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攪局之人,居心叵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前朝幾位王爺的飲茶敘舊,並未持續多久。

  事實上,對於江南地區早已遠離朝堂中心的幾位閒散王爺來說,此行的目的達到之後,也沒有必要久留。

  在送別了幾位老兄弟後,武寧王劉新武便把自己關在了王府的書房內,獨自斟酌、消化著今日在朝堂內外所發生的一切。

  對於江南地區的三位前朝王爺,並未在新朝立後之爭中主動表態,要站在劉書君這邊一事,劉新武倒是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的。

  這幾人本就是在朝中沒了話語權的前朝遺老,乃是新帝陳懷安念及幾人,與其父陳破虜同為大新八大異姓王的舊情,才樂得讓幾人在新朝當個吉祥物,繼續保留其爵位和封號;

  對此,這幾位前朝王爺也是心知肚明。

  所以,在這新朝的朝堂之上,才會把自己的姿態放得很低,又怎可能去參與到朝中的爭鬥?

  令武寧王劉新武心神不寧,惴惴不安的是,今日在朝堂上禮部侍郎郭孝孺的那一番,針對皇上立後的言論;

  劉新武才不信,那「開歷史之先河,立東西宮皇后」的虎狼之詞,會是郭孝孺無意中在坊間所聽聞的傳言。

  儘管,在今日的朝堂之上,新帝陳懷安在聽到這一番言論之時,臉上的表情並無明顯的變化;

  但,與陳懷安打了那麼久的交道,幾乎是親眼看著他一步步從晉王世子,最終登上帝位的劉新武,卻是能肯定這事兒絕非空穴來風。

  十之七八,這新帝陳懷安還真有冊立東西宮皇后的意思。

  否則,他又怎麼可能遲遲未與書君大婚,又將那西域來的回紇公主月綺羅,從龍城晉王府接到這金陵皇宮之中住下呢?

  關於陳懷安和月綺羅之間的故事,劉新武也是有所耳聞的。

  那回紇汗國別有用心的老相國哈斯不惜以身入局,也要讓陳懷安背負上月綺羅的救命之恩,不就是想以此在新朝的立後之爭中,為回紇汗國的毗伽公主月綺羅爭得一線先機嗎?

  即便是在中原王朝上千年的歷史中,都從未有過異族女子被冊立為皇后的先例;

  可是,在武寧王劉新武看來,這初登帝位的新帝陳懷安,卻是完全有魄力、也有能力干出一些驚世駭俗之舉動的帝王。

  所以,新朝立後一事,劉新武也根本看不穿陳懷安的心思。

  而此時早已是九五之尊的陳懷安,也再也不是當初那個可以和他秉燭夜談的賢侄,更不會親切的稱呼他一聲世叔了。

  畢竟,君臣有別啊!

  但有一點劉新武很確定,那就是刻意散播皇上要「開歷史之先河,立東西宮皇后」的幕後主使,絕對是居心叵測之人。

  他是想把新朝朝堂之上的這一灘水攪渾,好從中漁利啊!

  從今日朝會上,在禮部侍郎郭孝孺奏請皇上,冊立書君為新朝皇后開始,再到以他劉新武的義子,幽雲十六州武將之首的劉子玉帶頭,紛紛向皇上奏請立書君為後之時;

  就不難看出來,那散播謠言的幕後主使的目的便已經達到了。

  想來也是,這新朝的第一次朝會中,前有兩路兵馬副元帥主動交兵權,算是給滿朝武將開了一個好頭,更是博得皇上一陣歡心;

  但,以幽雲十六州武將劉子玉為首的一幫前朝降將,卻是壓根沒有要把手上的兵權交還給皇上的意思;

  不主動交兵權表忠心就算了,偏偏還在接下來的立後問題上,齊刷刷向皇上請命,要冊立他武寧王的女兒劉書君為新朝皇后,這不是存心給皇上添堵嗎?

  平心而論,在這件事情上劉新武事先是並不知情的。

  𝗌𝗍𝗈𝟧𝟧.𝖼𝗈𝗆

  否則,以他的睿智,是絕無可能讓劉子玉等人這麼胡來的。

  上一次,幽雲十六州的文臣武將聯名上書,把立後的摺子都遞到了太后徐若雲的手上,最終不也是不了了之。

  那次過後,劉新武便在立後一事上,試探出來了新帝陳懷安的態度。

  想要以脅迫的手段,讓陳懷安冊立劉書君為新朝皇后是根本行不通的。

  更遑論是,像今日的朝會一樣,當著滿朝文武的面讓皇上下不來台,這反而是會更加招致皇上的反感,恰恰適得其反啊!

  現在好了,這幽雲十六州文臣武將三番五次的「逼、宮」行為,肯定會讓陳懷安在日後權衡朝中各方勢力之時,對幽雲十六州有所警覺和反感。

  而他劉新武,作為幽雲十六州文臣武將集團中德高望重的老王爺,又是在新朝立後之爭中的既得利益者;

  無論這一樁樁事件的背後,是否得到了他劉新武的首肯和授意,最終的「黑鍋」都得扣到他的身上。

  這可不是什麼好兆頭啊!

  一想到這兒,劉新武頓時覺得自己得抓緊做點什麼,儘可能的補救一下吧!

  「來人啊!」

  「王爺,你找我!」

  很快,劉新武便把隨行的管家諸葛雲生叫到了書房,當即吩咐道:「雲生,你馬上去一趟劉子玉下榻的客棧,讓他即刻來王府面見本王!」

  「現在就去!」

  「是,王爺!」

  看著管家諸葛雲生匆忙離去的背影,劉新武的心情終於平復了幾分,自言自語道:「希望這個劉子玉,別在給本王捅婁子了!」

  「誒——」

  又過了一炷香的時間,喝得醉醺醺的副將劉子玉,終於在王府管家諸葛雲生的攙扶下,來到書房面見武寧王劉新武。

  「父,父王!」

  劉子玉東倒西歪的向劉新武行禮問好。

  後者一看他這狀態,就知道肯定是喝大了。

  要換做平時,劉新武也許就讓下人扶他下去休息,喝醒酒湯去了。

  可今日之事事關重大,劉新武也只得皺著眉頭,硬著頭皮問道:「子玉,你這是喝了多少酒?」

  「不,不多!」

  劉子玉嘿嘿的笑著,道:「父,父王,兒臣,兒臣就是在客棧里,和咱們幽雲十六州的文臣武將喝的;」

  「請,請父王放心,在這金陵城內兒臣有分寸的,絕對不會在公眾場合發表有損我們幽雲十六州的言論,更不會做出有損父王形象的舉動!」

  別看這劉子玉喝了不少酒,但他還是大概能猜出來父王深夜召喚他至此的目的,應該是要敲打敲打他,讓他在金陵城期間行事低調些,這可比不得在幽雲十六州。

  所以,還不等武寧王敲打他,劉子玉便主動將自己的行程匯報。

  嗯!

  劉新武點了點頭,在客棧內和幽雲十六州的官員喝酒吹牛問題倒是不大。

  他又問道:「除了咱們幽雲地區自己的官員外,你沒有再和其他人有來往吧?」

  額——

  劉子玉遲疑了片刻,臉上的表情也明顯一滯。

  義父劉新武的這個問題,可是把他給問住了。

  原來,在今日的酒局最後,兩江總督蘇晨的特使,特意悄悄夜訪了劉子玉下榻的客棧,並且帶來了兩江、江湖總督蘇晨和姜寧的密信。

  劉子玉的酒,頃刻間便清醒了一大半。

  他在猶豫著,要不要如實將此事向義父劉新武匯報。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