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韓信,死得最慘的戰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件被列為國家一級文物的珍品,本身就具有小說都寫不出來的傳奇色彩。】

  【想像一下,它曾經一藏深山,二沉深水,七登天子之庭。】

  【歷經千年,輾轉得失數次,最終竟然奇蹟般地完好無損地回到了錢家的手中。】

  【天機之玄妙,不外如是。】

  【但更為引人入勝的,是這件鐵券背後所隱藏的真正的神奇之處。】

  【下面,故事正式開始。】

  ......

  「丹書鐵券?」

  劉邦皺了皺眉,手不自覺地摸了摸自己的鬍子。

  這不是他搞出來的東西嗎?

  所謂丹書鐵券,直白一點來說就是「免死金牌」。

  他曾給一些功臣頒發過這樣的鐵券,其中給韓信的那份,他印象尤為深刻。

  那鐵券上刻著:與齊王約信,日後有過,見天不殺、見地不殺、見光不殺、見鐵器不殺。以天地為證、以符券為信。

  這設置了一個幾乎不可能殺人的條件,幾乎是可以全方位免死的丹書鐵券了。

  雖然韓信運籌帷幄、戰無不勝的軍事才能總讓他心生忌憚,每次提及韓信,他就感覺如芒刺在背。

  然而,論功行賞,為了穩住韓信,他又不得不封其為侯,賜予這份特殊的鐵券。

  只希望韓信日後不要生出異心,背叛他啊!

  畢竟,有了這份鐵券護身,韓信若是心生反意,那可真是不一般的難殺!

  ......

  劉徹對漢高祖劉邦頒發的丹書鐵券自然是有所了解的。

  這些看似給予功臣免死特權的金牌,實際上並未能保障他們的善終。

  持券功臣中不乏獲罪之人。

  畢竟功臣們一旦地位過高,就會功高蓋主,為人忌憚。而且,即使手握免死金牌,也不能成為他們肆意妄為、知法犯法的護身符。

  也許丹書鐵券,看似功臣的免死金牌,實則催命符。

  高祖與韓信有約,若殺他,需不見天、不見地、不見光、不見鐵器。

  然而,呂后設法讓人把韓信裝在一個密不透風的袋子中吊起來,命宮女用竹籤慢慢將他捅死。

  韓信一世英豪,在戰場上斬軍殺將,威震四方,最終卻落得如此悲慘的下場,死於一群女流之手。

  這樣的結局確實令人唏噓不已。

  而此時,天幕中的這番說辭,倒是引起了他的興趣。

  鐵券本身就是一件物品,或者說是皇帝給予功臣們的一種承諾和象徵,也可以說是皇帝畫的大餅。

  真正神奇的,是持有鐵券的錢家!

  竟然歷經千年,還安然無恙!

  這本身就是最神奇的事情吧!

  ......

  【提及這丹書鐵券,不得不先從錢鏐這位傳奇人物說起。若要用「人傑」來形容他,恐怕都顯得過于謙遜。】

  【他去打仗,就能碾壓當時橫掃天下的黃巢。】

  【他治理水患,就被百姓們供成了「海龍王」。】

  【他去通商,使吳越地區成為千年以來的貿易繁榮之地。】

  【他給妻子寫了一句詩,就成了流傳千古的最美情書。】

  𝗌𝗍𝗈𝟧𝟧.𝖼𝗈𝗆

  ......

  蘇軾回憶起了他被貶為臨安通判期間,當地兒童總是傳唱的《陌上花》。

  「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

  當地百姓說,這歌詞背後隱藏著一段動人的故事。

  當初錢鏐的妻子每年春天都要回臨安老家。某年春天,錢鏐想念妻子,於是揮筆寫下了這封深情款款的信。

  他聽聞此事後,心中湧起萬千感慨。

  那首歌的旋律含思宛轉,聽之令人心生悽然,但又讓他覺得其詞鄙野。

  於是靈感迸發,揮毫潑墨,寫下了《陌上花》三首,作為這首歌的替代。

  生前富貴草頭露,身後風流陌上花。

  已作遲遲君去魯,猶教緩緩妾還家。

  當時打動他的,或許是那個「歸」字吧。

  ......

  【然後,他順手去平定叛亂,當朝皇帝就親自頒發了丹書鐵券。】

  【這鐵券上明確記載,只要不是謀反的大罪,錢鏐本人可免死9次,而他的子孫也能享受3次這樣的特權。】

  【錢鏐的一生都順風順水,這丹書鐵券對他來說,更像是一件收藏品,從未真正派上用場。】

  ......

  洪武年間。

  朱元璋對於天幕中關於錢鏐的描述稍顯不滿。

  錢鏐的厲害之處,遠不止於此啊!

  錢鏐曾效力於臨安指揮使董昌麾下,驍勇善戰,屢立戰功。

  當董昌在越州自立為帝,建立大越羅平國之際,錢鏐並未盲目追隨,甚至寫信規勸董昌,與其孤守一隅稱帝,不如當一個節度使,如此可保終身富貴,並勸董昌向唐朝謝罪。

  只是董昌並不聽勸,於是錢鏐請旨討伐董昌,以平定叛亂。

  因此,唐昭宗賜予他鎮海、鎮東兩鎮節度使的職位,並賜予他丹書鐵券,並恕其九死。

  後來錢鏐先後被唐朝、後梁、後唐封為越王、吳王、吳越國王。

  如此有勇有謀,有治國才智之人,在唐末那樣的亂世,卻都一直都沒稱帝,而是將吳越國治理得日益富庶。

  錢氏政權,也是歷史上難得的沒有昏君的政權了。

  這也是他好奇錢鏐的丹書鐵券,想要觀賞的原因。

  ......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轉眼就到了宋朝。】

  【先後有三位皇帝調閱了這個丹書鐵券,而後又很有禮貌的還給了錢家,順便還與錢家通了個婚。】

  【正因如此,當宋朝編纂《百家姓》時,錢姓便被排在了皇族趙姓之後,位列第二。】

  【時光荏苒,轉眼間來到了1369年,即洪武二年。】

  【太祖朱元璋也起了好奇心,調閱了錢鏐鐵券,而且這位洪武帝為了檢驗其上刻字的深淺,竟然抽出了佩刀,把第一行的最後一個「朔」字給刮去了。】

  【這一舉動,無異於為這份鐵券打上了一個獨特的「防偽標識」,大家去國家博物館看到這個鐵券時記得留意。】

  【當時朱元璋看完後很是感慨,只能說牛人都佩服牛人,所以朱元璋也很有禮貌的歸還了鐵券。】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