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盛世依舊與死灰復燃的匈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429章 ,盛世依舊與死灰復燃的匈奴

  商農的想法雖然好,但少府令陳錘卻阻止道:「假相此事還是順其自然的好,因為有這防水布和蒸汽機,關中今年的糧食再次增加,這兩年關中小麥的價格好不容易增加了幾錢,又跌到朝廷保護價了,要沒有朝廷的保底收購,今年關中糧食價格必定跌破五十錢,豐收卻不能增收,朝廷的補貼只能便宜糧商。」

  陳錘之所以阻止商農的想法,穀賤傷農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擔心商農的政策會打亂少府下屬作坊更新換代的政策。

  這兩年大漢的蒸汽機效率再一步提升,同時各種高效的工具機研發出來,生產蒸汽機的成本進一步下降,蒸汽機開始全面取代水力機成為大漢動力的來源。

  少府下屬的作坊紛紛上報更換蒸汽機的請求,長安幾大蒸汽機作坊,即便是3班倒,依舊供不應求。利潤高的紡織機,研磨機,火車都來不及生產。

  哪有時間和精力去生產這種註定虧本的抽水機,即便是現在一台抽水機的價格,依舊是農戶好幾年的收入,有幾個農戶能買得起。

  徐凡想了想道:「只是天下的糧食供過於求,增加糧食產能不是急切的事情,蒸汽機的供應還是以各大作坊為主。」

  蕭何等人也在審計各郡的產業的數據,但看了幾個郡之後,他的眉頭就皺起來。

  從數據上看,大漢各郡產業欣欣向榮的發展,稅金普遍增加了1~2成,大漢已經擺脫了經濟危機,再次步入盛世的軌道當中。

  但隱憂也不是沒有,大漢的這些郡守們沒有吸取上次經濟危機的教訓,他們又開始置辦產業。

  和徐帆周章的理念不同,蕭何認為朝廷就應該做朝廷的事情,地方上的郡守主要的職責是管理百姓,而不是像商賈一樣時刻盯著作坊,看自己一年賺了多少錢。

  因為地方作坊虧損需要朝廷兜底,賺錢了,地方府衙的小金庫充實,他們不需要朝廷的轉移支付,就容易出現獨立的山頭,脫離朝廷的掌控。

  所以蕭何沉著臉呵斥道:「爾等在這兩年當中,大大小小的麵粉廠就開辦了上百家,產業同質化太嚴重了,本相沒有看到你們這些作坊有什麼獨特的競爭力,或者是技術優勢,現在經濟上行,看上去紅紅火火,但只要再來一次危機,這些作坊就要倒下一大片,紡織業發生的事情,難道還不能讓你們吸取教訓。

  蕭何的呵斥讓所有人內心一緊,他們想要反駁,卻偏偏不知道該如何反駁,當初的紡織業也是看上去紅紅火火,結果誰知道會來如此嚴重的危機,朝廷還是靠著精簡漢吏才降低了債務,到現在他們還欠著20多億的債務沒有償還清楚。

  最重的板子還是讓他們所有人都承擔,要說他們不怕是假的,但人不能因噎廢食,光靠朝廷留下來的三成稅金,他們只能勉強過活,想要發點福利都做不到,想要搞個政績,還要向朝廷申請,不但時間長,而且還監管嚴,大概率還會失敗。想來想去,這些郡守縣令還是覺得要發展郡守的作坊最合算

  半天之後蜀郡太守灌嬰道:「麵粉行業和紡織業不同,人可以不穿衣,但總不可能不吃飯吧,我大漢現在的人口接近5,000萬,同時每年還在以兩三百萬的數量增加,天下對麵粉的需求會隨著人口一直增長下去,應該不會出現和紡織業這樣的產能危機。」

  蕭何呵斥道:「只要爾等不斷增加麵粉廠的數量,不斷增加石磨的數量,再多的人口也跟不上你們貪婪的內心。」

  張強小聲道:「朝廷都說了要發展產業,我等這也是按照朝廷的命令行事,現在麵粉廠的利潤超過了三成,只要三年時間就可以回本,哪裡會出什麼大問題。」

  顯然張強這些太守對蕭何的指責是不滿的,他們用自己的錢省下來發展作坊,虧錢他們挨打挨罰也就算,現在賺錢還受指責,那就太過份了。

  蕭何還想再說什麼,但徐凡制止道:「當初朝廷已經和他們約定好,郡縣的作坊就歸他們自己管,管不好朝廷再打他們板子,此事不要再說。」

  徐凡受後世的影響,認為一個朝廷不掌握一些作坊,容易出現問題。

  官營的作坊固然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但作坊主他們就沒有問題嗎?

  徐凡記得後是一個很有名的事件,他很喜歡的一個up主,做回一期關於希望國軌道利潤高,貨物運載量大的視頻,號召要學習他們。

  當時他看這個視頻的時候,還是覺得非常有道理,結果幾個月之後就出現了脫軌的事情。

  而後無數人扒出了軌道基建老化的事實,甚至脫軌都成為了他們的家常便飯。

  但這些已經實現了壟斷的作坊,他們根本不在意這些事情,也不願意對軌道進行修繕,把工匠的數量更是裁剪到最低限度。最後即便他們闖下了滔天大禍也不在意,隨便丟兩個錢就解決了這個事情。

  但實際上根本就沒解決問題,不過是讓整個社會為他們的錯誤買單而已。

  這不就和明末的東林黨一樣,他們為了省幾個稅,拉著整個天下和他們陪葬。

  所以在徐凡看來,這兩股勢力都是混蛋,沒有什麼區別,唯一好的地方就是地方郡守下屬作坊出問題,朝廷可以趁機打地方郡守的板子。

  就像前兩年精簡漢吏一樣,要是沒有地方上的作坊大面積虧損,這種事情根本弄不下去。

  天子都發言了,蕭何自然也不好說什麼。

  徐凡看完欣慰道:「今年大家都做的不錯,朕估計今年大漢的稅金應該超過120萬金,可謂是再創新高,你們能在精簡漢吏的同時做出如此出色的成績,今年大家可以說是苦勞和功勞都有。」

  「丞相今年朝廷的稅金留出一筆預算,以獎勵那些優秀的漢吏做出的突出貢獻。」

  這兩年大漢精簡兩萬漢吏,下面怨聲載道,的確是應該安撫他們,大棒已經打過了,現在應該給他們一些甜棗。

  蕭何道:「諾!」

  聽到這話的郡守門面露喜色,獎賞倒是次要的,這代表朝廷接下來幾年的政治氣氛應該是比較寬鬆的。

  上計令張蒼和他的屬下忙碌了三天,這才把大漢一年的稅收統計出來,而後公布在大漢月報,供天下人審查。

  而這個數字一公布引起了整個長安城的轟動,大漢的田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2億1,000萬,這差不多是大秦時期的兩倍,稅金更是創紀錄的達到125萬金,而這也是天下百姓最關心的事情。

  這個稅金數字比大漢歷11年,高了22萬金,再次創下了歷史新高,這個數字讓整個長安的百姓都鬆了口氣。

  稅金的增長表明,大漢依舊處於盛世當中,前兩年的經濟危機,只不過是大漢偶發的小感冒,感冒好了一切就又恢復正常,大家又可以酒照喝,戲照看。

  長安城,翠竹軒茶館。

  長安城的八卦黨,拿著最新一期的大漢月報,對著上面的經濟數據,一個個仔細分析,比蕭何這個丞相都要看得認真想的透徹。

  茶博士魏晨指著少府幾大蒸汽器械廠的數據道:「看看這5個蒸汽作坊,每個的營業額都突破了上億錢,盈利超過了3,000萬錢以上,蒸汽機已經成為我大漢的潮流,按照天子的話來說,大漢即將進入蒸汽的時代。

  蒸汽機會鋪滿我大漢每一個角落,但反過來我等也可以這樣想,只要蒸汽機還沒有鋪滿整個大漢郡縣,我大漢的這波經濟熱潮就不會停止,按照今年的稅金增長率,蕭丞相坐滿兩任,我大漢的稅金將會突破200萬金,到時候我大漢的盛世會比現在更勝三分,說不定可以夠到天子期待的小康盛世。」

  「按照天子的標準,按達到小康標準,必須要三餐有肉,家裡的小孩有學可以上,有病也可以治療,我長安城倒是達到了小康的標準,但天下其他地方就差得遠了,甚至長安城四周的鄉野,他也達不到這標準,更不要說整個天下,某以為即便是我等有生之年,也看不到天下步入小康盛世。」

  「那可也可以把標準降低一點,三餐有肉很難達到,但隔幾天吃一頓就不難了,讓所有人都上中學非常難,但是讀幾年小學,認識幾百大字,這就不難了,現在大漢不是在推廣村村有小學計劃,想來要不了10年就可以實現,看病這的確是個難題,即便是在長安城,誰有病症也容易拖垮一個家庭,要是把這條去除的話,小康盛世有個十幾二十年也應該達到了。」

  很快所有的茶客就開始外樓了,一個個開始訴說自己如何達到小康盛世的想法,並制定了1,2,3個步驟,可謂是揮斥方遒,一個個都成為了大漢的雲丞相。

  而在茶樓的一個角落,有兩個胡商默默的關注著這一切。

  張元手裡也拿著一份大漢月報感嘆道:「大漢的強盛前所未有,即便是當年的暴秦,也遠遠遜色於大漢,我們匈奴國連沒有餓死人的情況都做不到,大漢卻已經在暢想小康盛世,雙方的差距太大。

  sᴛᴏ𝟻𝟻.ᴄᴏᴍ

  我等這次定要完成與大漢和好的任務,要不然我匈奴即便是在康居也未必安全。」

  說句實在話來到長安城之後,張元是極其後悔自己在天下動亂的時候投到匈奴,當時他以為自己逃到了一個安全之地,卻沒想到天下會在不到三年的時間就再次穩定下來。

  而且穩定下來的大漢居然把矛頭指向了匈奴,匈奴人在大漢的打擊下,連大漠都丟了,他跟著匈奴人的全部逃到了西域,才勉強保住小命,但現在看看他所謂的匈奴謀士的生活,居然連大漢普通的百姓生活都不如。最起碼他在西域想要這樣淡然的喝茶是做不到的。

  軍臣帶著一絲惶恐道:「這未必是漢人的真實稅收,說不定是在恐嚇我們。」

  軍臣不明白120萬金是什麼概念,但他明白兩億石的糧食份量,他們匈奴全國人吃上10年20年都吃不光,而這卻不過是漢人一年的田賦。

  張元搖頭道:「現在的大漢已然天下無敵,他們不需要恐嚇任何人,從漢帝這幾年的舉動來看,他更注重的是大漢的內政發展。」

  張元和軍臣兩人是匈奴的使者受邀來到長安城參加大漢的諸侯大會。

  匈奴人自從失去漠北之後,冒頓的長子稽粥,在烏孫國繼任了匈奴新的單于。

  當時的匈奴極其危險,西域的各部各國在知道漢人已經擊敗了冒頓單于,匈奴人失去了大漠,上百萬匈奴人被漢人俘虜。稽粥部已經成為了喪家之犬。

  於是在西域的匈奴人稱成為各國進攻的對象,當時的情況,匈奴人已經處於生死存亡的危機時刻,只要一場敗仗,匈奴這個名字就會煙消雲散,消失在歷史長河當中。

  但歷史上匈奴此時本來就處於興盛時期,現在雖然被大漢打碎了脊樑,但他們也學習到大漢的先進裝備和軍事制度。

  在軍隊的戰鬥力上,稽粥下屬的匈奴騎兵,比歷史上的那支匈奴騎兵更加強大。

  稽粥本人更是匈奴少有的出色政治家,軍事家,歷史上匈奴人的盛世就是在他手下達到的。現在匈奴人雖然落敗了,但也不是西域這些奴隸制國家可以對付的。

  面對對方來的強敵,稽粥帶著上萬匈奴騎兵,集中兵力,先後擊敗了西域強國,大宛國,康居國,大夏國,以及他們下屬的十幾個部落和小國,打下了匈奴不滿萬,滿萬不可敵的赫赫聲威,整個西域各國各部面對匈奴人的騎兵下莫不臣服,在稽粥帶領下,匈奴人在西域北方建立了一個縱橫5000里的強大國度。

  但匈奴人卻也不是沒有隱憂,新的匈奴帝國在西域建立了不到一年時間,漢人又殺進了西域,雖然距離匈奴帝國還有幾千里之遙,但還是讓這些逃到西域的匈奴貴族膽戰心驚,他們擔心漢人繼續追殺他們。

  而除此之外,匈奴還有第二個隱憂,雖然他們已經建立了一個強盛的帝國,並且再次擁有了上百萬的部眾,和十幾個附屬小國。

  但他們核心力量太少,逃到西域的匈奴人只有六萬部眾。

  以區區六萬人統治一個上百萬人的國度非常難,尤其是西域的人種,就和他們完全不同,匈奴人雖然有張大餅臉,蒜頭鼻,還有捲髮,但他們仍然是黃種人。

  而西域的人種卻大部分都是白人,他們天然就和匈奴人完全不一樣,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這話不但適宜大漢,也一樣適宜匈奴。

  如何維持匈奴在西域的統治,上述兩個問題不解決,匈奴人的亡族危機依舊存在。

  這時候稽粥顯示了他一個優秀政治家的遠見,他在知道季布帶領大軍攻入西域之後,第一時間派出了使者表達和平友好之意。

  而當時的季布還在想辦法占據疏勒地區,自然也不想和匈奴為敵,於是雙方就開啟了交流,甚至雙方還達成了貿易協議,約定在西域保護雙方各自的商隊。

  現在季布和稽粥是西域東西兩端的霸主,他們雙方約定好的事情就是西域的公理,於是西域的絲綢之路完全打通,季布從長安購買的絲綢,可以直接到達長安萬里之外的康居地區。

  而匈奴人也靠著絲綢貿易,賺取了大量的商稅,他們甚至直接組建商隊,帶著康居地區的寶石來到萬里之外的長安城,把寶石的價格翻上幾百倍賣給長安的富商,再從長安城販賣絲綢,翻個幾百倍的價格賣給中亞那些國王貴族。

  今年流向西域的絲綢突破了上百萬匹,現在西域已經成為了關中最重要的商路之一。

  雙方關係密切後,稽粥派遣使者,向季布表達,漢匈乃是同種同源的兄弟,往日是他父親野心太大,才導致了漢匈兩族兵戈不斷。

  現在在西域,大漢和匈奴才是外來人,雙方應當和平共處,共同在西域發展。同時又向季布表達匈奴想要朝拜大漢天子的意思。

  稽粥之所以要捨棄殺父之仇,也要和大漢和平相處,除了擔心漢人強悍的武力之外,也是想借著這個機會,聯絡路上大漠的同族之人,西域的匈奴人太少了,少的讓他們很難維持穩定的統治,他要再有十幾萬匈奴的族人,匈奴帝國往西可以打下更大的疆域,匈奴人在西域的統治也會更加的穩固,而想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讓大漢放大漠的匈奴人來到西域。

  稽粥和謀士臧衍商議了許久,認為匈奴人只要伏低做小,同時認可自己是大漢文明當中的一員,把他們在西域的擴張,說成是大漢文明的擴張,同時派遣使者到長安城,說他們要教化西域,但缺少人手需要大漢的幫助。

  以漢帝那種大漢族主義者的性格,有很大的可能漢帝會支持他們匈奴人在西域擴張,會把他們的族人派遣到西域來。

  所以稽粥派遣了自己的長子軍臣和漢人參謀張元,一起成為使者來到大漢的長安城,向漢帝表達他們想要教化西域的意思。

  而他們一起來的,還有大月氏人使者,大月氏人比匈奴人要好運多了,他們在擊敗了大夏國之後,並沒有繼續西遷,大月氏王聽說南方有更加富饒強大的國度,叫什麼身毒,據說已經存在了有幾千年的歷史。

  當時的大月氏王,派遣了上千的騎兵,進行了試探性的進攻,他還真擔心南方的那個國度會像大漢那樣強盛。所以他打打算搶一波繼續西遷。

  但大月氏人都沒想到,就這上千騎兵,縱橫上千里,攻破了身毒人十幾座城池,俘虜了十幾萬身毒的百姓。

  身毒人實力之弱,超乎了他們的想像,而後大月氏的貴族狂喜不已,如此柔弱的民族,虛弱的國家,此乃老天爺送給他們征服的土地。

  於是大月氏人能調轉進攻的方向,幾十萬部眾向南進攻,而身毒人也表現了他們一貫的戰鬥力,面對大月氏人的進攻一瀉千里,三年時間,一個強盛的孔雀王朝被大月氏人滅亡,整個身毒北方被大月氏人,他們把自己新的帝國命名為貴霜。

  但貴霜帝國成立不久,西域就傳來,他們的盟友,匈奴人被漢人吞併,只有一小支匈奴人逃到了烏孫地界,而後讓他們恐懼的大魔王季布來到了西域。

  這讓貴霜帝國的貴族們充滿危機感,漢人太貪婪了,即便身毒這裡和大漢本土遠隔萬里,但他們卻不敢保證,漢人不會進攻這裡。

  畢竟漢人對土地的貪婪已經到了喪心病狂的程度,連河西那種一半是戈壁的地區都要,富人搶乞丐的討飯碗,這種事情也就漢帝能做得出來,現在身毒的富饒不下於大漢本土,誰知道漢帝會有什麼想法。

  於是貴霜一方面派遣使者重新和匈奴人結盟,並且提供了大量的物資幫助匈奴人在北方站穩,同時他們也學習匈奴人,派遣使者向漢人臣服。

  而徐凡得到匈奴人和貴霜的臣服的消息之後,大喜,同意他們為大漢的諸侯勢力之一,來參加長安城的諸侯大會。

  吞併大漠之後大漢四周已經沒有一個強盛的軍事勢力,安全有了保證,徐凡也沒有吞併這兩方勢力的想法,一就是地方太遠了,一個西域距離長安城就有上萬里。再去康居,身毒路程更加不用說了,唐僧去天竺雖然沒有十萬八千里,但卻走了十幾年時間。

  最重要的是,大漢四周有南洋,倭島,再遠點有印洲大陸,這些地區都有一些原始人,大漢更好征服,又何必花費大力氣,去討伐匈奴這些硬石頭,當年的牛牛成就日不落帝國,人家靠的就是欺軟怕硬,打的都是一些原始人的國家,靠這些國家來補血。後面他們開始打強國了,日不落就開始衰落了。

  雖然他們衰落的原因肯定不止這一種,但長期對付強大的帝國,導致本身力量被大量消耗肯定是主要因素。

  所以對徐凡來說匈奴人和貴霜人,只要他們還保持大漢的文化傳統,認可自己是大漢文明的一支,他就可以支持匈奴人和貴霜人的擴張。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