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李向海家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向海是個敦厚的漢子,屬於缺嘴兒的葫蘆,也不會說什麼話,就張羅著讓連秋萍和李玉芳去做飯。

  李向海他娘張大翠,晌午的時候,就聽回去送飯的連秋萍說了家裡的事情。

  在回來的路上她就問李向海,這仨孩子以後怎麼辦,給安置到哪裡?

  她雖不是那狠心的人,但這個年月各處都天災人禍頻發、糧食產量少。

  雖然今年正在秋收,可是看著莊稼長勢就不行。即使過些天糧食打下來,也得先交了公糧,估計照這個產量,根本都不剩啥了。

  自己家孩子都吃不飽飯,可再養不了兒媳婦娘家的孩子了,實在是、家裡哪有那個口糧啊?

  連曉敏看到了唉聲嘆氣的張大翠臉色不好,心裡也明白是怎麼回事。

  不過現在剛見面,人家也沒說啥多餘的話,她也沒知聲,等找個時間,她跟姑姑說一下打算。

  姑父的妹妹李玉芳,是個有些靦腆的小姑娘,走路都輕飄飄的,應該是餓的。

  李玉芳穿著一件補丁摞著補丁的黑色衣服,她手裡牽著一個瘦小的小丫頭,頭上扎著一個小揪揪,這是姑姑的閨女小鳳兒。

  小鳳兒怯怯的看著連曉敏,又抬頭看看牽著自己的小姑。

  李玉芳把她往前推了推,她還是沒敢跟連曉敏說話。

  連秋萍走過來抱起小鳳兒,指著連曉敏給小鳳兒說:「鳳兒,這是你大舅家的姐姐曉敏,叫姐姐」。

  小鳳兒在娘懷裡,小臉兒貼著連秋萍的脖子,側頭好奇的看著連曉敏,糯糯地叫她:「結結~」

  連曉敏抓著小鳳兒的小手手捏了捏,開心的答應著:「哎,小鳳兒真乖!」

  連秋萍又說:「曉敏,這是玉芳,你倆同歲哈,可你得叫玉芳姑。」

  這時代各家各戶孩子多,有時候年齡差大,輩分高,不過東北這嘎噠不那麼講究這些。

  李玉芬笑著對連曉敏說:「曉敏,你就喊我玉芳,我喊你曉敏。」連曉敏也笑著點頭。

  其實李向海的爹媽一共生過七個孩子,但是養活的只有現在這一兒兩女。

  之前連秋萍讓連曉敏他們休息的屋子,就是李玉芳住的,李玉芳很爽快的說,她的屋子給曉敏她們先住,反正她樂意跟娘住一炕,她就繼續還住娘的屋子。

  做飯的時候,張大翠一臉惆悵的盯著煮飯的鍋,她家糧食袋子早就癟了,就等著秋收後能分點糧食了。

  可是她大侄子張勝利,就是三道溝生產隊的大隊長,張勝利他爹張長栓,也就是張大翠的親大哥,這老頭子前幾天偷偷告訴她一個聽來的信兒。

  說今年糧食產量太少了,交公糧上去後,就不剩下什麼了,他大兒子勝利天天愁啊,這分不了多少糧食可怎麼辦,全村80多戶可咋活。

  他們這是個大生產隊,人口不少啊,公社能給多少救濟糧也一點底都沒有。

  張大翠心想,現在親家家裡出事了,三個孩子流落到她家,不管怎麼說也不能不管。可是一家人一起扎脖兒還是怎麼地?

  看她老閨女瘦的跟一根柴火似的,小孫女才兩歲,更是跟著遭罪。

  要不是前些天,大閨女李玉芬和女婿汪寶柱,從大柳樹屯來了一趟,給拿來一小袋玉米面,說撐過了秋收再說,家裡現在就斷頓了。

  說起大閨女這婆家老汪家,是戶好人家,李玉芬性格潑辣,嫁了個比她還小三歲的女婿,老話講女大三,抱金磚,也沒誰挑這個。

  女婿汪寶柱,家裡兄弟三個,他是老大,性格也很敞亮,為人厚道。

  自打汪家兩個妹子也都出嫁了,汪寶柱三兄弟分了家過日子,兄弟妯娌之間都算比較和睦,沒什麼矛盾,就是都窮。

  公婆自然跟著大兒子家過,李玉芬也是上有老,下有小。嫁過去這十年裡,生了四個娃。

  娃子都還小,最大的大娃才9歲,二妮8歲,三娃6歲,最小的四娃今年才不到4歲,瘦的都跟小雞崽子似的,她家也缺口糧吶,都怕孩子養不活。

  雖說東北這嘎達,黑土地肥沃,比外省強一些,但這幾年也是不行,普遍吃不飽飯啊。

  張大翠一邊愁,一邊往稀玉米粥里又多加了兩瓢水,再放一大把切碎的野菜,用鏟子攪和著。

  面袋這裡最多還有兩三斤玉米面,吃到哪天算哪天吧。

  很快稀粥就熬好了,張羅著大家吃晚飯。粥盆端到院裡的桌子上,連秋萍擺上碗筷,呼喚連曉敏也來吃飯。

  連曉敏抱著小福,坐到飯桌前,看著每人一大碗精稀的玉米面兒野菜粥,心想這得加了多少水,可見這家裡是窮啊。

  小鳳和小福兩個孩子都是用著小碗,連曉敏端起一個小碗,用勺子先餵小福喝了一碗稀粥,她又端起自己那碗,嘗了一口,媽呀,真難喝,一股野菜的苦味。

  小福這小娃子剛才是咋咽的下去的呀?我的媽呀,真厲害。看他剛才還喝的挺香。

  連曉敏沒喝過這種東西,一個現代人自然是無法接受,可這年月的人,有玉米面野菜粥喝就不錯了,小福也是一樣。

  連曉敏此刻只能捏鼻子喝下去,還不能表現出來。

  看著在座的其他人,都是喝的噴香的表情,吸溜吸溜的喝粥聲音響著,讓她心中默默感嘆,貧窮歲月呀,要是沒有強大的空間,她可怎麼活?

  如果天天喝這種東西,估計死的心都有,可是別人卻連這也吃不上個飽,還當作珍貴的口糧呢。

  別的東西也沒有了,就一人一碗粥,大家都很快吃完。

  連曉敏看到小鳳捧著小碗,用舌頭在舔乾淨碗底的一點粥,舔了半天,那小模樣又好笑又讓人心酸。

  就這樣吃完晚飯,各自回了屋,連秋萍進了連曉敏她們這屋子,坐在炕沿上,拉著連曉敏說話。

  她詳細問了家裡一些事情的經過,連曉敏就又給姑姑細緻的講了一遍,姑侄兩人幾度哽咽。情緒穩定了一會兒以後,連曉敏看天色也不早了,趕緊把之前想好的話說給姑姑聽。

  她說:「姑,有個事想跟你商量,這次我帶著弟妹一路逃難過來的,雖然身無分文了,但我帶上了以前家裡存的兩根人參,這是家裡僅有的能值點錢的東西了,是以前爹和二叔他們在山上挖的。」

  她瞥了一眼連秋萍,對方有點愣住了,連曉敏把想好的話繼續說:「我想著現在到了這邊,能不能讓姑父想辦法去把人參賣了,我能在三道溝落戶,買或者蓋兩間房子,以後在這裡生活,養大弟妹。」

  連秋萍睜大眼睛,瞪圓了盯著連曉敏看,激動的說:「曉敏,真的嗎?你帶了兩根人參?這玩意兒聽說老值錢了!咱東北這嘎達山里也有,要看年份,你拿出來我去叫你姑父來瞅瞅,要是能多值點錢,以後你們三個孩子也有了著落。」

  【麻煩您動動手指,把本網站分享到Facebook臉書,這樣我們能堅持運營下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