是也只能感嘆羽林衛的神出鬼沒。

  尤其是見識過羽林衛的行軍速度的楊端和等人,絲毫沒有任何的意外。

  那不僅僅是騎兵到了,更是整個羽林衛都到了。

  或者說,整個羽林衛人均騎士,放到任何一方諸侯手上,他們都是騎兵種子精銳。

  只可惜在羽林衛中,射聲營、步兵營、虎賁營的士兵都是被騎兵營嫌棄騎術不行的傢伙。

  「面對羽林衛,并州血騎,除了全軍撤回雁門關防守,別無他法!」王翦將自己代入到趙國大軍主將的位置。

  才發現,這真不能怪趙蔥和顏聚了。

  在草原上跟并州開戰,那就是純粹在找死。

  尤其是并州人本身就是草原胡族為主,草原就是他們的家,他們比誰都清楚熟悉草原的地形,而趙國並不知道如何在草原上識別方向。

  「他們藉助了公孫怒的大軍掩護,欺騙過了趙國斥候的眼睛,然後借道交好的燕國,從而能夠長驅直入,奇襲代縣。」

  「又藉助了騎兵的高速機動性,神兵天降鴻上塞。」

  「這才是導致趙國來不及防禦的根本原因。」

  「他們太快了!」

  蒙武也做出了自己的分析。

  他統領過并州騎兵,知道并州騎兵那高速移動的可怕。

  他率領的還只是并州最普通的騎兵,而羽林衛則是并州最精銳的騎兵,只會比他所統帥的那一支騎兵更快。

  「所以,你們的看法是?」嬴政皺眉。

  并州的強大似乎有些超出他們的預料了。

  「不可為敵!」王翦、蒙武等人對視了一眼,給出了同樣的答案。

  若是在中原大戰,以步卒為主,他們不怕并州,但是在草原與并州為敵,那麼他們只能說,除非是並君逝去,并州那些將領也都老去,新人還廢掉,不然還是洗洗睡吧,夢裡啥都有。

  如果不信,東胡、匈奴、大月氏再加上現在的趙國,就是榜樣。

  「你們覺得并州還會繼續南下嗎?」嬴政最想知道的還是并州到底想打到什麼地步。

  「不會!」李斯搖了搖頭。

  「臣分析過,并州此次出征帶的糧草輜重並不多,不足以支持他們打到邯鄲。」

  「不會!」王翦也開口了。

  「羽林衛行進速度太快,很明顯沒有帶上大型攻城器械,不足以攻下邯鄲。」

  嬴政點了點頭,他也覺得不會,并州重承諾誓言,即便是趙國撕毀的盟約,但是并州為此也只能是報復,而不是全面占領趙國,不然在大義上,并州站不住腳。

  奪取趙國北部可以說是為了報復,但是覆滅趙國,全面占領趙國,就有些過了。

  誓言這東西,在當世,還沒有人敢輕易毀掉的。

  人無信不立,國無信不興。

  并州必然知道這一點。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