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王體乾,你是真的會作死啊
「公公莫要忘了,最初到南直隸來,是為了什麼。」
乘著馬車回到自己的行轅,魏忠賢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將自己早已準備好,但沒送往京城的一堆奏本給翻了出來。
「要快些了。」
翻看了幾本奏章後,魏忠賢嘴裡念道著,開始翻看了起來。
魏大伴這人,字是識的,就是文化不多,寫不出什麼錦繡文章,看不懂什麼妙筆生花。
乃至於,在暗算人這件事上,魏忠賢都有些不夠看。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將事情的前後原委,寫的清清楚楚,給皇帝報上去。
「定國公盜鑄銀幣案。」
「東林書院逆黨盜用皇木案。」
「這個是?」
翻看著自己令人寫的一本本奏疏,魏忠賢抽出最後一本,眼神就是一呆。
「南巡御史無音信之事。」
「我怎麼把這件事給忘了。」
一隻手捂著額頭,魏忠賢難過的小聲嘀咕了一句。
南下的時間太長了,他都忘了,皇帝要他南下之後,順便的找下去年還是前年,派遣南下去問問呢,讓查南直隸拖欠賦稅的那幾個御史是個什麼情況。
看著自己手頭的幾本奏疏,魏忠賢思索了一會兒後,將【定國公盜鑄銀幣案】和【東林書院逆黨盜用皇木案】兩本挑了出來。
「丁修啊,這兩本奏章,就麻煩你替我帶回京城了。」
「公公放心,小的一定親手交給皇爺。」
見狀,丁修上前從魏忠賢的手中接過奏本,而後有些不好意思的到。
「今日之事,萬望公公海涵。」
「無事,無事,懂,都懂。」
伸出手拍了拍丁修的肩膀,魏忠賢的臉上浮現出一抹苦澀。
他也是長時間沒見到皇帝,一時間心急,就答應下來赴了王體乾的宴。
別人不知道,他個典察府大璫,能不知道皇帝對於手下人的私下走動有多敏感麼。
他能見丁修嗎?
可以。
但必須是走公務形式,比如現在這種,他要讓丁修將奏本帶回去給皇帝。
最不濟也是要帶幾個南直隸衙門的文官。
但千萬不能一群身份不同的人擱哪兒搞聚餐,還特意少了某些人。
大明對這種事情,最是敏感。
王體乾那廝,請人的時候,將南直隸的文官都給拋開,可算是辦了個蠢事。
「。。。」
聞言,感激的對魏忠賢點了點頭後,他就轉身離開了行轅。
「派幾個人去查查,戶科給事中李奇珍、江西道御史潘士良和王業浩。」
丁修剛剛離開,魏忠賢就找來了自己帶著南下的錦衣衛百戶,給吩咐到。
「去查查這三個人,皇爺讓他們查南直隸拖欠賦稅之事,他們都查到了些什麼,人死到哪兒去了,怎麼這都一年多了,還沒個消息。」
「是。」
那百戶聞言拱了拱手,轉身就離開了屋子。
那邊丁修剛離開了魏忠賢的住處,正要前往南京錦衣衛衙門,這邊,應天巡撫和應天府尹正湊在一起。
「沒吃成?」
看著眼前來負責盯梢的小廝,應天巡胡應台有些意外的道。
「我聽鴻宴樓的小二說,那個天使進去臉半刻鐘的時間沒有就出來了。」
看著以胡應台為首的一眾南直隸大佬們,小廝老老實實的開口將他所打探的消息說了出來。
「這。。。是怎麼回事兒?」
揮手屏退小廝,胡應台有些奇怪的看向身側的順天府尹徐必達。
「宮裡的公公們都轉了性子了?居然就這麼散了。」
臉上帶著意外,徐必達有些不可思議。
按照以往,若是有人這麼撫宮裡太監,尤其是領了皇差的太監的面子,這會兒那鴻宴樓就已經打起來,需要應天府的衙役們過去負責洗地了。
「我早就聽說,京里的風向變了,現在看來,確有此事啊。」
轉頭看向徐必達,胡應台開口到。
「這宮裡出來的太監們都不收錢了,這天課算是晴了啊。」
「你說的是。」
贊同的點了點頭,徐必達此刻也算是感覺到了新皇帝帶來的風氣變化。
上行下效。
皇帝的所作所為,是會影響到身邊人的。
當皇帝反貪,身邊的太監們也會變的清廉。
對於太監來說,皇帝的信任,就是他們的權力來源,失去了信任,有再大的權力都沒用,只有明白這一點的太監,才有機會能在宮裡一步一步的走上去。
貪錢的肯定有,但一定都是小角色,不會撈到個外派的差事。
太監的變化,同時也會影響到官場。
當太監們蟄伏下來後,沒有能力再干涉官場後,官場的潛規則就會開始運作。
這個過程中,貪官污吏、能臣干將也就會慢慢的浮出水面。
「我聽說,南京六部要舉薦你為提督操江,你有什麼想法?」
收回了思緒,胡應台看向徐必達問道。
「肯定不是個好差事,否則哪裡輪的到我。」
聞言,徐必達扯動嘴角,臉色變的有些難看。
「你我都是在南直隸位官多年,這裡的情況有多複雜,你我二人又不是不知道。」
「那此事若是落到你頭上。。。」
「食君祿,報君恩。」
轉身衝著北方拱了拱手,徐必達表情嚴肅的道。
「那你恐怕要多去與那祖大壽走動一二了。」
見狀,胡應台點了點頭,對徐必達道。
「這次南直隸遭逢大難,虎驤衛負責抄家之時,你我在場,那支軍隊頗為整肅。」
「我已經打聽過了,那人是從遼東調入京營,又被派至鳳陽募兵的,是個受陛下信重的人。」
「我明白。」
聞言,徐必達點了點頭。
胡應台的意思就是,他想要真正的將提督操江的權力掌握在手中,就需要依靠祖大壽,這個京營將領。
因為南直隸這個南方朝廷的存在,南直隸以及周邊的浙江、江西境內的保守地主派、海上走私派、清流派、愛國派、東林黨,各家勢力在南直隸境內可謂是錯綜複雜。
再加上,提督操江這個職位還是和南京武勛集團爭權,又在江面上牽扯到了衙門處在鳳陽的漕運總督衙門。
徐必達就算是最終任職了提督操江,也有他頭疼的。
只是可惜,兩人並不知道京營的權力結構,否則就應該聯繫定國公世子徐允禎了。
京營各衛中,中郎將只是統兵之人,而武德使才是調兵之人。
看著外面已經升起的月亮,徐必達的臉上露出一抹苦笑。
「騎驢看唱本,邊走邊看吧。」
而同樣在騎驢看唱本的,還有感剛剛升任了南京鎮守太監的王體乾。
有了丁修的提醒,王體乾不敢再偷懶,請人吃什麼酒席,拿著抄家的最後總帳,連夜找上了南京六部衙門,請求這些人在上面署名。
南直隸的事兒,需要給皇帝一個最後的總結了。
「抄家查補之事,我們南京六部並未參與,這道奏本,恐怕不能由我們來上啊。」
被人打擾了睡眠,此刻的光祿寺卿周希聖只感覺到頭疼。
先看了眼坐在對面的王體乾,而後衛一鳳才轉頭對眾多同僚道。
「不錯。」
聞言,尚寶司卿區大倫也贊同的點了點頭。
雖然皇木的來歷還在查,但東林書院的利益相關方,此時卻已經讓處理的差不多了。
擺在門面上的那些個官員且不提,南直隸的豪門大戶們是遭了大難,這個時候有的人被抄家已經送到了遼東。
現在王體乾要上聯名奏本,就是要給【東林書院盜用皇木案】蓋棺定論了。
此時且不提,若是日後有人給這些人翻案,那他們這些參與之人,少說也要挨頓臭罵。
「這話說的。」
聽到兩人的推辭,從太常寺卿調任南京戶部尚書的王之采開口到。
「抄家的時候我們都在場,上奏本若是沒了我們的名字,陛下那邊問起來,我們該怎麼解釋?」
「可是抄了如此之多的書香門第,這要是報上去,恐怕,恐怕天下不安啊。」
聽到王之采的話,回過神來的吏部尚書沈應文說著轉頭看向兵部尚書衛一鳳。
「你老實告訴我,到底抓了多少人。」
「有個,一兩萬,七八百戶吧。」
聞言,兵部尚書衛一鳳眼神閃爍,看了眼戶部尚書王之采後,才開口道。
「我們兵部只負責看管,具體的帳冊在戶部手裡。」
「到底抓了多少?」
看到衛一鳳的這個表情,就沈應文就知道不對,轉頭對王之采追問道。
「算上送走的,已經快有三萬人了。」
聞言,王之采將兩手往袖子裡捅了捅,才開口到。
「反正都要送到遼東去,沒必要知道的那麼清楚。」
「。。。」
看著眼前明顯是知道些什麼的王之采,沈應文不由的伸手捂住額頭。
應天距離順天,距離皇帝還是太遠了些,和朝廷,和皇帝的溝通有延遲。
「寫吧,寫吧,都寫吧。」
閉著眼思索了好一會兒後,沈應文才開口道。
「聯名奏本要上,其他各衙門還要再單獨上一道奏本,不然這件事情沒那麼好善了。」
「就等沈公這句話了。」
見到沈應文終於鬆口,同意在聯名奏本上題名,王體乾笑著開口道。
說和,他拿出早已準備好的奏本,放在了吏部尚書沈應文的眼前。
看了眼上面當頭的典察府掌印太監魏忠賢的大印,再看看後面也已經蓋好的龍驤衛中郎將祖大壽和武德使徐允禎大印,以及最後的南京鎮守太監大印,沈應文的眼皮子跳動了兩下。
王體乾這廝,可真的是夠快啊。
今天白日才得了聖旨,升了南京鎮守太監,晚上就用起了南京鎮守太監的大印。
不過,看著奏章上其他各衙門的用印,王體乾這廝不會是和上面的那幾位去通氣,對他們南京各衙門有所隱瞞吧。
那你這個鎮守太監,可真的是剛上任,就將把柄往別人手裡送啊。
如此想著,沈應文動了動眼皮,將之推向了戶部尚書王之采。
「這物什都是由戶部接管的,要不還是戶部先用印?」
聞言,王之采看了眼對方,又轉頭看向屋內一直候著的文書,示意對方去準備印泥。
用就用,怕什麼。
從腰間揭下印盒,拿出南京戶部大印,沾了印泥,拓在奏疏之上,王之采將之又推回給了對方道。
「南京各衙門的帳目,都已經送入了京師以待核查,現在還沒個回信,沈尚書怎麼想?」
「。。。」
同樣已經取出了自家衙門的印信的沈應文聞言,正要蓋印的手頓了一下,蓋完之後推向都察院後,才開口道。
「南京的帳,從來都是我們南京六部衙門能管的清的,我能怎麼想。」
「倒是這些時日忙碌,一直都忘了向王兄祝賀,畢竟此番南京之事,朝廷那裡可是特擢王兄為南京戶部尚書啊。」
沈應文這話,純粹就是在嘲諷了,你將南京的帳目都送進京城,這麼拍內閣首輔畢自嚴的馬屁,斷了南京各部衙門多少人的財路,就得了個南京戶部尚書的職位,是不是小了些。
「承蒙陛下看重,方有此番恩遇,那裡值得沈兄恭賀。」
笑眯眯的看了眼在場其他正在用印眾人,王之采皮笑肉不笑的懟了回去。
「若是人人都欺上瞞下,尸位素餐,那我大明那裡還有海晏河清之日。」
「呵呵。」
輕笑了一聲,對於王之采罵自己不作為的話,沈應文沒有放在心上。
隨著萬曆擺爛不上朝,大明上下也連帶跟著一起擺爛了好嗎。
多少的官員在看到官場上的破事兒後,見勢不對,請致仕不通,只能將大印一封,自己跑路。
雖然最為吏部尚書說著話有些不對,但他能在南京吏部尚書任上,從萬曆四十四年一直干到今天,已經是很對的起大明了好嗎?
不想繼續和王之采說官該怎麼當,沈應文轉頭看向了正在用印的衛一鳳。
「我聽聞,最近徐州那邊,有些不穩,據說是漕運衙門上出了問題,你們兵部怎麼看的?」
聞言,今年已經七十的衛一鳳先是一愣,而後搖了搖頭道。
你倆繼續互相嘲諷就行了,提我幹什麼。
「徐州那邊的事,都是漕運衙門在管,我這個兵部尚書那裡能插的上手。」
「那裡是漕運要地,還是管一管的好。」
對於衛一鳳的推脫,沈應文若有所指的道。
「我聽說,最近山東那邊,可是不太安寧啊。」
聞言,剛用完印的兵部尚書衛一鳳眼神中閃過一絲陰霾。
他有預感,一場新的風暴,即將席捲南直隸。
徐州地方,歷來大規模征戰五十餘次。。。
不對。
徐州那地,東是淮安府,西是河南的歸德府,南是鳳陽府,北方是山東的曹州府、兗州府、沂州府及濟寧州。
那個地方要是出了事兒,可就真的是大事兒。
畢竟,漕運的心臟鳳陽、淮安兩地,可都跟徐州接著呢。(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