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醫聖張仲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341章 醫聖張仲景

  隨著李時珍被譽為藥聖,歷代一些名醫不禁失落不已。

  畢竟按照主播所說,聖人是一個領域裡做出最大貢獻的人。

  現在李時珍占據聖人之位,也就意味著他們無緣此殊榮了。

  尤其是扁鵲、華佗這樣的神醫,他們心中的失落可想而知。

  但很快的,他們發現並不是這麼回事。

  李時珍是藥聖,因為《本草綱目》這一醫藥學巨著而封聖。

  而張仲景著有《傷寒雜病論》傳世,被後人尊為醫聖。

  《傷寒雜病論》是集理論實踐於一體、理法方藥兼具的臨床醫學巨著。

  張仲景治病的方藥,是集他之先的眾多聖賢集為大成。

  張仲景之於醫學,好比是孔子之於儒學。

  「張仲景,名機,字仲景,出生於河南南陽。」

  「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被後人尊稱為醫聖。」

  「張仲景出生在沒落的官僚家庭,他的父親張宗漢是個讀書人,在朝廷做官。」

  「由於家庭的特殊條件,使得張仲景從小有機會接觸到許多典籍。」

  「他也篤實好學,博覽群書,並且熱愛醫學。」

  「他從史書上看到扁鵲望診齊桓公的故事,對扁鵲高潮的醫術非常欽佩。」

  「從此他對醫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這也為他後來成為一代醫學大師奠定了基礎。」

  「當時社會人心渙散,天下動盪不安。」

  「農民起義此起彼伏,兵禍綿延,到處都是戰亂。」

  「黎民百姓飽受戰亂之苦,加上疫病流行,很多人死於非命。」

  「真是生靈塗炭,屍橫遍野,慘不忍睹。」

  「而各地勢力自顧不暇,為了爭奪權勢,發動戰爭。」

  「這使張仲景從小就厭惡官場,輕視仕途,憐憫百姓,萌發了學醫救民的願望。」

  「公元161年,張仲景十歲左右時,就拜同郡的名醫張伯祖為師,學習醫術。」

  「張伯祖當時的醫術十分高超,深受當地百姓的愛戴敬佩。」

  「他性格沉穩,生活簡樸,對醫學刻苦鑽研。」

  「每次給病人看病、開方子,都非常精心,深思熟慮。」

  「經過他治療過的病人,十有八九都能痊癒,他很受百姓尊重。」

  「張仲景跟著老師學醫非常用心,無論是外出診病,還是上山採藥,從不怕苦不怕累。」

  「張伯祖非常喜歡這個徒弟,把自己畢生行醫積累的豐富經驗,毫無保留的傳給了張仲景。」

  「比張仲景年長的一個同鄉對他頗為了解,曾說張仲景才思過人,勤奮好學,聰明穩重。」

  「但是沒有做官的氣質和風采,不宜做官。」

  「只要專心學醫,將來一定可以成為名醫。」

  「同鄉好友的話更加堅定了張仲景學醫的信心,從此學習更加刻苦。」

  「他博覽醫書,廣泛吸收各醫家的經驗用於臨床診斷,進步很大。」

  「很快便成了一個有名氣的醫生,以至於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超過了他的老師。」

  「張仲景提倡勤求古訓,認真學習和總結前人的理論經驗。」

  「張仲景生活的東漢末年,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極為動盪的時代。」

  「統治階級內部出現了外戚與宦官相互鬥爭殘殺的禍亂,地主豪強也為爭霸中原而大動干戈。」

  「農民起義的烽火更是遍地開花,整個天下動盪不安。」

  「百姓為避戰亂而相繼逃亡,流離失所者不下數百萬人。」

  「公元190年,漢獻帝元年,董卓挾漢獻帝及洛陽地區百萬百姓西遷長安。」

  「洛陽所有宮殿都被焚毀,方圓二百里內盡為焦土,百姓死於流離途中者不可勝數。」

  張仲景:如今看來學醫這條路走對了,要不然是不可能名垂千古的。

  老實說,能在醫學領域獲得醫聖的稱號,還是大大超出他的意料的。

  不過回想起學醫這一路走來的艱辛,此時此刻都值得了。

  他最初在家鄉為人治病,後來曾到洛陽等地行醫。

  他善於運用經方給人治病,經方就是前人留下來的經驗方藥,藥味簡單,療效顯著,但是比較零散,不容易學握。

  他經過多年勤奮求索,並且用這些經方治癒了很多病人。

  於是漸漸在百姓口中有了經方大師的稱號,名望也很高。

  另外,他又曾到襄陽跟著名醫王神仙學習,後來又到茅山跟著老道士學習醫術。

  於是他的醫術水平就不斷提高,在南陽已經小有名氣了。

  當朝統治者不重視醫學,社會上又普遍迷信巫術。

  不少貧窮的人在巫婆和妖道的欺騙下用符水治病,結果被奪去了生命。

  他非常痛恨這些巫婆和妖道,每每遇到這些欺人錢財、誤人性命之事,便會出面干預。

  並用自己的診治效果來反對巫術迷信,救百姓於水火之中。

  為了使更多的病人從巫術迷信中解脫出來,他甚至創立了一套新醫術來為人治病。

  他在行醫過程中常常見到有些醫者給人看病敷衍搪塞,草率處方,單憑一張巧嘴欺人。

  他的醫學態度是十分認真的,對這種不負責任的態度和庸醫作風,十分反感。

  他在看病的時候總是先仔細觀望病人氣色,察聽病人發生的各種聲音,詢問病人的感受。

  並且結合切脈對病情進行綜合分析,然後做出確切診斷。

  在不斷的學習中,他的診斷水平與日俱增。

  建安七子之一的王仲宣因懷才不遇,投奔自己的同鄉荊州牧劉表做了幕僚。

  王仲宣身材矮小,又常年患有疾病,體質孱弱。

  經常請他前往診治疾病,因此他們二人交往頻繁。

  他有一次遇到王仲宣,見對方臉色不好就曾告誡過。

  王仲宣已經染上病了,應及時治療,否則四十歲會掉眉毛,那時不僅不容易醫治,此後半年命將不保。

  當時王仲宣年僅二十歲,正是春風得意,聽後非常不高興。

  認為他是在炫耀自己的醫術,也沒有吃他開的藥。

  果不其然,二十年後,王仲宣果然掉眉毛了。

  這時想再治病可已經來不及了,此後只活了半年就去世了。

  經過多年的學習和實踐,他的醫術已經日趨精進。

  現在回想起一路走來的不容易,他萬分慶幸自己選擇學醫這條路。

  「據史書記載,東漢桓帝時大疫三次,靈帝時大疫五次,獻帝建安年間疫病流行更甚。」

  「成千上萬的老百姓被病魔吞噬,以致於造成了十室九空的空前劫難。」

  「其中又以東漢靈帝時期的公元171年、173年、179年、182年、185年等幾次的疫病流行規模最大。」

  「南陽地區當時也接連發生瘟疫大流行,許多人因此喪生。」

  「面對瘟疫的肆虐,張仲景內心十分悲憤。」

  「他痛恨統治者的腐敗,將百姓推入水深火熱之中。」

  「對此,張仲景痛下決心,潛心研究傷寒病的診治,一定要制服傷寒症這個瘟神。」

  「儘管張仲景從小就厭惡官場,輕視仕途。」

  「但由於他父親曾在朝廷做過官,張仲景承襲家門,在漢靈帝時被州郡舉為孝廉,進入官場。」

  「漢代從漢武帝開始實行舉孝廉的選官制度,舉孝廉是漢代發現和培養官吏預備人選的一種方法。」

  「規定每二十萬戶中每年要舉薦孝廉一人,由朝廷任命官職。」

  「被舉學子除了博學多才外,還必須孝順父母,行為清廉,故稱為孝廉。」

  「在漢代,孝廉已作為選拔官員的一項科目,沒有孝廉品德者不能為官。」

  「在建安年間,張仲景被朝廷指派為長沙太守。」

  「但他任用自己的醫術,為百姓解除病痛。」

  「在封建時代,做官的不能隨便進入民宅,接近百姓。」

  「可是不接觸百姓,就不能為百姓治療,自己的醫術就不能長進。」

  「於是張仲景想出了一個辦法,擇定每月初一和十五這兩天,大開衙門,不問政事,讓有病的百姓進來。」

  「他端端正正坐在大堂上,挨個仔細為百姓診治。」

  「他讓衙役貼出安民告示,告訴百姓這一消息。」

  「他的舉動在當地產生了強烈的震動,老百姓無不拍手稱快,對張仲景更加擁戴,時間久了便形成了慣例。」

  「每逢農曆初一和十五的日子,他的衙門前便聚集了來自各方求醫看病的百姓,甚至有些人帶著行李遠道而來。」

  「後來人們就把坐在藥鋪里給人看病的醫生,通稱為坐堂醫,用來紀念張仲景。」

  sᴛᴏ𝟻𝟻.ᴄᴏᴍ

  「張仲景看到百姓對他非常信任,在醫術上更加精益求精,不斷探索。」

  「他大量採集民間藥方,進行認真研究。」

  「有時甚至不畏路途遙遠,拜師取經。」

  「有一次張仲景聽說襄陽城同濟堂有個綽號王神仙的名醫,對治療背瘡很有經驗。」

  「他立即帶著行李,長途跋涉幾百里,去拜王神仙為師。」

  「對王神仙在藥性、醫道各方面的獨到之處都用心學習研究,獲益很大。」

  「雖然張仲景的醫術非常高超,但有些病他也不能醫治。」

  李時珍:張仲景被後人稱為醫聖,這不僅是對他高超醫術的高度褒揚,更是對他醫者仁心的由衷稱讚。

  要被推崇為聖人,這個標準還是非常高的。

  聖人並非什麼人都能當得,僅僅有卓越的貢獻還不夠,更要有醫者仁心,心繫百姓。

  在醫德醫風上,張仲景為後世醫者樹立了典範,他的善德善心善行被世人銘記。

  在東漢末年亂世,張仲景捨棄功名,歷經萬千磨難,寫就《傷寒雜病論》。

  這本活人書拯救無數百姓性命,甚至可以說拯救了中華醫學文明。

  《傷寒雜病論》這部醫書共分十六卷,系統地分析了傷寒的原因、症狀、發展階段和處理方法,把中醫的臨床提升到一個新的階段。

  後世的醫者更加將其中的三百多個藥方稱為經方,這些經方也從此成為醫家用藥的標準。

  張仲景坐堂行醫,接觸了各種各樣的患者,遇到了各種疑難雜症。

  在為病人醫治的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大量採集民間藥方,進行認真研究探索,醫術也更為精湛。

  在前人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診斷實例,提出了辨證論治,即辨證和論治兩個過程。

  辨證就是通過望、聞、問、切所收集的信息和症狀,通過分析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質、部位,概括判斷為某種性質的證。

  論治,即根據辨證的結果,確定相應的治療方法。

  通過辨證論治可做到精準治療,而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這成為中醫臨床的基本原則,是中醫的靈魂所在。

  《傷寒雜病論》這部醫術熔理、法、方、藥於一爐,開辨證論治之先河。

  形成了獨特的中醫學思想體系,對於推動後世醫學的發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張仲景高尚的醫德和在醫學上的貢獻,使他在醫學史上享有殊榮。

  張仲景被稱為醫聖,實至名歸,理應受萬世敬仰。

  「俗話說,大兵之後,必有災年。」

  「東漢末年,戰亂頻繁,不斷的戰爭導致瘟疫流行。」

  「建安年間,瘟疫大流行,前後達五次之多,使很多人喪生。」

  「一些郡城變成了空城,其中尤以死於傷寒病的人最多。」

  「張仲景的家族本來是大族,人口多達二百餘人。」

  「自從建安初年以來,不到十年,有三分之二的人因為瘟疫而死亡,其中死於傷寒者占十分之七。」

  「一些庸醫便趁火打劫,不給病人認真診脈,和病人相談片刻,便開方抓藥,只知道賺昧心錢。」

  「更多的人雖師承名醫,卻不思進取,因循守舊。」

  「不精心研究醫方醫術,以解救百姓的病痛。」

  「而是競相追逐權勢榮耀,忘記了自己的本分。」

  「張仲景對這些人非常氣憤,痛加斥責。」

  「他決心要控制瘟疫的流行,根治傷寒病。」

  「從此他勤求古訓,博覽全書。」

  「刻苦研讀《素問》等古代醫書,繼承《內經》等古典醫書的基本理論,廣泛借鑑其他醫家的治療方法。」

  「結合個人臨床診斷經驗,研究治療傷寒病的方法,並於建安十年開始著手撰寫《傷寒雜病論》。」

  「這時候,東漢王朝四分五裂。」

  「張仲景官不能做,家也難回。」

  「於是他就到嶺南隱居,專心研究醫學,撰寫醫書。」

  「經過幾十年的奮鬥,張仲景收集了大量資料。」

  「包括他個人在臨床實踐中的經驗,寫出了《傷寒雜病論》十六卷,這部著作在公元210年左右完成而大行於世。」

  「然而,如此光耀的歷史人物,卻未見《三國志》《後漢書》等正史記載,只在民間傳說或後人野史筆記中有所提及。」

  「到了晉代,名醫王叔和加以整理。」

  「到了宋代,才漸分為《傷寒論》和《金匱要略》二書,《金匱要略》就是《傷寒雜病論》的雜病部分。」

  「《傷寒雜病論》系統概括了辨證論治的理論,為中國中醫病因學說和方劑學說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後來《傷寒雜病論》被奉為方書之祖,張仲景也被譽為經方大師。」

  「張仲景寫成《傷寒雜病論》後仍專心研究醫學,直到與世長辭。」

  「晉武帝司馬炎統一天下後的公元285年,張仲景的遺體才被後人運回故鄉安葬,並在南陽修建了醫聖祠和仲景墓。」

  蘇軾:張仲景雖然未見於正史記載,但並不代表他不存在。

  張仲景官至長沙太守,憑藉其流傳後世的《傷寒雜病論》等醫學典籍,在民間廣為流傳,冠以醫聖之名,得以名垂青史。

  然而,張仲景在醫學領域所做的貢獻如此之大,卻沒有被《三國志》這樣的正史記載。

  而與張仲景同時代的名醫華佗和董豐,卻在《三國志》《後漢書》中留有大段記載。

  董豐的杏林春暖,使杏林也逐漸成為中醫藥行業的代名詞。

  堂堂東漢三大名醫,其中二人都有史書傳記,唯有醫聖張仲景沒有見於正史。

  在後人編纂的《長沙市志》中有關於張仲景的記載,建安十三年,是年長沙瘟疫流行,太守張仲景醫術,坐公堂為庶民義診,活人甚眾。

  民間傳說則是流傳大街小巷,隨便問一個人,都如數家珍。

  仿佛張仲景就是家人,就在眼前,是敬重的親人也是崇拜的聖人。

  據《長沙市志》記載,張仲景在建安十三年時,仍為長沙太守。

  這一年,恰好是曹操劉備爭奪荊州之際。

  曹操敗北後,劉備拿下江南四郡,長沙郡也劃歸劉備掌控。

  蜀漢221年建國,263年滅亡。

  張仲景於219年病逝,即便張仲景能見於史書,也應該在三國志的《蜀書》中,而不會在《魏書》中。

  但可惜的是,關於蜀國官員的史料,卻極度匱乏。

  像張仲景這樣的地方官員,晚年又辭官隱居鄉間,專心著述。

  不被蜀漢、曹魏兩國史家記載,也就正常了。

  不過同時代的華佗入史書,卻是不爭的事實。

  作為功成名就的神醫,華佗卻經常感到後悔。

  只因當時社會對醫者頗有偏見,以至於醫者地位普遍不高,遠不如士族。

  華佗雖然名聲在外,卻依舊嚮往仕途之路。

  華佗從一開始給縣吏等地方小官看病,逐漸變為郡守這樣的地方大員。

  最後得以通天,以一介白丁鄉野醫者的身份接觸到了曹操。

  可惜伴君如伴虎,曹操頭痛,華佗要開顱救治。

  觸怒疑心很重的曹操,最終下獄而死。

  華佗常年遊走於官宦之家,名聲鼎盛,被載於史冊也就不難理解了。

  反觀張仲景,主要活動範圍在長沙一帶,遊走在百姓大眾之中,最後隱居著述。

  結交的漢末名人,也不過建安七子之一的王仲宣而已,沒有身在朝廷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未能顯名於世。

  陳壽編寫《三國志》,本就惜字如金。

  張仲景只是一個亂世的太守,況且大堂行醫的行為,也被當時士大夫所不齒,不被載入正史完全可以理解。

  《三國志》等正史未記載張仲景事跡,但他的醫學成就卻常見於魏晉隋唐時期的典籍中。

  最早提及張仲景的,當是西晉太醫令王叔和。

  張仲景和王叔和兩人相距不過數十年,可見王叔和的話應當頗為可信。

  同時代另一位醫學名家皇甫謐,也對張仲景推崇備至。

  加之皇甫謐為史家出身,本就掌握不少典籍,所知張仲景人與事跡絕非是捕風捉影。

  王叔和與皇甫謐所處的時代,距離漢末三國時代不過幾十年。

  他們在著作中不約而同地提到張仲景,並將其視為不遜於華佗的一代名醫。

  可見,張仲景不是虛幻的,更不是傳說的,而是一個實實在在為民眾解除病痛頑疾的醫聖。

  (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