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道德審判是人類文明的本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三體》的銷量自然不用說,高質量的內容和老賊超高的人氣,在九州範圍內,狂銷破億!

  只不過目前為止,三部作品其中銷量最恐怖的還是第二部《黑暗森林》,第三部的內容實在是太硬核了,而且因為程心,不少讀者的閱讀體驗沒有第二部好。

  在看第二部的時候,看到逐步展開的世界觀,還有羅輯那震撼人心的黑暗森林威懾,對決三體文明的時候,讀者的觀感是極其爽快的,這同樣是為什麼第二部在前世就取得最高評分的原因。

  三體一完結。

  不僅僅是夏州,整個九州的科幻界都震動了。

  本來老賊的上一部作品《火星救援》就足夠硬核,足夠出眾,新作《三體》系列更是將這個恢弘震撼的科幻世界帶到了觀眾們的面前。

  能夠寫成長篇科幻的小說,一直以來都是軟科幻或者是社會派科幻,像《三體》這種不斷拋出科幻點子的書籍,能夠寫成三部完全是超出科幻界認知的事情。

  不管是從內容到立意,深度,《三體》系列都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而且雖然這本書是以夏州人為主角所行進的,可在故事之中依舊能夠看到很多九州的地球英傑,譬如那幾位面壁者,都是偉大的戰略家。

  當然,科幻小說就是科幻小說,故事內容之中肯定是有一些幻想與虛構的成份在的,就譬如書里有一些維度問題的硬傷和現代物理體系不符,可老賊選擇了最精彩的理論構建了新的世界,如果要去找設定硬傷,肯定是有的。

  可遠沒有必要。

  特別是同為科幻作家,他們太知道這個系列作品有多強,去玩大家來找茬,有必要嗎?

  「科幻新神……」

  「很難想像老賊竟然不是專精於科幻的作者,我都想要封筆了。」

  「太希望老賊能夠多寫兩部科幻,能夠多給科幻界帶來一些震撼與新思路,從某種程度上而言,老賊可以說是這個世紀最偉大的作家,可能沒有之一。」

  「在通俗小說這個領域,老賊就是最偉大的作家。」

  科幻界都是耿直的,當這樣的一部作品無可爭議的擺在他們面前的時候,他們只有服氣!

  在文學領域,還是有分為兩個部分的,其一就是嚴肅文學,文學性極高。

  前世,諸如《百年孤獨》,《紅樓夢》這種文學性極高的九州名著,通常在世界文學史的最頂端,一般讀者,都沒有能夠讀懂這些作品的文學素養。

  這是實話。

  而類似於《福爾摩斯》《湯姆索亞歷險記》《三個火槍手》《基督山伯爵》這樣相對通俗的小說,尋常讀者都是能夠讀懂,並且理解其中含義的。

  《三體》同樣在第二個領域之中,而且完全有這個質量可以成為其中的佼佼者。

  ……

  九州的讀者們實在是太好奇老賊究竟是個怎樣的人了。

  《三體》系列大獲讚譽,明年就算在九州世界,估計都會橫掃各大獎項,可依舊估計是仙闕的CEO秦川代領。

  未見真容,真的遺憾。

  𝔰𝔱𝔬55.𝔠𝔬𝔪

  老賊刀子流的風格,到這一部都沒有停下,不僅僅羅輯死了,就連整個太陽系都掛了,甚至有可能宇宙都要消亡,這種浩瀚宇宙帶來的感受,既神秘又恐懼。

  就在《三體3》發布後的第四天,林秋以老賊的身份在線上接受了仙闕的專訪,談到了關於《三體3》的內容:

  「第三部相較於第一,二兩部而言,按照通俗的話來說就是更硬,對普通讀者來說,流暢度和可讀性可能會不如前兩部,甚至有些晦澀,不過第三部作品,應當是最值得細細品讀的一部,裡面有很多紛至沓來的宇宙細節。」

  「請問老師,第一部和第二部在您看來各有什麼特點呢?」

  「第一部因為是從歷史開始走的,一直走到現實,所以歷史感和現實性是最重的,更真實,第二部結構可以說最完整,線索最清晰,比較華麗,第三部講述的是對宇宙視野和本質性的思考。」

  主持人接著問道,「在《三體3》發布之後,其中的劇情和人物都受到了廣泛的討論,不知道老師有沒有關注?」

  林秋坐在家中笑道,「當然有。」

  主持人點頭,「那老師怎麼看待程心這個人物呢?程心的幾次選擇從個體來講都是出於善的,但她的這種善意不只斷送了人類與三體人相抗衡的最大屏障,使人類喪失了逃亡的最後機會。」

  對於這個問題,林秋回答的相當認真,「首先我覺得程心是一個正常人,她不是羅輯式的英雄,所做出的選擇也是我們大多數人在那種情況下會做出的,符合主流的道德和價值取向。」

  「其實從各州,甚至是宗教一直以來的主張就能夠看的出來,人類追求慈悲,追求仁愛,這是人類文明的核心,也可以說是軟肋,我覺得比起討論程心的決定,大家更值得去討論一個更內核的問題,那就是就算是有限的能源只能保證少數人活下來,必須有一部分人犧牲,需要殺戮,應不應該去做?」

  「還有,為了自己的存活殺戮同類,突破了人類的基本準則,和野獸究竟還有沒有區別,人類種子的延續究竟還有沒有意義。」

  關於這方面的討論,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書里有過這樣一句話,是維德說的。

  「失去人性,會失去很多,失去獸性,會失去一切。」

  可顯然,老賊的筆觸以及維德的結果都在告訴著讀者,小說並不贊同這一點。

  在專訪的最後,林秋說出了這樣一段話,頓時讓完全讀者,觀眾覺得自己對於對於世界的認知更加深刻了起來:

  「道德審判是人類文明的本能,這是人類骨子裡的東西。」

  「我們常說衣食足而知榮,任何時代,任何背景之下,都會有這麼一批人,他們寧可犧牲自己都要保全別人,用一代代的累計建立了屬於人類世界的精神文明。」

  「即便是你死我活的情境下,不否認有人會殺害同類,可我相信,多數人類,仍然認為殺害同類,以求自保,這是一種天然的人類罪行。」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