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雞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喝點高檔水還無所謂,我最討厭的還是那句話……」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李南君難得憤恨道:「絕對是本世紀最毒迷魂湯,不知來源,道理粗俗,可你一旦有了孩子,就不得不信。」

  沈鋒啞然失笑,好像記得三十而已的女主不惜賣掉各種奢侈品給孩子報馬術班?

  「按照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中產家庭標準是:年收入10~50萬元,有房有車能旅遊。」

  「而在一線城市的門檻更高。家庭年收入50萬以上,父母是高知、企業管理層或體制內人群,家庭年消費30萬以上,勉勉強強能稱得上中產。」

  「這種家庭的孩子必須就讀於優質的公立或國際學校,10歲之前就去過三到五個國家,英語、鋼琴、畫畫、舞蹈、游泳……」

  「中產不能滿足於標配。他們臉上永遠寫著三個字……」

  「不能輸!」

  沈鋒看著李南君遞過來的課程表,好傢夥,周一鋼琴、周二奧數、周三圍棋、周四英語、周五書法、周六畫畫……

  只有周日一天自由活動?

  忍不住吐槽道:「這也太誇張了吧?」

  李南君搖搖頭道:「學得太基礎了,不行不行。」

  「您不知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中產的地方就有鄙視鏈。在中產孩子興趣班鄙視鏈中,越冷門越砸錢越高貴。」

  「馬術>高爾夫>冰球>擊劍>棒球/美式橄欖球>花滑>網球>足球>跆拳道>羽毛球桌球>游泳>跑步」

  「體育永遠是精英教育的核心,因為在中產爸媽看來,運動不只是流汗,更是孩子人生路上的挑戰,是毅力與耐力的體現。」

  「在國外體育更被看作是規則意識、團隊合作能力的體現。要申請國外頂級名校,往往離不開小眾體育加分項目。」

  沈鋒恍然大悟,終於明白為什麼這兩年馬術突然火了!

  好像朋友圈沒曬過娃全副武裝在馬背上的照片,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中產。

  「哎,一節課500~1000塊錢,爸媽咬咬牙也能承受。但問題是如果只是周末騎著俱樂部的馬在室內跑一圈,頂多算個入門。」

  李南君感嘆道:「真要學到後面,租馬、買裝備、買馬、寄養……」

  「都是燒錢啊!」

  沈鋒冷哼一聲道:「但凡送孩子學馬術的中產爸媽有幾個看重的是結果?」

  李南君點點頭,首先馬術夠酷。別人問孩子有什麼技能的時候,琴棋書畫歌舞球,搞不好就要當場表演一段。

  唯獨馬術兩個字,從嘴裡蹦出來就贏了。

  別人除了驚嘆以外,永遠沒法讓你展示一下這個技能,裝逼值滿分!

  更何況能提高圈層,馬術圈子很小,能輕鬆地幫孩子篩選到高階層的朋友,自動屏蔽屌絲同學的騷擾。

  高爾夫、冰球和擊劍請了解一下。

  高爾夫入會費在十幾萬到幾十萬不等,學費還要另算;

  學擊劍的每次擊劍課50分鐘,穿脫衣服要60分鐘,讓孩子體會那種帶上頭盔拿起劍、向對手敬禮、一個攻步邁出去的儀式感;

  學網球的,為了激發孩子興趣,土豪家長甚至會直接約李娜一起吃飯……

  雖然還沒當爹,但沈鋒也明白很多爸媽當初報興趣班的初衷真是為了開發孩子潛能,可一不小心變成名利的角逐場。

  因為孩子的興趣班,是父母的眼界、能力和階層,是幫孩子構築自己的朋友圈,而興趣卻成了最不重要的。

  回想自己小時候,老媽也逼著曾經學過幾個月樂器。管風琴>豎琴>大提琴>小提琴>長笛>薩克斯>架子鼓>鋼琴

  二十年前學古箏的自帶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女氣質,現在只能淪為公司年會串場表演;

  十年前抱著吉他唱一首《董小姐》就可以追到心愛的女生,如今成為天橋底下藝人的飯碗;

  五年前學尤克里里的都是文藝小清新,可誰能想到如今自我介紹中提到都會被群嘲。

  而小提琴就不一樣了,當了二十多年王子,從未被輕慢。為什麼?

  一個是貴,一把發音健康音色優美的小提琴起碼三四萬。另一個是難,鋼琴再不濟也能彈個哆來咪,堅持學、考級曲子反覆練,也能過九級。

  小提琴你手把手教都不一定能找准調,培養出一個小提琴苗子需要的不只是money,更是運氣。

  當然近幾年比較火的樂器變成大提琴,可配樂可獨奏,數量稀缺,已經有鄙視小提琴的苗頭。

  看看人家歐陽娜娜。

  好容易說到這個話題,李南君趁機試探道:「老闆您小時候是不是特別擅長棋類運動?」

  沈鋒一愣,只能點點頭,含糊道:「學過一段時間圍棋」

  「我就說嘛!」李南君興奮道:「您這樣的高瞻遠矚絕對是下棋培養出來的!」

  「在棋類運動中,學圍棋的站在人類智力的巔峰鄙視一切,其他棋種都是膚淺的遊戲……」

  「那些學西洋棋的鄙視學象棋的只能跟老頭過招,沒有胸懷世界……」

  「什麼軍棋、五子棋、跳棋在前三者眼中根本不算棋,連個興趣班都沒有,就是一哄孩子玩具……」

  沈鋒見李南君滔滔不絕,暗自好奇薛丁格的中產能有多有錢?

  不只常規種類,近幾年,邏輯思維、機器人編程、樂高建構、兒童戲劇等新興興趣班如雨後春筍,挨個鞭笞著中產父母的錢包。

  曾經看過不少技能培訓項目的報告,一線城市文化課+藝術+體育的組合成為大多數家庭的養娃標配,18年月薪三萬撐不起孩子的暑假,19年直接跳變成八萬!

  課外輔導班不是在培養你的孩子,就是在培養你孩子的競爭對手。

  所有家長都不願意孩子在競爭中落後,仿佛教育就是一場遊戲,氪金才有勝算。

  不要小瞧任何一個在海淀黃莊騎電動車戴防曬帽+冰袖的中年婦女,不開家裡BBA的唯一原因就是怕堵車。

  因為時間就是金錢,600塊錢一小時的課,誰都耽誤不起!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