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保不了大,只能保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309章 ,保不了大,只能保小

  王青松掛了電話,隨後在那裡琢磨著。

  話說,他在港島看到過牛仔褲,可問題好像那邊穿得不是很多,不像這裡。

  好像大部分男女穿的都是牛仔褲。

  好奇地拿著手機搜索了一下。

  搜索以後,才發現,牛仔褲出來已經很久了。

  19世紀,牛仔褲在發明初期,主要是礦工和低下階層的工作服,因其結實耐磨大受歡迎。

  直到20世紀30年代,牛仔褲因好萊塢西部電影成為流行。自此,牛仔褲與扮演西部牛仔的電影明星「捆綁」在一起,掀起了一波又一波藍色浪潮。

  但在那以後,牛仔褲真正成為日常穿搭的必需品大約還過了二十年。

  看了一下介紹,牛仔褲流行是在五六十年代。

  而且……

  之所以他感覺丑。

  那是因為港島的牛仔褲,都是喇叭口,收腰,褲腳跟個大喇叭一樣。

  問題是……

  現在的人還就流行這個。

  小腳和束腰的牛仔褲也有。

  看完以後,王青松有了一點認知,那就是牛仔褲在港島剛剛起步。

  以後港島的牛仔褲製衣廠將遍地都是。

  這個現狀一直持續了上九十年代以後,內地改開,失去了人口紅利,才被深市代替。

  話說,他現在要是弄個這個過去,好像也是可以的。

  而且,他還發現一個問題。

  那就是布料。

  六十年代的布料雖然耐穿,但是很硬。

  而現在布料卻是很有彈性。

  拿著手機用手機搜索了一下,隨後一陣地頭皮發麻。

  布料的材質就有很多種,還有各種生產工藝。

  看來幹什麼行業都不容易啊!

  拿出淘寶在那裡搜索牛仔布。

  這個分類倒是簡單一些。

  用薄厚、顏色,用1#到十幾號來定義種類。

  半米價都是從五六塊到十幾塊錢不等,橫幅1米7,差不多一米的尺寸就夠做一套褲子了。

  至於其他的各種款式衣服,可以等自己到了內地,慢慢地整理。

  十幾個款式的布料每樣都買了十米,準備拿到港島試試。

  地址直接設置成了縫紉機廠,免得自己還要跑一趟了。

  和老闆商量一下,加了錢,走的順豐。

  明天下午,最晚後天就能到了。

  其實直接從這邊購買成品衣服,直接在港島那邊賣衣服是最方便的。

  但是這個不是長久之計,那就成皮包公司了。

  應該說兩種他都需要。

  沒去附近的布匹批發市場,反正他現在也不準備回城裡。

  躺在那裡看起了課本。

  學習。

  到了傍晚,在地圖上搜索了一下酒店,騎著車子過去開了個酒店住了進去。

  看書學習。

  一夜就這麼過去了。

  中間他也回去過一趟,又重新回來了。

  第二天中午,他正在附近的飯館吃著飯,就接到了宋敏的電話。

  八百台東西已經弄好一部分,可以先過去取貨了。

  吃了飯,就跑去開卡車直奔縫紉機廠的倉庫那邊。

  而宋敏早就在那裡等候著了。

  看到他過來熱情地笑道:「哥,東西已經打包好了,就是那邊的。要不要驗收一下?」

  王青松過去看了看,只見木頭箱子上放著許多的箱子。

  旁邊的叉車已經在等著了。

  來到旁邊沒捆綁的箱子這邊,打開檢查了一下,包括說明書。

  商標都已經撕掉了。

  說明書也不用他撕了,去掉自己不要的部分,重新列印了一份。

  都檢查了一圈,確定沒有什麼問題,便讓人裝貨。

  一卡車只能裝四百台。

  八百台的話,需要兩車。

  裝完貨,簽字,車子開走。

  來到之前停車的舊路,把東西都給收了進去。

  又稍微等了一個小時,這才重新開著車子來到廠子,將剩下的東西給一車裝走了。

  等他弄好以後,加價的順豐快遞到了傍晚也到了。

  不過得明天送。

  王青松有些著急要,他便直接開著車過去快遞站,將貨都給拿了過來。

  全都弄好以後,他這才重新回到之前地方,帶著車子消失在了原地。

  重新回到港島這邊。

  此時時間才過去三個小時。

  也才晚上七點多。

  為了讓那邊的流速快點,王青松調節了周穎那邊的速度。

  這樣貨物能到得早點。

  而他則是直接將各種牛仔布放在了自行車籮筐里,用布蓋起來。

  推著車子向著杜婉婷那邊過去了。

  來到地方,他有些不放心。

  來到書報亭這邊,給了錢,給樓上的杜婉婷打了個電話。

  ……

  杜婉婷正在寫合同的草案,接到電話一陣的奇怪。

  當聽完以後,一陣的古怪。

  杜明海好奇地問道:「怎麼了?王子軒說什麼了?」

  剛剛那個王先生的稱呼,他自然知道是誰打的電話。

  杜婉婷將電話放下,直接站了起來說道:「爸,王子軒說他有一批布料,讓我們看怎麼樣?」

  「布料?」

  杜明海一陣地疑惑。

  他就是干成衣的,什麼布料沒見過?

  隨後一臉的驚喜。

  「他不會還要讓我們從他的渠道拿原料吧?」

  有件事情他沒對王青松說的,那就是原來一直供應他們的布供應商,跟著二房一起離開了。

  也就是說,後面他們沒布可以用。

  不過這個都是小事,內地的布,他已經讓人去參加廣交會去買了。

  而且港島的織布廠又不是一家兩家。

  只要他們有機器,沒有誰家會拒絕和他們合作。

  前提是有機器,別人才能看到希望,才願意和他合作。

  「不清楚,下去看看吧!」

  杜婉婷搖了搖頭,帶頭向著樓下走了過去。

  等兩人下去,看著王青松推著一輛車,兩邊掛著一個竹籃子,一陣的古怪。

  「王先生,您這……為什麼不開車啊!」

  王青松不在意地笑了笑:「我沒有這裡的駕照啊!被抓了怎麼辦?」

  他倒是想開。

  但是他在這裡可沒有駕照。

  杜明海不在意地笑道:「這個不是問題,只要有錢,明天下午阿軒就能給你拿到駕照。」

  這話讓王青松眉毛一挑。

  不過想到這兒的差佬找豬肉榮收「歸費」的場景,再想到自己查過這段時間港島的風氣。

  也就不是很奇怪了。

  六十年代的港島,差佬可是非常腐敗的。

  只要有錢,什麼事情都能幹得出來。

  𝓈𝓉ℴ55.𝒸ℴ𝓂

  「大概多少錢?」

  「五百!明天下午就能拿到。」

  聽到這答覆,王青松糾結了一下,他娘的,早知道早點弄個駕照不就得了。

  「那……我找誰?」

  「這個不用你操心,你把身份證信息告訴我一下,我讓人去處理了。」

  杜明海不在意地說了一句。

  隨後看著他的籮筐問道:「阿軒,你說的布是什麼布?先看看東西吧!」

  王青松將車子推到了路燈下面。

  三人就這麼在路邊看了起來。

  王青松掀開黑布,露出裡面一卷一卷的布料。

  「這……丹寧布?」

  杜明海驚喜地看著這東西,趕忙拿了起來。

  王青松疑惑了一下,丹寧布?

  估計是在港島的稱呼吧!

  杜明海拿著東西一陣地激動。

  港島出口的各種服裝都有,但是要說什麼最好賣,什麼東西最容易賺外匯。

  那自然是牛仔褲了。

  而且出口的地方還是美國,賺的美元外匯。

  港島,同樣也要賺外匯。

  只不過他們不用像內地強制結匯,外匯是可以自己保留的。

  隨後疑惑了一下:「你這哪裡來的丹寧布,面料太精緻了,而且特別柔軟,還帶著彈性。」

  彈性牛仔布,他是第一次看到過。

  王青松想了想說道:「這個就不能說了,這個布怎麼樣?」

  他是準備拿一點試試水。

  然後再給自己的公司生產。

  等到公司成熟以後,再把各種各樣款式的衣服拿過來做樣子。

  這是他的初期想法。

  杜明海糾結了一下。

  就算他感覺王青松不懂,但是這麼好的布怎麼可能說不好。

  點了點頭:「布很好!這布希麼價格?」

  王青松想了一下說道:「這個,價格不一樣,薄的9塊一米,厚的二十多一米。」

  也沒有加太多的價格。

  聽到這個價格,杜明海搖了搖頭:「東西是好東西,可是價格太貴了。」

  牛仔褲在西方國家也才剛剛流行。

  以前都是廉價的代名詞。

  之所以火起來,還是因為好萊塢的電影明星帶著火起來的。

  但是終究還是廉價的代名詞。

  這種粗紋的布33港元一米,差了三塊多一米。

  這還是這種薄款的。

  對於這種代加工的服裝行業來說,別說三塊錢,就是三毫,那都可能是致命的打擊。

  此時,他的心裡好糾結。

  王青松聽他說太貴了。

  心裡在那裡琢磨著,要不要降低價格,他在網上看到過很多廠家。

  這種牛仔布,如果量大的話,可以做到五塊錢一米。

  不過出貨的量都是按照噸來算的。

  但是,此時杜明海糾結了一會,說道:「這幾種能不能賣給我,我想拿去做樣衣,然後試試。」

  王青松自然是不在意了。

  這種東西只有他有。

  其他人沒有。

  「可以,這個就送給您了,每種都是十米的尺寸。」

  這些東西加一起也就花了一千多。

  他也不是很在意。

  如果真的訂貨了,那還能賣更多。

  不過好像沒那麼多的時間了。

  先不管了,鉤子下了再說。

  杜明海自然是答應了下來,隨後將東西放在了杜婉婷的車子裡。

  東西其實還不少。

  放好了以後,王青松看著杜婉婷問道:「合同什麼時候能弄好?如果來不及,那咱們的合作只能結束了。」

  杜婉婷見狀趕忙說道:「明天,初稿就能出來。你可以找別的律師去審核。」

  「嗯,好!對了,杜叔,我的駕駛證什麼時候能拿到?要我給什麼東西嗎?」

  杜婉婷見狀從車上拿出一個本子遞給了他。

  「把信息登記上去,就可以了。」

  王青松見狀,將身份證拿了出來:「這上面的字我不認識,麻煩你寫一下。」

  上面除了名字,其他的都是英文。

  聽到這話,杜婉婷拿著東西開始記錄。

  一邊弄一邊問道:「對了,還要一張一寸的照片。」

  「哦,這個我有!」

  王青松將最後一張黑白照片遞給了她。

  杜婉婷接過東西,繼續抄錄。

  都弄好以後,這才將東西遞給了自己父親。

  轉頭說道:「好了,其他的都不用了,這錢我們替你出了。」

  幾百塊錢,他們還是出得起。

  王青松也沒有客氣,笑道:「那行,就謝謝了,伱們忙,我先回去了。」

  打了個招呼,騎著車子直接就離開了。

  看著他離開的背影,杜明海眉頭緊皺:「他到底是什麼人,也不像是干紡織業這一行的啊!」

  因為他能看出來,對方真的對於紡織業一點都不懂。

  杜婉婷也是搖了搖頭,隨後問道:「爸,你說是不是哪個有錢的大少爺,剛剛接手家裡的產業啊?」

  這是唯一的答案了。

  杜明海搖了搖頭:「不像,就算是哪家有錢的大少爺,接手這麼多物資,至少也要了解一番,不會這麼莽撞地就開始交易。看不懂。」

  他是真的看不懂了。

  杜婉婷回過神來,笑道:「好了,別想太多了,至少這對我們來說是有利的,你說是不是?」

  這話,讓杜明海笑了笑。

  也是。

  要是換一個懂的,估計能把他們家壓得抬不起頭來。

  搖搖頭,兩人又重新回到了樓上。

  王青松離開了地方以後,左右也是沒事情干。

  此時他在心裡琢磨著,自己當初來這裡,是因為黃遠志的事情讓他太憋屈了。

  可是來了以後,他好像找不到能幫助內地的辦法。

  因為內地現在工業基礎實在是太薄弱了。

  民以食為天。

  化肥?

  通過廣交會的交易,以及網上查過,今年內地進口的化肥至少是幾十萬噸。

  就這樣,還是解決不了內地問題。

  讓他弄幾十萬噸的化肥?

  扯淡呢!

  至於糧食,去年進口了五百萬噸糧食。

  這個數量級,已經不是他能觸碰的了。

  嘆了口氣。

  大的顧不了,那就顧小的吧!

  等後面慢慢把適合這裡的技術,給整理一部分出來。

  不用太先進,只要領先個十幾二十年就可以了。

  至於實物,得看什麼東西。

  讓他弄飛機大炮,他也弄不來啊!

  想到這裡,他騎著車子在附近溜達了起來,順便整理一下腦子。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