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證件到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295章 ,證件到手

  「怎麼樣?」

  王青松看著對方過來,笑著問了一下。

  順便將剛剛做好的東西遞給了他:「吃點東西吧。」

  李思辰拿著油紙包著的東西,卻沒有心思吃。

  看到他的表情,王青松都感覺不太對勁,吃東西的動作都慢了一些,問道:「怎麼了?沒找到嗎?」

  李思辰點點頭:「嗯,我舅舅家距離這裡不是很遠,大概十里地左右,但是他們那一片的木屋區,兩個月前的時候發生大火,也不知道他們有沒有事。」

  臉上帶著一絲絲的擔憂。

  旁邊的李思穎也是一陣的著急:「啊?那怎麼辦?舅舅他們……」

  換來的自然是李思辰搖搖頭

  王青松皺著眉頭,停下了吃東西的動作:「那你怎麼弄?」

  港島的木屋他自然也是聽說了。

  因為港島的房價高,現在超過一半的人是住在木屋裡,到了八十年代還有30%是住在木屋裡。

  之前查這邊資料的時候,確實是經常發生火災。

  前幾年港島發生過一次火災,燒了兩千多間木屋,幾萬人去了收容所安置。

  李思辰嘆了口氣:「我先去看看吧,希望不要出事情。」

  王青松點點頭,掃視了一下四周說道:「這樣吧,這裡不是有車子嗎?看看能不能找車子過去,這樣快點。」

  沒看到計程車的影子。

  不然的話,還能打計程車。

  倒是看到有三輪車。

  李思辰深吸了口氣,看了看旁邊的賣偶阿煎的老頭,笑著問道:「阿公~~」

  老頭抬頭笑著應答了一聲。

  兩人交流了一會,老頭就對著不遠處的一輛三輪車喊了一聲。

  過來一個三角眼的中年男子。

  交流了一番,以八塊錢的價格,讓對方跟著去找一下。

  隨後三人坐上了車子過去了。

  車子穿過城市的道路,直接沿著一條路向著農村的方向趕去。

  隨著車子前行,漸漸也有了綠色。

  房子從水泥房開始變成了密密麻麻的木屋,漸漸也有了農田。

  五公里的路,因為是農村,開了二十多分鐘才算到地方。

  王青松也和對方說好了。

  要是過去找不到,他就走了。

  來到地方,就看到這附近一片的廢墟,明顯大火燒過的痕跡。

  可能因為已經過去兩個月的時間,倒也沒有什麼難民在這裡。

  下了車,李思辰趕忙就找到一個人詢問了一下。

  隨後對著車子招呼一聲,他則是自己向著面前跑去。

  一路小跑,一路詢問著。

  最終來到一個地方,打聽到了地方。

  然後來到了車子這邊,對著王青松說道:「他們的房子確實被燒了,不過人應該沒什麼事情,現在他們被安置出去了。」

  王青松聞言輕輕點了點頭。

  「那就去看看!要是去了那裡,還是找不到的話,我就先走了,我還有事情呢!」

  聽他這麼說,李思辰輕輕點了點頭。

  和司機交流一番,便上了車子。

  又開始行動了起來。

  這次是在大埔的城區邊緣地帶。

  車子又重新開回去了。

  十來分鐘以後,車子在一處居民區停了下來。

  此時一支長長的隊伍,在道路的兩邊,有男有女,女人都是穿著旗袍。

  還有許多的孩童在那裡玩耍。

  這樣的場景,幾人在路上能經常能看的到,好像人數還不少。

  既然到地方了,李思辰還是下車去詢問了,因為被告知的地方就是這裡。

  只不過具體什麼地方就不清楚了。

  只能下去詢問。

  當李思辰問了第一個人的時候,他就一臉的高興,趕忙向前跑去。

  一路詢問。

  而王青松幾人則是走路跟在了後面。

  這些孩子們都是好奇的看著幾人。

  王青松也看了,附近的房子是低矮的磚瓦房,有些像他們那裡的縣城。

  磚木混合的結構。

  過了好一會,李思辰這才氣喘吁吁的跑了回來。

  一臉高興的說道:「找到了,找到了。就在前面,有人是他們村的,現在在打水,她說我舅舅已經打好水回去了。」

  王青松見狀笑了笑:「那就好,走吧。」

  「不用車子了!」

  李思辰說完,對著司機說了一下。

  司機自然樂得如此,打個招呼騎著車子就離開了。

  三人向著打自來水隊伍的前方趕去。

  沒一會在一處自來水龍頭附近停了下來。

  李思辰來到地方,對著一個正在排隊的中年婦女打了個招呼。

  這才解釋了一下:「這是劉嬸,和我舅舅他們是一個地方的,知道他住哪裡。」

  「雷猴啊!(劉嬸)」

  對方笑呵呵的打了個招呼,而李思穎自然也是跟著回應了一下。

  王青松笑了笑。

  看著對方。

  年齡大概四十左右,穿著一身灰色帶花的旗袍和灰褲子,一頭的大波浪短髮,一雙黑面布鞋。

  王青松也看了,這裡年齡大一點的好像都喜歡短髮。

  而且都是一頭的蓬鬆捲髮。

  他聽不懂,就聽兩人在那裡隨便聊著天。

  過了一會,輪到劉嬸打水,李思辰這才笑道;「等打完水,就能回去了。」

  王青松點了點頭,好奇的問道:「這裡住戶沒自來水嗎?」

  「剛剛我也問了,這裡有,港島現在缺水,自來水供應不上,港府每天只供應六個小時的自來水。所以這些人都是排隊打水的。」

  聽到李思辰解釋,王青松點了點頭。

  等了一會,對方的兩個鐵皮筒子打完了,這才笑呵呵的招呼幾人離開。

  李思辰要挑水,被對方給拒絕了。

  戴上帽子,利索的離開了。

  幾人跟上,十來分鐘以後,在一戶人家門口停了下來。

  劉嬸對著裡面吆喝了一聲,轉頭對著李思辰嘀咕了一句,也對著王青松兩人笑著點了點頭。

  這才挑著水桶離開。

  李思辰在那裡道謝。

  扭頭就看到一個穿著旗袍的中年婦女走了出來。

  裝扮倒是和剛剛的那個女人差不多。

  「阿辰?」

  女人一臉的驚喜,兩人在那裡笑呵呵的交流著。

  反正王青松除了名字,是沒聽懂一句。

  因為說的太快了。

  沒一會又拉著李思穎,高興的在那裡交流著,只不過對李思穎就沒有李思辰這麼熱情了。

  至少王青松是這麼感覺的。

  最後自然是王青鬆了。

  李思辰兄妹兩個人畢竟學過普通話,雖然難免帶著口音,至少交流沒什麼問題。

  但是他的舅媽,就有些困難了。

  雖然對方儘量說的讓他能聽懂,但是王青松還是只聽懂了三分之一。

  「阿軒,這是我舅母,我舅父剛剛出去,一會兒就回來了。先進去吧。」

  阿軒自然是對王青松的稱呼。

  王青松見狀點點頭,跟著對方進去了。

  這裡的房子都是連體的,而對方剛剛出來的就是一個簡易的木棚子。

  裡面散亂堆放著不少的東西。

  進來以後,對方剛要找板凳,門口寄來一個穿著白色背心,一頭短髮的中年男子。

  隨後又開始熱鬧起來了。

  不用想,這是李思辰的舅舅。

  果然。

  過了一會,李思辰開始介紹了起來。

  正是對方的舅舅:陳家華。

  還有三個孩子現在正在外面玩呢!

  倒茶,落座。

  李思辰便和陳家華交流了起來。

  隨著交流,兩人臉上流露出了難過的表情,而李思辰則是一臉的為難。

  目光時不時的看向了王青松。

  過了一會,李思辰站了起來,跟著陳家華離開了。

  留下王青松兩人。

  沒一會那邊就傳來了大聲說話的聲音。

  倒不是吵架,而是李思辰帶著屈辱的聲音。

  而王青松也感覺不對勁,看著有些難過的李思穎問道:「怎麼了?出什麼事情了嗎?」

  他的第一反應就是對方不想還錢。

  李思穎看了一下最裡面,又看了看,在門口準備弄吃的舅母。

  猶豫了一下,還是目光暗淡的說道:「我舅舅年初來的信,讓他過來,沒讓帶我,而且……他們房子燒了,港府給他們弄了公屋……」

  說到這裡,她就沒說了。

  因為他們已經過來了。

  李思辰平靜了一下情緒,尷尬的對著他笑道:「那個……阿軒,這裡有親戚的,可以在這裡的警署把手續辦了,一會我舅舅帶我們去警署。他給你做擔保。」

  說完,看了一眼他的舅舅,又回過頭來說道:「那個……能不能去一邊說。」

  聽到這話。

  王青松輕輕點了點頭。

  起身來到了門口的石條邊上。

  李思辰遲疑了一下說道:「阿軒,對不起。」

  一邊說,一邊遞給了他一沓錢。

  聽到他這麼說,王青松沒說話,接過線數了數。

  450元。

  隨後沒什麼,看了看他,想看看李思辰怎麼說。

  看著他的目光,李思辰這才開口說道:「這是一個人的,我舅舅他們房子燒了,這裡給分配了一個90平尺的房子,不過這個要自己給錢,不是很便宜,一共3600港元,房子還在蓋,他們也已經要交房子,錢也給了。所以……」

  頓了一下繼續說道:「不過你放心,這錢我會還給你的。我和我妹妹辦好手續就去這裡的製衣廠里上班,會儘快把錢還給你……

  等一會去辦了手續的話,我給你寫一張借條。」

  王青松聞言在那裡思索著。

  看到他的表情李思辰以為王青松不願意,趕忙解釋了一下;「阿軒,我們在老家那邊,我舅舅經常給我寄錢過去,沒他在,我們一家可能都活不成了。這事情,我不能怪他。這錢我和我妹妹會還你。」

  聽到這話,王青松回過神來。

  笑道:「行,那就寫欠條,還是儘快把手續給辦了吧。」

  這錢,還不還,他也無所謂,重要的是李思辰的態度還算不錯。

  欠條還是要寫的。

  李思辰聞言一臉的高興:「好,謝謝,太謝謝了。半年,最多半年,我們就是不吃不喝也會把錢還給你。」

  「嗯,先把戶口的事情給辦了吧!」

  聽到這話,李思辰點了點頭,趕忙跟著對方回來了。

  幾人交流了一下,陳家華便點了點頭,和自己婆子打了個招呼,從家裡拿了點錢,三人便出門了。

  走路在路上,經過李思辰的翻譯,王青松也是明白這次逃港的事情了。

  具體原因不是特別清楚。

  好像是因為中英街那邊出事情了,然後就好多難民一哄而上的跑了過來,數量太多了。

  一開始的時候管,但是不敢管的太嚴了。

  畢竟這些人是難民,而且也怕和對面發生衝突。

  過了一段時間,上面就發通知了,過來的人,有親友的,在親友的擔保下可以直接拿到居民身份證。

  而且不用審查。

  現場就辦了。

  至於沒有親戚的,就得去九龍界限街那邊,會有人給他們安排手續和收難營,還會安排到郊外的工廠工作。

  只不過工資很低,只有當地人的一半。

  也就是五六十一個人月。

  王青松時不時地在那裡點頭。

  這個他知道大概,但是細節就不清楚了,不過等過了一段時間,也就是這個月底政策就會取消。

  凡是過來的人,只要抓到,除非有親戚過來領人。

  不然全都遣送回去。

  ……

  半個多小時,幾人來到了警署這邊。

  裡面很熱鬧。

  穿著綠皮衣服警察,正在一臉幽怨地對著幾位大媽,被對方給狂轟亂炸。

  而警署也有不少李思辰這樣的人。

  陳家華帶人三人進去以後,給人遞煙,詢問辦事的地方。

  過了一會,對方就帶著他去了一處辦理手續的地方。

  在人群里排隊。

  不知道是不是上面有通知,辦手續的人很不耐煩,也很敷衍。

  基本上有擔保,直接就給過了。

  有照片的,現場辦理,沒照片的,自然是要等幾天。

  照片,王青松還是有的。

  而李思辰兄妹,來之前也是準備好了照片。

  三人的手續辦理的很快。

  連錢都沒收,兩人的證件就辦理了下來。

  不過王青松看不懂。

  因為除了名字是漢字以外,其他的全都是英文。

  當幾人拿著東西出來以後,時間已經到了中午吃飯的時間。

  「阿軒!這個給伱!」

  出來以後,李思辰將一張紙條遞給了他。

  王青松接過東西看了看,這是一張借條。

  上面有他的名字和證件上的住址,不過是他舅舅以前火災之前的地址。

  畢竟身份證不會因為火災去改地址。

  稍微看了一下,點了點頭,將東西給收了起來,也沒有說什麼客氣的話。

  李思辰在那裡笑道:「好了,總算是放心了,走吧,我舅母說她一會特地去買一隻雞,回去吃飯去。」

  王青松見狀則是搖了搖頭:「吃飯就算了,我還有事情去市區。等有時間我再來看你們。」

  他在這裡沒有太多的時間。

  自然要去市區看看。

  手續既然辦理好了,那他自然也就不會在這裡停留太久了。

  來都來了,不做點什麼,總感覺太虧了。

  黃遠志的事情,他還是感覺太憋屈了。

  他沒有在意一個拉杆箱的專利,畢竟這只是其中一個實用型的專利,以後全球到處都是。

  稍微改一下,就能申請。

  他想的是其他的。

  李思辰遲疑了一下:「這……飯總要吃啊?」

  「謝謝,真的不用了,行了,你們去忙吧,對了,這裡哪裡有去九龍的車子?」

  聽到這話,李思辰猶豫了一下,最後還是對著陳家華詢問著。

  陳家華聞言自然是將他帶到了汽車站這邊。

  火車也有,但是時間周期比較長。

  在李思辰的送行下,王青松踏上了去往九龍的大巴車,重點站在九龍尖沙咀。

  是九龍巴士的終點站。

  一路上,絕大部分都是山區,中間也碰到許多平原相似的平地。

  基本上都是荒地。

  偶爾遇到一些聚集地,基本上都是木屋,只有停車地方,才有一個類似公社那樣的磚木混合的街道。

  出了山區,木屋的數量更多。

  荒地也更多了。

  這讓王青松一陣奇怪。

  港島這邊不是地很少嗎?

  這也是導致港島房價低的原因。

  可是他一路上來看了一下,大部分的地方其實都適合住人的,為什麼不蓋房子。

  沿途,車子停了四十多個站點。

  半個多小時的車,加上繞路,一共開了接近兩個小時才算到達地方。

  而隨著車子到達城區。

  王青松已經分不清楚東南西北了。

  這裡的房子說難聽點,和四九城的感覺也差不多。

  區別就是,四九城大部分都是四合院,規規整整,而且地勢平坦。

  而這裡卻是高低不平。

  大部分還都是兩層的老舊樓房。

  遠處能看到一些大樓,基本上也都是維持在七八層的樣子,而更遠處的十幾二十多層大廈數量較少。

  整個至少來到尖沙咀這一帶,給他的感覺很割裂。

  髒、亂、破敗的舊房子和街道。

  又摻雜著一些寬闊整潔的馬路,兩邊是新蓋的英倫風格大樓和商鋪。

  車子停在了一個車站門口。

  王青松就算是再不懂,看著所有的人都下車,他也知道這是到終點站了。

  下了車子,站在車站的門口,他尷尬了一下。

  好像應該把李思辰給帶著的。

  現在他都不知道自己在什麼地方,而且他的目光也被四周的商鋪給遮擋住了。

  來到角落。

  悄悄地打開了手機,用離線地圖看了一下。

  還好。

  就在海邊,挨著天星碼頭附近,往南面是維多利亞港。

  悄悄收了手機。

  看了看旁邊有飯店,直接走了過去。

  先吃點東西一會再看看去哪裡逛逛。

  「叉燒飯?」

  簡體字是56年的時候才開始推行,那時候他已經上了幾年的學,加上這個字很多都是差不多的偏旁。

  看懂自然是沒問題的。

  「師傅,給我一份燒鵝飯。」

  看別人吃,好像挺有食慾的。

  兩塊五,價格好像不便宜。

  聽到這話,眾人都將目光看向了他,畢竟這個口音太獨特了。

  不過很快大部分都收回了目光。

  因為從內地解放以來,一直就源源不斷的有人過來,各地口音的都有。

  加上這段時間的逃港大浪潮,也不算多稀罕。

  老闆接過錢,點了點頭,說了一句;「等一下!」

  這個王青松聽懂了。

  安靜的在那裡等著。

  而此時不遠處,一雙眼睛則是在他的身上,上下打量著。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