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明代:陽明心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332章 明代:陽明心學

  儒家發展的第四階段,則是陽明心學將儒家思想推向頂峰。

  說到陽明心學,就不得不提儒釋道三家集大成者王陽明。

  在中國歷史上,有兩個達到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境界的聖人。

  其中一個是儒家創始人孔子,另一個則是被譽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聖人的王陽明。

  王陽明創建的陽明心學誕生於五百年前,卻熔煉了中華五千年文化的精髓。

  陽明心學因被肯定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從而受到大眾的追捧。

  「南宋時期,理學家把心作為萬物的本原,提出心即理,認為天地萬物的機理都在人的心中。」

  「明朝中期名臣王陽明繼承豐富了這一學說,後世稱這一學派的學說為陽明心學。」

  「王陽明出生在狀元之家,天賦極高,文武雙全。」

  「作為主帥掃平匪患,平定寧王之亂,幹了很多大事。」

  「王陽明認為社會動亂的根源是人心中有賊,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只有去除人的心中之賊,才能讓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

  「王陽明在貴州龍場悟出了陽明心學的核心內容。」

  「即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

  「這句話主要有三個方面的意思: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心即理就是將外在的天理收歸於內在的心,也就是聖人之道、吾性自足。」

  「萬物一體,一歸於心,避免了內與外、心與理的分裂和隔絕。」

  「知行合一是王陽明針對明代知而不行、知行分離的社會風氣而提出的救病之方。」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致良知,則是王陽明教人如何達到聖人境界的一種方便法門。」

  「即順應內心的良知而行,將良知擴充於天下萬事萬物,則人人皆可成為聖人。」

  「陽明心學以通曉簡易的方法,打破了只有少數精英人物才能成為聖人的神話。」

  「否定了外在天理和權威的束縛,挺立了人的主體精神和自由意志。」

  「對從宋代以來已達五百年之久的官方正統思想程朱理學提出了嚴重挑戰,這在中國和世界哲學史上都具有重要的思想解放和啟蒙作用。」

  張居正:正因為王陽明內心的強大,才有了他後來的偉大成就。

  王陽明能夠成為聖人,與他的顯赫家庭有莫大的關係。

  自古大人物出生的時候,都會有各種的異象,王陽明出生時自然與平常人不同。

  據說王陽明母親懷胎十四個月,在分娩前曾夢見天神衣緋玉,雲中鼓吹,抱一赤子,從天而降。

  王陽明長大後,對於正統儒家思想程朱理學產生了思考。

  隨後王陽明按照朱熹所說的格物致知,用了七天七夜的時候來格自己門前的竹子。

  最後王陽明就餓暈了,然後就對朱熹抱以深深的惡意,對理學產生了質疑,而這也是他開啟傳奇之路的的開端。

  王陽明如此聰慧過人,離不開他父親的培養。

  王陽明的父親王華是狀元,學問和人品都十分出眾。

  王華不僅聰明,而且品質也堪稱是一代人的楷模。

  據說王華小時候曾經在河邊看到一個醉漢把裝滿金子的錢袋子落下了,於是他悄悄地把錢袋子沉進水裡,然後悄悄地站在旁邊等候失主。

  結果,等了一天,好不容易把人等回來了。

  經過仔細辨認,確認是真正的失主後,王華從水裡拎出錢袋子交還給了他。

  失主喜出望外,當即提出要給王華一錠黃金以示酬謝。

  王華拒絕了,一袋金子他都沒有要,怎麼會收一錠金子呢。

  正是王華的高貴品質,深深影響了王陽明的成聖之路。

  在王陽明十一歲的時候,就立志將讀書做聖賢列為人生的頭等大事。

  為實現這個志向,他經受了很多磨難。

  先是科舉落第,後來仕途不順。

  因直言上書,要求皇帝懲治宦官,而遭人陷害。

  不僅廷杖四十,還被貶到貴州任職。

  王陽明的遭遇令人痛心,但他卻從容淡定。

  在經歷種種之後,仍然能順其自然,足以見他的內心是多麼強大。

  從被貶龍場到龍場悟道,再到後來與程朱理學的抗爭。

  王陽明都順其自然,沒有違背自己的良知,遵循自然規律,一步一個腳印地推進,終於使得陽明心學成為人人推崇的學術理論。

  正因為王陽明能夠聽從內心,凡事不強求,一切順其自然,才成為受人追捧的聖人。

  「心即理,人的內心就已經有一個意念中的世界,具備成為完人的一切條件。」

  「一次王陽明與朋友出遊,友人指著岩石中的野花樹詢問。」

  「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相關?」

  「王陽明認為山野的一株花,當你沒有看到它時,它只是寂靜地藏在你內心深處。」

  「你心中本來就有這個花的樣子,只是你自己沒有察覺到,但不妨礙這花在你內心的存在。」

  「等你看到這顆花時,實物的花激活了你內心的花。」

  「實物的花好比密碼,用密碼能驗證你內心裡早有這株的花的存在。」

  「王陽明和朱熹衝突的地方在於,對格物致知的理解不同。」

  「朱熹認為,人的內心原本是空的,什麼也沒有。」

  「必須要通過格物來達到認知,通過努力學習實踐,把空空如也的內心不斷填滿。」

  「王陽明另闢蹊徑,認為現實世界的一切景象、原理、機理、道理都已與生俱來植入了人心。」

  「人為什麼知道甘蔗甜?知道花香?味覺與生俱來。」

  「比如伱如果說王陽明不會開車,他肯定不答應。」

  「他會說開車的技術早已深藏在他的內心,他會駕駛,只是駕駛的技術有待通過實踐來激活。」

  「王陽明的意思不是要把自己本沒有的駕駛技術從外界學過來,而是要把自己已有的駕駛技術激活。」

  「比如,人可以通過實踐去激活駕駛技術。」

  「而豬不可能會駕駛,因為豬心裡沒有預先設置這項技術。」

  「朱熹則不同,他斷定人的內心一開始完全是空的。」

  「人要成長,要增加認識,就要將外界的知識和技能搬進內心。」

  「王陽明年輕的時候對朱熹的格物致知進行了實驗,親自去格竹子的原理,格了三天三夜也沒有格出什麼原理。」

  「王陽明認為人自己本身就具備了所有東西,只要去偽存真,只要通過實踐激活,只要把不好的移出去,留下好的,留下良知,最終能成為為聖人。」

  「比如鏡子本身是可以照出東西的,但是如果蒙上了灰塵,就無法照出來。」

  「這時只要把污垢去掉,就可以照出來了。」

  「王陽明的辦法,能讓普羅大眾感覺通往聖賢的路比之前容易了,減少了人們的畏難情緒。」

  「從鼓舞人心的角度看,王陽明的思想更有意思,更有想像空間。」

  「所以,近代以來,王陽明的思想比朱熹的思想更火爆,更受歡迎,原因就在這裡。」

  崇禎:王陽明的陽明心學和朱熹的程朱理學有著本質的不同。

  知行合一是王陽明最重要的思想之一,所強調的知與行的關係涉及到心學和理學的辯證。

  知與行的關係,是自孔孟開始儒家聖賢論述的重點議題。

  儒家學者都知道知與行之間存在密切的關係,但一直都是將二者分開,各自論述。

  儒家學者普遍認為學問是知,實踐是行,知與行是兩件事。

  心學與理學的不同,可以用做紅燒肉來打個比方。

  理學認為,做紅燒肉的第一步是要先看菜譜。

  畢竟菜譜是大廚寫的,肯定是沒錯的。

  需要多少肉,切多大的塊兒,什麼時候放油,什麼時候放肉,調料的比例等等。

  先把所有環節都弄明白,然後才能開始動手做。

  而心學認為光看菜譜是學不會的,直接做,在實踐中總結經驗。

  比如第一次做完發現忘了放油,第二次又忘了放鹽,多做幾次就能總結出自己的菜譜了。

  心學其中一個核心觀點,就是大廚的菜譜不一定適合自己。

  心學和理學都是圍繞著知與行展開研究的,就是認知與行為的關係。

  理學認為知先於行,當餓了的時候,知道吃什麼東西能填飽肚子,所以才會去吃。

  也就是對事物的了解與認知,指導著世人的行為。

  心學的觀點正好相反,認為行先於知。

  人最初是什麼都不知道的,需要先有行動,才能總結對事物的認知。

  餓了就要吃,吃完了才會知道能不能吃飽。

  「知行合一,王陽明知行合一是建立在心即理的基礎上的。」

  「首先是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就是行,不知不行,不行不知。」

  「知就相當於先天為你設置好的東西,它是一種潛在的存在。」

  「比如甜的味覺、酸的味覺等等,都給你準備好了。」

  「但是倘若你一輩子沒有吃過甜的東西,你就不會知道什麼叫甜,儘管你有甜這個味覺。」

  「這個吃的過程就相當於是行,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講的就是這件事。」

  「所以王陽明的知、行是不可能分離的,知和行看上去既是一回事,又不是一回事,但是兩者不可分割。」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王陽明才強調實踐行動的意義和重要性。」

  「知行的問題,一直是哲學家們思考的問題。」

  「它不僅是哲學問題,更是和我們的生活和生命息息相關的問題。」

  「換句話說,知行合一的問題,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世人的生活態度和心靈的修行。」

  「傳統的儒家認為,知是行的開始,知的善惡關乎行的善惡,所以儒家最為強調的是致良知。」

  「你得學好,不能學壞,一旦學壞了,你的行為也就是壞的了。」

  「王陽明在傳統儒家的基礎上,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思想,開創了中國儒家學說的新天地。」

  「王陽明的基本主張是知行合一,大概的意思是說。」

  「不管是人的知和行,本源出於自我內心的道德律令,都是心的本體。」

  「知行是同一個功夫,不可脫離,也不存在誰先誰後的問題。」

  「也就是說,你有良知,就要按照這個去做,不去做算不上知。」

  「所以王陽明說,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儒家學說是建立的人性本善的理論基礎上的,所謂良知,就是人類在內心深處的善念。」

  「當然,人是社會的動物,受到外在環境的影響,是會有惡念產生的。」

  「所以王陽明明確提出,他的知行合一的思想,最根本的宗旨是要去惡念。」

  𝓈𝓉ℴ55.𝒸ℴ𝓂

  「因為要是把知行分成兩半,心裡有了惡念,但是我還沒有去做。」

  「那就不是惡,我們就不知道去禁止,其實這恰恰是惡的開始。」

  「現在我們提倡知行合一,有了惡念的知就是行了。」

  「所以,必須去除惡念,這就是知行合一的作用。」

  王陽明:我成功的背後是知行合一的智慧。

  他一介書生,身體羸弱。

  卻勇斗宦官,平寧王之亂,平廣西匪患。

  戰無不勝、攻無不克,關鍵在於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背後兩個關鍵點,一個是心學中重要的奠基理論心即理。

  心即理,既是萬事萬物只有人類意識參與時才能明白。

  遇到事情不動心,不論發生什麼事,都保持一顆巋然不動的心。

  平寧王之亂的時候,他並未到第一線去,坐鎮指揮的同時還在上課講心學。

  當他的手下大將正和寧王大戰的時候,他大概就在講不動如山之境。

  這時候突然前方戰報來了,說是情況緊急,手下大將的鬍子都被燒著了,前方軍心已亂。

  這時候,他才站起身來,走到旁邊拿令牌傳命下去。

  說完誰再議論大將軍鬍子被燒這件事,立刻處斬,然後調回頭來繼續上課。

  知行合一另外一個關鍵點是陽明心學的核心,堪稱精華中的精華,那就是致良知。

  此良知二字,實千古聖相傳一點滴骨血也。

  陽明心學所說的這個良知,典故出自孟子的不學而能為之良能,不慮而知為之良知。

  知天理,知人間大道,是一個人內心本來就有的。

  人人皆有良知,但因現實中各種欲望蒙蔽了良知。

  因此要找到這個良知,找到先祖積澱下來的智慧,聽從內心光明的指引。

  然後不停地去磨練它,升華它,激發一個人巨大的能力,使其不斷成長。

  寧王之亂時,他本是奉聖旨去福建平士兵譁變。

  但聽到寧王的叛亂消息,立刻前往平叛,毫不猶豫。

  想想當時的環境,當年成祖皇帝靖難之役的歷史擺在那兒。

  再加上正德皇帝荒誕,寧王準備了十年,完全是有可能成功的。

  當時南方官員給朝廷的上疏都沒說寧王反叛,而是說江南有變,都在明哲保身,為自己留退路,只有他知難而上。

  他也擔心自己,甚至讓家眷在自己家門外堆積柴草。

  一旦事敗,絕不肯被俘,全家舉火自焚,足以說明當時形勢何其嚴迫。

  他之所以要挺身而出,就是這種致良知,聽從內心光明的指引。

  知道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

  行動智慧全都自然而然地出現了,這就是致良知的表現。

  「致良知,致良知也建立在心即理的基礎上。」

  「王陽明強調,人的內心是有規律的,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有良知。」

  「良知和其他深藏在內心深處的東西一樣,需要不斷激活。」

  「良知深藏內心,被各種意念誘惑,稍不留神就會偏離良知。」

  「所以王陽明強調,要不斷去偽存真,把內心不好的東西剔除出去。」

  「存天理、去人慾,留下良知,這個過程就叫致良知。」

  「致良知的過程也是知行合一的過程,所以王陽明強調人人都要學會守靜反思,要在事上磨練,要在實踐中體味真知,激活良知。」

  「相比朱熹的思想,王陽明的心學思想更突出了人本主義,突出了人的主觀能動性。」

  「王陽明主張的存天理、去人慾和朱熹主張的存天理、滅人慾不是一回事。」

  「兩個人說的天理意思不一樣,朱熹的天理是封建綱常,王陽明的天理是人心。」

  「王陽明強調,做事要以不違背良心為準則,強調問心無愧。」

  「只要不違背良心的事情,就可以做。」

  「朱熹要滅的人慾,是人的正常欲望。」

  「王陽明要去的人慾,不是人的正常欲望。」

  「而是心中賊,是人心中的邪念,是有違良知的邪念。」

  「現實生活中,有的事情違法,有的事情缺德,但不一定違背良知。」

  「比如,有的人快餓死街頭了,他不得已偷了吃的。」

  「在王陽明看來,這事可以原諒,並不違背良知。」

  「又比如,張學良曾經發動西安事變,扣押自己的領導蔣介石,逼蔣抗日。」

  「這事按照朱熹的思想來說是違法的,違背天理的。」

  「但是按照王陽明的思想則是可以的,因為在當時全民抗戰才是良知,內戰不得人心,因此張學良問心無愧。」

  徐光啟:陽明心學雖好,但帝王更加推崇程朱理學。

  帝王之所以如此,是因為理學屬於統治者哲學。

  理學認為人是先對事物有了認知,才會有行動。

  這個認知出自理學的代表人物朱熹所說,很多事情人天生就知道。

  還有很多事情是有聖人告訴我們的,比如孔夫子說這件事得這麼幹,不這樣不行。

  只有按照孔夫子,按照聖人先賢的教導去做事,才是正確的。

  總得來說就是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遵守一定的行為準則。

  比如要求女子三從四德,這就是針對女子的行為準則。

  再比如三綱五常等,都是約束老百姓行為的準則。

  帝王當然喜歡這樣的思想,老百姓和當官的都要忠君,這就能更好的維護帝王的統治地位。

  但是王陽明就說了,憑什麼聖人先賢說的道理就一定對呢?

  王陽明覺得,沒有真正的聖人,沒有完全正確的理論指導。

  一切都要實踐,只有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菜譜是不是正確的,你得先做出來。

  要勇敢的對權威提出疑問,然後通過實踐去驗證,最後才能得出結論。

  所以說王陽明的心學是鼓勵摸著石頭過河的,沒有理論指導也沒關係。

  只要大方向沒毛病,就儘管去做,這個過程中就會出現很多問題。

  遇到一個問題,就總結一個經驗,然後就能總結出適合自己的理論。

  在實踐中不斷修正自己對事物的認知,最後達到知行合一。

  王陽明還認為,人人皆有良知。

  所謂良知,包括了良和知兩方面的內容。

  也就是與生俱來的良心,或者說惻隱之心,和與生俱來的智慧。

  進一步說,良知就是人人本來具有的清淨光明的本心。

  良知來自本心,無需外求,不假外物。

  唯有致良知,才能識本心,才能以不變應萬變,才能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儘管王陽明的思想將儒家思想推向頂峰,但明朝統治者從來沒有把王陽明的學說作為官方思想。」

  「王陽明去世數十年之後的萬曆年間,王陽明心學在民間傳播較廣。」

  「這時有大臣上書萬曆皇帝,請求朝廷下令禁止民間傳播陽明心學,萬曆皇帝不予理會。」

  「陽明心學對人性解放、回歸人的本性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與西方文藝復興有異曲同工之妙。」

  「將人當做人,回歸人性,不提做不到的要求,保持良知範圍內的寬容,那麼人的成才就不難了。」

  「王陽明之後,儒家也出現了一些大儒,但是都沒有超出心學的高峰。」

  「陽明心學立足於人的內心,這是一種讓人內心強大的哲學,也是助人走向成功走向聖境的力量。」

  「人為什麼會焦慮,這來源於人的欲望和外在環境的不確定性。」

  「只有收拾好內心,安定自己的內心,才能達到蘇東坡所說的此心安處是吾鄉的境界。」

  「才能夠在混亂複雜的社會中,找到一處安靜的精神家園。」

  「王陽明在臨終時曾說,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心光明了,世界好像都可以一同點亮。」

  「此後的幾百年間,王陽明和心學理論真的點亮了很多人的內心世界。」

  吳承恩:我所編撰的《西遊記》,也受到了王陽明所提倡的心學潮流的影響。

  他生活的時期,也是陽明心學興盛的時代,自然會受到王陽明心學思想的影響。

  他在《西遊記》裡面也把師徒四人取經的過程,都隱含了心學思想的逐步發展壯大曆程。

  他筆下的主角孫悟空,其實和王陽明有幾分相像。

  王陽明被貶貴州龍場當龍場驛棧驛丞,其實孫悟空也被授予過弼馬溫。

  王陽明被貶的過程,可以說九死一生。

  在江邊逃脫追殺,不遠萬里來到貴州龍場,最後一個破舊的山洞裡面居住了很長一段時間。

  突然天人感應,悟出了人生大道,史稱龍場悟道。

  孫悟空也是為了拜師學藝,翻越了萬水千山,遭受了不少謾罵毒打。

  一路磨難下來,才到達了方寸山的斜月三星洞,其實方寸和斜月三星都是心字的表達形式。

  孫悟空號稱鬥戰神佛,火眼金睛,戰無不勝。

  這其實就是王陽明的真實寫照,先後蕩平江西境內為患數十年的盜賊,以一己之力平定寧王之亂,渾身上下都是滿滿的個人英雄主義光環。

  而孫悟空帶著的緊箍咒,其實就表示每個人都要守好自己的內心。

  最終心境解放,緊箍咒自然也就消失了。

  這都暗合著王陽明的心學思想,我心光明,夫復何求。

  陽明心學的核心思想,也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

  無善無惡是心之本體,有善有惡是心之動,至善至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良知。

  總而言之,便是致良知三個字。

  道教追求成仙,佛教追求成佛,儒家追求修身而成聖,而心學追求的則是良知二字。

  陽明心學將心分為俗心和聖心,而追求良知的過程,就是超凡入聖的過程。

  而這個過程,需要一定的技能和功夫,從學習到實踐,便是知行合一。

  唐僧師徒從個人經歷,到西天取經的過程。

  便是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整個過程,伴隨著最後的結果便是超凡入聖。

  金蟬子在佛說法時表現輕慢,被貶下凡塵轉世。

  石猴誕生便為神仙,因自負傲慢大鬧天宮,被如來佛祖壓了五百年。

  豬八戒本是天河第一神將,因酒後失德,調戲嫦娥被貶。

  沙僧也是同樣的命運,本是天庭的捲簾大將,打碎琉璃盞被貶下凡。

  小白龍更加悽慘,只是打壞了定海珠,便差點被千刀萬剮。

  總而言之,師徒四人因緣際會聚到一起,開始了一場歸心的歷程。

  取經大任於儒釋道三教都有著重要意義,但對於心學而言,更是師徒四人對於自身的一種磨練。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