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成王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參見王爺。」

  來的是成王貼身打雜的小太監保來,成王妃不太喜歡這個人,因著他滑頭又多嘴,總是充當姜雲如和成王之間遞信的鵲橋,成王日理萬機,有時顧不上太多,而姜家那邊的許多事都是靠保來的嘴傳到成王耳朵里的。

  保來行過禮後,看成王妃在屋裡,就沉默地縮肩不說話,顯是要旁人迴避的意思。

  成王妃只作看不到,傲然定在原地。

  她倒要看看,那姓姜的狐狸精,又要跟自己的丈夫說什麼。

  保來見狀,越發著急,偷偷給成王遞眼色。

  成王見成王妃故意喝茶掩飾,就是不肯順意出去。這女子之間偶爾吃個飛醋,成王並不討厭,想了想,便對保來道:「有什麼事直說吧,王妃不是外人。」

  成王妃得了他的話,便冷傲地盯著保來。

  保來只好道:「王爺,馮家小姐得罪了魁濟茶行的岳姑娘,被她告到官府去了,三小姐怕壞了馮小姐名聲,想求王爺出手,幫幫馮小姐。」

  不等成王開口,成王妃便道:「王爺是她再生的父母、救世的如來不成?她惹上麻煩要王爺出頭,她身邊人惹上麻煩,也要王爺出頭,是把王爺當冤大頭了麼?回去告訴她,她既然想進王府,就要恪守本分,謹言慎行,更不能跟什麼髒的臭的人來往,否則以後給王爺添亂了,她擔當得起嗎?」

  趁著成王不在永章,成王妃才算是能騰出手來,調查自己為何會被成王斥責,查來查去,就查到了馮家玉的頭上。

  姜雲如好拿捏,但馮家玉可是個刺頭兒。馮家祖上有一位直臣被載入史冊,馮家玉自詡繼承了先祖的硬骨頭,膽大耿直,嫉惡如仇,既護短又蠻不講理。

  身為成王正妃,她對姜雲如存了提防那是天經地義,卻被馮家玉三言兩語說成了妒極生惡,仗著自己是高門貴女、皇室兒媳欺負無所依靠的姜雲如,更惡毒的,竟還在背後說她生不了孩子。

  可以說,比起姜雲如,成王妃更厭惡馮家玉千倍,萬倍!

  她一向溫雅示人,但一聽到馮家玉有難都要找她的丈夫幫忙,她實在忍不住了。

  「王妃。」

  成王拍了拍她的手以示安撫,卻又關心起姜雲如所求來:

  「岳淺靈也在永章?那馮家丫頭怎麼會得罪她?」

  保來道:「奴才不知道,姜小姐只說,兩人三兩句話不對頭,岳姑娘就發了火,說馮小姐辱罵七皇子,讓京畿府把她給押走了。」

  「辱罵七皇子?呵。」

  成王冷笑,顯然是不高興了。

  「去,告訴京畿府,把馮家玉放了。」

  成王妃勸道:「王爺,您貴為皇子,更該以民為本,以律法裁決糾紛,怎可用自己權勢袒護任意一方,上行下效,這樣對您的聲望也不好啊。」

  成王笑著捏了捏她的臉道:「沒那麼嚴重,都是未嫁的姑娘,在衙門這麼待著也不好,何況人家犯的錯不值一提。」

  成王妃道:「您心愛姜三小姐,袒護她一些,妾身不說什麼,可您如何能把您的好處惠及她身邊所有人呢?您管她一輩子,難道還要管她身邊人一輩子嗎?我看,她就是來害您的。」

  𝐬𝐭𝐨𝟓𝟓.𝐜𝐨𝐦

  最後一句,她說得小聲,又飽含真情實感。

  成王失笑,扳著她的肩:「王妃。」

  「妾身自從嫁了王爺,處處謹慎小心,比從前在閨中還重視十倍,就是怕拖累您,被您的政敵拿去做了文章。去年我幼弟貪玩,去郊外走馬踐踏了農人的莊稼,我海家堂堂公府,不但賠了銀子,還罰我幼弟在田間勞作了整整一個月,我們可仗勢欺人了?可給王爺添亂了?」

  「當然沒有。」成王鄭重道,「你是最懂事最通情達理的,全天下只有你才配得上本王的正妃之位,你放心,你的地位永遠都不會變。」

  他這一句說得很認真,成王妃聽得出他說的是真心話,扭捏了一會兒後,到底不再阻撓。

  宮中的家宴,在場的只有禎和帝和他的后妃及兒女,衛晏洵終於見到了所有久違的面孔。

  禎和帝兒女不少,但成年的皇子僅有他、成王、宣王、恭王三個,其他最大的才十二歲,而被記在周皇后膝下的十一皇子還兩眸純真,虎頭虎腦,只顧著吃燒雞,抓得兩手都油滋滋的。

  大一點的,會好奇地偷看他,被他逮到,就一吐舌頭,收回了目光。

  恭王則一如前世模樣,寡著個臉,面頰消瘦,臉色青白,眼窩黑沉,他穿著半新不舊的親王袍服,舉著酒杯,一瘸一拐地走過來,低低說了一句「歡迎七弟回來」,一飲而盡,然後又回到自己的席座上,成了整個宴席的透明人,連未到的成王都比他更有存在的感覺。

  衛晏洵對這位五皇兄印象不深,只知道他因為身世的緣故,從來都沉默寡言。哪怕是親兄弟,衛晏洵上輩子跟他打過的交道,也不過才一二回。

  其中比較激烈的一回是因為姜雲如,那時他才與姜雲如確定下心意沒多久,偶然撞見恭王蠻橫地握著姜雲如的手,在強迫她什麼,而姜雲如反抗得很激烈。

  他當即就出手,一拳就把恭王揍得吐血,從那之後,幾乎就沒怎麼看見過他。

  永章曾有人戲言,這京城裡最不起眼的,不是破廟裡的叫花子,也不是倒夜香的糞夫,而是龜縮在恭王府里一年也出不來一次的皇五子恭王。

  甚至他叫衛晏什麼,大家都忘了。

  衛晏洵的餘光在恭王身上停留了一會兒,便轉移到宣王身上。

  宣王的眼神是最不加掩飾的,又或者說,他掩飾了,但做戲功夫不到家。衛晏洵都不必用眼看,就已經感到了密密麻麻針刺一樣的,落在自己身上的矚目。

  今生的宣王爬得比前世高太多了,前世因有他在,根本沒有宣王露面的時候,他不過是被成王捏在兩指間的權斗的棋子,指哪兒打哪兒,能走到今天實在不容易,說背後沒有高人相助,衛晏洵是不信的。

  重生者,是誰呢?

  入神間,宴席過半,殿外太監通傳:

  「成王、成王妃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