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運氣好,就是一種實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運氣好。思兔閱讀520官網www.sto55.com

  什麼是運氣好?在你願意回望的某一段時間內,一直在走上坡路。

  微小的運氣有偶然性,比如今天排隊買包子,到你這兒正好賣完,運氣確實差。但這種稀缺的壞運氣,不會每天落在你頭上。

  運氣是短暫的,時間拖得越長,運氣的力量越弱。

  假如以五年為一個節點,運氣好的人與運氣差的人,最大區別不是今天能不能買到包子,而是目標、規劃、定位與堅持。

  運氣好的人,都是對自己有清晰的定位,並且善于堅持的人。

  三分靠命,七分靠拼。

  記住:時間是壞運氣的克星。

  你輸在總是選容易走的路

  舊友從深圳回來,在我的咖啡館聊天,說到我們自己與這個多變的時代,她忽然悠悠地感嘆道:你人生的每一次重大選擇都是正確的。我反問她,你覺得至今為止,自己做過的最正確的選擇是什麼,她答得乾脆:買房子,去深圳。

  買房子的時候,她談了一個深圳的男朋友,感情正烈,答應幫她付房子的首付。她相中武大旁邊一個高檔小區,惶恐地下了定金,後來,她男朋友看到武漢的房產廣告,說寶貝,你買的是武昌區最貴的房子。

  她當時沒有固定工作,生活過得安逸而散亂,買了房子以後,整天在我面前叫嚷壓力大,然而,她整個人都不同了,開始認真寫稿,認真找工作。

  不久,她去深圳投奔愛情。去之前也是各種糾結,覺得她的根基人脈都在武漢,深圳那麼大的城市,有沒有她的容身之處?我毫不客氣地對她說,其實你在哪兒都是一張白紙。

  雖然男朋友後來還是分了手,她在深圳的工作機會卻比武漢多。幾年後,把武漢的房子賣了,在深圳付了首付,再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深圳的房價一個跟頭十萬八千里,她如今經常跟我們憧憬自己的退休生活。

  無論買房子還是去深圳,對於當時的她而言,都是非常艱難的選擇,意味著要走出安逸,承擔風險。

  縱觀我自己的人生,艱難的選擇不計其數(請原諒我放縱不羈愛自由),簡單說有三次。第一次是離開國企去雜誌社,第二次是離開雜誌社做自由寫作者,第三次是離開睡到自然醒的自由寫作者,做半夜爬起來寫稿的公號狗。

  離開雜誌社的時候,我已經是編輯部主任,與女報雜誌的同行聊天,他說,我們這裡,做到中層就很少辭職了。

  我去雜誌社不久,我所在的國企開始裁員,此時我父親「你為什麼要放棄安穩生活」的質問言猶在耳。在我離開紙媒,做了幾年自由寫作者之後,紙媒的大船開始傾斜、沉沒,別說中層,連高層跳槽轉行都屢見不鮮。

  我是一個有神奇魔力的人嗎?當然不是。

  講了這麼多,其實你們已經看出來了,無論我那位朋友眼裡正確的兩次選擇,還是我在她眼裡,每一次都正確的選擇,裡面有一個共性,就是在我們迷茫不知選哪一條路的時候,幸運地選擇了難走的那條路。

  每個人都嚮往安逸,安逸對年輕人而言卻可能是一個陷阱。某一天,你會發現,你想過的安逸生活其實是一條下坡路,你要求那麼低,卻還是沒有辦法維持它的水準,因為時代變化太快,在擁擠的潮流中,你不向前,就只有退後。

  向前、向上的路,通常是難走的,你會無數次想到退縮,無數次受到打擊,你像去鷹群里搶食的小雞,每一天都惶恐不安,害怕被吃掉,日子一天天過去,終於有一天,你發現自己變成鷹了。

  做公號的這一年,我經常有老娘不幹了的念頭。有時候剛按了發送鍵,腦袋裡就跳出一個好標題,恨不得用腦袋撞電腦。公號文章,標題意味著成功的一半。這種挫敗感往往會持續到想到下一個好標題為止,起初是三五天,如今我只給自己一天時間。我做飯時在想標題,做夢時在想標題,我婆婆跟我說話時我還在想標題,這次見面,她覺得我最大的變化,一是瘦了(太好了),二是不愛說話了,我當然沒辦法告訴她「隨時想標題」是什麼鬼。

  這一年,我頻繁地罵自己笨。不過,我的另外一個體會是,你經常罵自己笨,別人基本上就沒有什麼機會罵你笨了。

  經常有人問我,要離婚,要分手,要換工作,怎麼選。這是很難回答的問題,因為基本上這樣問的人,其實都希望選一條容易走的路,而在我看來,能夠真正解決他們的問題,開始新生活的,恰恰是那條難走的路。

  因為難走,你會調動所有的潛能,去克服遇到的困難,找尋自己舒服的點位,你受了最多的苦,也是最直接的受益人。

  難走的路,通常是上坡路,你不是俯下身子去撿那種生活,而是踮起腳尖夠那種生活。

  踮起腳尖當然累,還可能遇到拔甲之痛,但也只有這樣,你才能收穫理想的狀態,就是你曾經的偶像,如今是你的同事;你曾經賣不起的衣服,現在買了一件又一件;你曾經覺得做不好的事情,現在做起來就像左手摸右手。

  你的潛能遠遠比你對自己的感覺靠譜。

  我也為自己下過很多自以為正確的定義。比如我沒辦法在咖啡館寫稿,太吵;我沒辦法多線思維,一次只能想一件事;我沒辦法寫快稿,一篇文章要在肚子裡養成白胖子才捨得生;我不擅長說話,不擅長經營……現在,我的感受是,只有一件事我肯定做不到,那就是回到18歲,而且我根本不想回到18歲。

  「我不行」其實只是你退回去的藉口。你雖然不可能每一樣都行,但我們所遇到的大多數的選擇與難題,都是可以靠勤奮解決的,遠遠沒有到拼天分的地步。

  當你覺得自己做不好一件事,請問問自己,你有沒有做夢都在想這件事。如果你做夢都在想怎樣做好它,結果還是在及格線以下,你再認輸。

  時間如白駒過隙,「迷茫時,選難走的路」,是我送你的祝福。

  去過踮起腳尖夠得著的生活

  小意是我在咖啡館認識的客人,打扮時尚得體,事業有成家庭幸福,誰都不相信她是在一個小山村度過自己的童年與少女時代。

  最近她少女時住過的房子拆掉,她回家鄉帶回了一塊粉紅色的蕾絲窗簾。

  這是她小學五年級的時候,第一次去省城,用攢下的零用錢買的。回來以後,就掛在她的房間木格子小窗上。

  村裡的大人嘲笑她,花錢買這麼沒用的東西,既不遮光,也不擋風,還不如去吃一頓麥當勞。

  「那時候身邊的人,都比我實際。因為缺錢,每分錢都要花在最需要的地方。蕾絲窗簾不是必需品,但對當時的我而言,卻代表另外一種生活:超越溫飽,追求享受,講究美。」

  粉色蕾絲窗簾,是當時她能夠得著的公主夢。

  放學的時候,當她遠遠看到自己家破敗的土房窗口,飄動著粉色的窗紗,總覺得自己的人生與周圍的人是不一樣的。

  平庸的生活中,需要的只是一點亮光,一個夠得不那麼難看,卻又有點費力的目標。

  後來,她學了美術。那時在她的家鄉,幾乎沒人知道還有這樣一個專業。

  更後來,她開了自己的工作室。

  家鄉的那間土房,每年回去住一兩次,蕾絲窗簾日漸褪色,卻頑強地在微風中招搖,從村口到家裡的路上,一抬眼就能看到。她自豪地看著它,一個有著粉色窗紗的房間,是當時她能給自己的最好的生活。

  她生孩子的時候,事業剛起步,丈夫家經濟條件一般,所以,當她決定去住本市最好的月子中心的時候,一家人都反對。

  「這是我人生最脆弱的時候,我要力所能及地給自己最好的。」她對丈夫說。丈夫無奈地笑,說你這個人,總是心太高。

  在那個全市最高檔的月子中心,她與許多平時沒有機會見到的人成了病友兼朋友。

  中東富商的中國太太、高齡二胎的女企業家、城中最大餐飲店的老闆娘……她們中很多人,不僅成了她工作室的客戶,並且變成她的口碑——生意場上就是這樣,當你服務過城中名媛富姐,就變得值得信賴。

  「你這個月子坐的,用現在的話說,是心機婊。」我開她的玩笑。她認真地說,當時根本沒想到坐月子還能坐來訂單。

  「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給自己最好的生活,一直是我的人生準則。」她說,「我父母那輩人,永遠在屈就生活,家裡有能力蓋新房子的時候,因為要借點錢或者貸點款,就放棄了,覺得欠債睡不著覺。等攢夠了錢,3年過去,那些錢根本不夠蓋房子了。」

  我們總喜歡說童年陰影對一個人的影響,但童年陰影並沒有在小意的人生選擇中留下斑駁的傷口,反倒讓她避開了一個個雷區,產生一種強大的信念,即永遠不要成為父母那樣的人。

  她的父母,是俯下身去就生活,沒有壓力、沒有動力也沒有活力,卻始終活在生活的重壓下,走下坡路;而她,是踮起腳尖夠生活,有一點點辛苦一點點累,卻伸長脖子看到了遠方,變得更加挺拔自信。

  人最可貴的自信,是相信自己的潛能

  。俯下身子過生活的人,追求所謂的安全感,安全感卻離他們越來越遠,因為這世界變化太快,真正能給我們帶來安全感的,不是銀行的存款、穩定的工作,而是自己日益提高的能力與每一天的進步。

  踮起腳尖夠生活的人,永遠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給自己最好的人生體驗。只有見到最好的,才知道人是為什麼而努力,並不僅僅是錦衣玉食,也不是狹隘的奢華與享受,而是你在最好的地方,可以看到最好的設計、最優質的服務、五光十色的傳奇人物,這一切,拓寬你的視野,充值你的體驗,讓你覺得人活著是一件特別值得並且有意義的事情。

  哪些是踮腳可以夠著的生活?

  首先,無論衣食住行,在可以負擔與可以選擇的範圍內,永遠選最好的。

  人的活力是由更好的消費體驗得來的,不能亂花錢,但一定要敢花錢,當你覺得這件事值得投入,就不要想著節約,因為你節約的不是錢,而是在人生的經歷上偷工減料。

  其次,在更好的地方,才會遇到更好的人,在更高的平台上,才能有更好的見識。包括愛情。如果一個優秀的人與一個平庸的人擺在一起,一定要先跟優秀的人戀愛,無論結果如何。

  如果當初,COCO香奈兒女士選擇了富人家的男傭,赫蓮娜·魯賓斯坦選擇了舅舅介紹的農夫,就不會有今天的小黑裙與世界上第一支防水睫毛膏。雖然最終,她們並沒有與那些優秀的男人白頭偕老,但優秀男人為她們打開了一個王國的大門。

  HR品牌創始人赫蓮娜·魯賓斯坦說:「真實美就是經過美化的真實。」

  既要腳踏實地,又不能被真實打敗,就是踮起腳尖過生活。當小意在灰暗的歲月里,花掉所有的零花錢,買一塊蕾絲窗簾,她就戰勝了自己的真實,邁開向美與夢想前進的第一步,而正是這一小步,使她與鄰居的小紅阿麗狗蛋們區分開來。

  不是你是誰就配得上誰,而是你覺得自己配得上誰,你就是誰。你心目中的自己,值什麼樣的生活,你最終就會為自己配置什麼樣的努力。

  運氣好,也是一種實力

  十年前,L在一個偏僻的馬路旁開了一間小咖啡館,路旁邊是一些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紅磚建築,充滿異域情調。馬路是兩車道,很窄,晚上九點鐘就沒什麼人了。他一個人守店兩年,終於守來了第一批老顧客,才開始請員工。

  他做出名氣以後,也有一些人在他的店附近,租房子,開咖啡館、小清吧、特色餐廳。

  然而,這條街的生意一直不溫不火,很多店做半年就關張了。後來忽然來了一個神秘的女人,把那些生意不好的店都高價收了。

  第二年,這條街改成了歐式步行街,政府大力宣傳,成了城市名片。周末的時候,街上人來人往。曾經在這條街上開店,卻沒有賺到錢的人,看到L,說你小子運氣太好了。

  L卻說:「如果我堅持不了10年,哪有好運。」別人反駁他,那個在改造前一年收了店鋪的女人,總是運氣好吧。「她一定是知道內幕消息,這也是人家的能力啊。」L說。

  我喜歡L,經常去他的店裡消磨時光。L是一個完全不相信有運氣這回事的人,有時候我都覺得他太極端,跟他爭,怎麼會沒有運氣呢,運氣就是偶然性啊,如果你當初沒把店開在這裡,就算堅持20年,也成不了步行街。

  他直著脖子說:「開店之前的半年,我騎自行車跑遍了武漢三鎮,曬得像非洲人一樣,最後才選定了這裡,怎麼能說是運氣呢!」

  好吧,我承認你屬牛。

  雖然覺得L偏執,但還是喜歡跟他一起玩。與他相處久了,我也開始相信,好運是一種能力了。

  我們身邊經常有這樣的聲音,當某個人做成了一件事,一定有人說,他運氣真好。運氣,掩蓋了很多努力與判斷。其實如果你深入了解,不難發現,除了個別天上掉餡餅的特例,大多數時候,我們所說的好運,是慧眼、毅力、自我修為、管理能力的綜合表現。

  日本《生活手帖》總編輯松浦彌太郎高中肄業去了美國。不到20歲的無業游民,每天混在書店,慢慢發現了商機,將一些歐美舊書、舊雜誌,尤其設計類的專業書,帶回日本,賣給有需要的人。

  他慢慢在業界形成了口碑,當大家想要一本外文書卻找不到的時候,就會想到,找松浦那小子試試,他一定有辦法。

  27歲,他有了自己的書店,以販賣舊雜誌和專業書籍為主。一個高中都沒畢業的人,不僅成了書店老闆,其後還成為暢銷雜誌總編輯、暢銷書作家、美學大師。不了解他的經歷的人,一定會說,這個人的運氣實在太好了。

  他的書,我每一本都看了。他書里經常會寫到自己年輕的時候,在美國,吃了上頓沒下頓,迷惘無助,不知道明天在哪裡。然而,他卻沒有選擇把時間全部放在賺小錢餬口上,而是每天即使只吃一頓飯,也要餓著肚子去書店看書。經年累月地了解書店以及去書店的人,才讓他找到了商機,最後成了一個開書店的人。

  他人生光亮明媚的後半程,是在那些濃縮了人類文明的審美與智慧的書籍中萌芽的。一個高中都沒畢業的男生,在美國的花花世界中,能夠堅持每天以知識為伴,這是他異於常人的能力,也是他後來所謂的好運氣的基礎。

  我做娛記的時候,採訪電影導演張藝謀,當時他的《一個都不能少》熱映,我說魏敏芝這個貧窮山村的女孩,能成為謀女郎,運氣實在太好了,你怎麼看待運氣在成功中的作用。

  張導認真想了一下,說:「這麼多年我見過太多成功的人,他們給我最深的感受是,每個人成功都有他的道理。不成功的人,可能因為運氣不太好或者時機還沒到,但成功的人,肯定不是靠運氣好。」

  很少有人會跟與自己境況相差很遠的人比較,我們經常比較的就是朋友熟人,以前跟自己差不多,忽然發達了,所以「他就是運氣好」這句話脫口而出。

  持這種思維的人,很難成功,不是好運總躲著他們,而是他們缺乏理性判斷事物,分析自身不足以及他人成功經驗的能力。

  「運氣論」會使他們寬以待己、嚴以對人——自己的所有失敗都以一句「運氣差」作結,沒有進一步的反思與改進,他們就是那些傳說中,在二十多歲就已經死了的人。

  除了那些投胎小能手,運氣不過是一個脾氣古怪的老者,既不曾屬於誰,也不曾放過誰。何況即使投胎小能手,還有李天一跟王思聰的區別。

  迷信運氣會讓我們倒退,因為運氣摸不著看不到,太適合做擋箭牌了。它是我們放棄的藉口,後退的良藥。

  如果你迷信運氣,就容易抱怨命運。能力是我們可以掌控的,運氣則要靠天,你跟天較勁,哪還有勇氣去提升自己的能力,等待運氣的降臨?

  我甚至見過這樣的人:每天都在盼好運,運氣來了根本兜不住。他做了個網站,趕上了網際網路紅利期,卻沒有做大,看那些同期出生的網站,拿了風投,很眼紅。

  等做得好的網站都被投得差不多了,就有風投找到了他。那段時間,他意氣風發,出入都是有錢人的派頭,可惜好景不長,不到一年,錢燒光了,網站還是沒做起來。

  再見面的時候,他說:「我這個人運氣就是差,風投拿得太晚了。」

  你瞧,相信運氣的人,就是這麼自信。他們從不覺得自己的能力需要提高,態度需要端正,而是這個世界,永遠欠他們一個好運。

  究竟什麼是運氣?它是量變到質變的一個節點。這個節點到來的時間、方式,有很多偶然性,然而,如果你沒有能力選擇正確的起點、堅持不懈地進行量變的推進,好運永遠不會到來。

  所以,當你決定仰望星空,論談運氣的時候,先低頭看看自己走過的路。有沒有踏踏實實地培養自己在某個領域的能力、積累以及公信力,你的腳印是不是夠深夠直夠平整,能讓運氣之神在九霄雲外依然看到你。

  為什麼越努力越焦慮

  知微新買了一本故事書,名叫《別說你快點快點》。故事的最後一句是:「你等我嗎?我等你啊。」讀完這一句,我莫名感動。

  在大家都擔心來不及的世界上,還有沒有一個人,願意停下來等等你,甚至對於這個進擊的時代來說,你還敢不敢開口問,你等我嗎。

  自從開通問答以後,我更清楚地知道了我的讀者焦慮所在。

  除了問情感的,更多的就是二十出頭的年輕人,詢問自己的人生選擇。儘管是付費問答,有個姑娘還是連續問了三次。第一次問是否應該考研。第二次問是否應該從事自己喜歡,但別人認為沒前途的工作。第三次,是問她應該留在北京還是回家鄉。

  在她長篇累牘的焦慮背後,我看到的是一顆害怕來不及的心。本科畢業,22歲,未來的人生有許多機會,也會有很多的變化,但她顯然特別擔心現在的某個選擇,會讓自己掉隊落伍,影響一生。

  她不是孤例,無論在我身邊,還是網絡中,無論面對感情還是職業,人們如今最推崇的是年少成名、抱著孩子拍畢業照。張愛玲的那句「成名需趁早」被反覆演繹,變成了很多年輕人的人生信條。

  可是,年少成名這件事,是無數機緣巧合促成的特例。所謂機緣,一為機會,就是時機;二為緣分,是為運氣。

  而努力,是細水長流的改變,是由量變到質變,它可以讓你變得更好,卻絕不能保證年少成名。

  從年初開始努力工作的朋友,最近非常焦慮。覺得雖然領導對自己態度變溫和了,同事的讚美比過去多了,但這些變化給她帶來的成就感,遠遠不能填滿她內心的期待。

  另外一個小夥伴,終於決定相親了,卻備受打擊,覺得相親對象,無論她看得上的還是看不上的,沒有一個夠男神標準。

  「我努力了,為什麼還會焦慮?」

  因為你就是那個拔苗助長的人啊,享受的不是每一天的澆水與施肥,等待與期盼,不是那些微妙的越來越好,你只想看到秋收的盛大與輝煌,可是秋收並不會明天就到來。

  越努力越焦慮的人,只相信努力的力量,而無視時間的力量。

  人生漫長,在起點與終點之間,隔著很多份努力。我們總會懈怠,會迷路,會在上升的時候,遇到下坡。即使最勤奮與好運的人,有時候也需要等待。

  跑得快的,等機遇的到來;跑得慢的,等狀態的回勇。無論你付出多少努力,結局都不是急出來,而是等出來的。

  正處於風口浪尖的田朴珺,又被各種扒皮。當我看到她在2008年就認識王石的時候,還是愣了一下。原來,即使生猛如田小姐,也是在認識王石8年以後,才有今天。

  我不願以惡意猜測任何一個付出努力的人,無論她如今的姿態,是不是足夠好看。那些等待,對於當事人來說,才是最重要的經歷,是起點與終點之間,有血有肉的堅持,旁觀者只關心結局,或一地狗血,或一枚傳奇。

  每當我對焦慮者說,給自己一點時間。經常收到這樣的回答,我怕來不及了。他們拼命向前跑,仿佛耳邊有個聲音大喊:我不等你!

  命運不會這樣絕情,相反,它永遠會在門與窗之間,為你留一條生路。

  即使永遠奔跑的人,他們的人生又何嘗沒有錯過?他們錯過了孩子的成長,錯過了與父母的相處,錯過了一場風景,錯過了一次別離。

  不要急著問自己的第一桶金在哪裡,可以共度一生的人在哪裡。

  做想做的事,愛想愛的人,留在自己喜歡的城市,沒有哪個決定會定格你的一生。你的一生很長,即使到了40歲,依然有扔掉六便士,奔向月亮的機會。

  我的人生信條,是不要在焦慮的時候做選擇。所以我珍惜自己的心態,勝過機遇與選擇,如果不能平心靜氣地面對一個決定,我會選擇等一等,等風來,等天晴。

  如果你經常焦慮,就很容易陷入每一個選擇都出錯的狀態。

  選擇是要時間去養育的,沒有時間的養育,就像心急的種樹人,拔掉一棵種一棵,永遠看不到結果的樹。

  四季輪迴,只有堅持幾個秋天,才知道哪一棵樹上能結果。

  這註定了我們的一生,有一些時間會被浪費掉。如果沒有那些被浪費掉的時間,也就沒有最終,那株被時間養育出來的大樹。

  你等我嗎?我等你啊。若你以溫柔之態,如是對待生命的種種,命運必會以同樣的態度,對待瓶頸、厭倦時的你。

  想走捷徑的,最後都走了彎路

  朋友報了個健身私教班,一個月腰圍減了7厘米,我們決定跟她一起去見識一下。

  我們這些人,都是「先吃吃吃、然後減減減」培訓班的常客,管不住嘴,邁不開腿,偶爾發奮健身三個月,腰細了,腿有勁了,Angelababy同款連衣裙可以穿了,優雅綁帶高跟鞋也能駕馭了,然而胡吃海塞兩星期,一夜回到解放前。

  健身是最殘酷的事業,想要減肥不反彈,挨餓就不能間斷。

  可是,人的天性中就有愛幻想的基因。所以昨天,我們跟她去了私教的健身房,卻收穫了滿滿的失望。

  本來以為他掌握了獨門秘籍,結果發現他只是耿直:只招「聽話」的學員:晚上11點之前必須睡覺、低卡低脂飲食、每周至少上三次課,每次至少兩小時。做不到就請回去吧,我教不了你。

  當時,我心裡的OS是,如果我能做到這些,還幹啥要你教?

  所以今天早晨七點,我就去健身房打卡了。邊走跑步機,邊想幸虧沒報私教課,跑那麼遠花那麼多錢做的事,跟在家門口健身房一樣。

  大家都想做聰明人,不想做笨人,但只有走很多彎路以後,才明白原來抵達目標的路只有一條,就是自己之前瞧不上的。

  七月,我回老家,清理書架時發現許多高中的英語工具書,包括《中國人的第一本單詞書》《單詞快速記憶法》《創新方法記單詞》《這樣記單詞最省力》……

  百感交集,套用一個時髦的句式是:你看了那麼多技巧書,也沒有學好英語。

  高中時,同桌是英語課代表,我是英語學渣。我總覺得自己英語學得差,是沒掌握方法,一定有一本神奇的書,可以開啟我神奇之旅。所以,同桌背字典的時候,我在研究快速記憶法;同桌背課文的時候,我在研究怎麼記單詞最省力;同桌背句型的時候,我在研究學英語的創新方法。後來,同桌上了北外,我進了大學還是英語學渣。

  我曾經認真跟同桌探討,到底有沒有學外語的捷徑。她也認真地回答我:「功夫到了,一通百通,可能就是你說的捷徑;功夫不到,找捷徑是浪費生命。

  最近幾年接觸不少創業者,基本可以分兩大類。一種善於從最小的事情做起,充滿熱愛與激情,像養孩子一樣養公司;另外一種,善於從信息、人脈做起,每天都在找貴人拉投資,只動嘴、不動手,幻想借別人的力量壯大自己。

  他們知道很多高深的商業名詞,卻忘了一個最簡單的道理:只有站在同一水平線的人,才有機會合作。

  有些事情,的確有捷徑可走,比如餐廳爆滿的時候,別人在等位,你眼尖看到一個空位就坐了。這是小聰明,小聰明用在小事上。但凡關係到事業、家庭的大事,想走捷徑的,往往走了彎路,繞一圈回來,還得老老實實地以毅力加持天分,用堅持延續好運。

  愛情婚姻中,想走捷徑的人更多。以為找一個合適的人就可以一勞永逸,結果不出三年,對方就從合適的人變成了渣男。

  嫁給誰,是愛情的終點,卻是婚姻的起點,這是電影前傳與續集的關係,第一部得了奧斯卡,不代表第二部不會口碑撲街。

  結婚變得越來越難,同樣與太多人想走捷徑有關。結婚前千挑萬選,有時候難免挑花眼或者越挑膽子越小、顧慮越多。結婚這件事,不是把人選對了,從此王子公主就過上了幸福的生活,而是無論這個精心選擇的人,當初滿意度有多高,結婚後依然要面臨經營與磨合的問題。

  每一個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雙方彼此坦誠、包容、讚美;善於學習、反思;不斷刷新自己對於婚姻的認知,堅持去愛,努力去愛,不管能不能白頭偕老,都要有白頭偕老的決心……

  幸福的婚姻三分天註定,七分靠經營,無論你遇到誰,都沒有捷徑可走。

  相信捷徑可以通往成功的人,失敗的時候,經常嘆息運氣太差。可是,生活不是博彩,運氣從來不是大哥,每一個好運的人,都是在簡單的道路上,堅持前行的人。

  如果你自認為聰明、努力,卻經常被生活打臉,給你三條建議。

  你可以「不走尋常路」,但只有不尋常的努力,才配得上不尋常的創意。

  沒有一種答案可以解決所有問題。生命是一個積累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在這個複雜而龐大的體系中,尋找總開關註定徒勞無益。無論你多牛,生活在你面前依然是一團亂麻,你要有足夠的能力、耐心、技巧,一一解鎖。然後,調整表情,露出白牙,迎接下一團亂麻。

  你與傳奇之間,隔的不是運氣而是堅持。把一件簡單的事做到100分,一次是小事,100次就是大事,1000次可能就是傳奇。你看到是別人的第1000次,所以誤解有一條路,能從零直接跨越到1000,大部分傳奇就是這麼來的。

  做大事就是要衝動

  周末遇到過去的同事,說起最近武漢的房價。

  「你買第一套房的時候,不到八百塊錢一個平方吧?翻十倍不止,財商真高。」朋友說。

  財商這事兒跟我真沒有半毛錢關係,我清晰記得當時買房的情形。

  當年我供職的單位是家大企業,雖然取消福利分房,大家還是有福利房可住。每個年輕人結婚的時候,都會有一個自己的窩。但那窩是什麼樣的呢?上世紀60年代的紅磚樓筒子樓,家家戶戶把煤氣爐安在走廊上,衛生間也是公用的。

  這樣的房子是起步,隨著工作年限、級別的上升,住房條件會慢慢改善,最終,住進兩居室,三居室。不過熬到那時候的,都是中年人了。

  有個同事比我早畢業幾年,剛生了孩子,在十幾平方米的空間裡,擠著他們一家三口,還有來照顧孩子的丈母娘。我去的時候,丈母娘正坐在沙發上準備洗腳,燈光昏暗,我進去一腳踹翻了她的洗腳盆,水灑得滿地都是。

  那一刻,我心裡有個聲音喊,這不是我的生活,我不要。

  買房的時候,很多人勸我。住上單位的兩居室只是時間問題,花這個冤枉錢,多傻啊。

  我沒有什麼道理能說服他們,只有一個信念:絕不能讓自己的孩子出生在沒有廚房廁所的房子裡。

  當天看房就下了定金,房子唯一的優點是離單位近。

  後來房價上漲,人人都當房奴的時候,每個人都說我聰明,有眼光,我倒覺得,我可能比他們傻一些。

  一個理由就可以支撐我做一個重大的選擇。而很多人,喜歡左右權衡,喜歡萬無一失,考慮再三,還是會放棄。因為世界上哪有什麼萬無一失,怕失敗的人永遠得不到成功。

  我還在著名的雜誌社工作過,兩年就辭職了。那家雜誌社因為待遇好,很多人做十年二十年,儘管每天都在抱怨,還是不願意走。

  導致我辭職的也是一件很小的事。

  與老總在北京出差,我陪她去買護膚品,她買了兩套,發票開的是她家先生的單位。導購小姐按規矩給了她一些試用裝,她卻軟磨硬泡想多要一些。

  「你看,這小姑娘幫我拎東西,總得給人家一套試用裝吧。」她指著我說。

  那是我一輩子忘不了的尷尬時刻。

  導購只好又給了她一些,嘴角帶笑,眼睛裡卻藏不住鄙夷。她伸出手指頭,從裡面挑出最小的一盒,遞給我。我連忙扔回她的手提袋。

  那一刻,我就決定,絕不在這樣的人手下做事,無論她的業務能力多強,辦的雜誌多麼暢銷。

  朋友覺得我太衝動了,實在不行可以換個部門啊。

  那位老總在這家雜誌社做了15年,從接熱線電話的編輯做到高管,我相信這樣一個人的身上所體現的就是這家公司的氣質。

  如今雜誌社江河日下,跟我同期入職的同事,誇我當初有遠見,如今他們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其實並不是我預見了雜誌社的今天,而是我更尊重自己的內心。我爸經常指責我,你是公主病,別人都能忍,你就不能忍。

  可是,我憑什麼要忍。

  雖然我常常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但我很知道自己不要什麼。我不要委曲求全,整日抱怨,我不要看著自己每天忙忙碌碌、努力上進,卻過著不快樂的生活,跟不喜歡的人在一起。

  有些人覺得人生的重大的選擇,應該有浩大的理由,我卻覺得,越是重大的選擇,理由越是簡單直接粗暴。

  要不要過這樣的生活,每個人心裡原本都有答案,是理性的分析,慢慢磨損了那個正確的答案,使我們變得與大多數人一樣,為了生活而忍耐,為了生存而低頭,其實你不忍耐也死不了,抬起頭也可以活得好。

  一個女生,覺得男朋友不適合她,在一起不快樂,本來應該轉身就走,她卻開始理智分析,一分析問題就來了——單身女生這麼多,離開他萬一找不到別人怎麼辦;據說中國90%的婚姻都是湊合的,我與其再找個人湊合,不如跟他湊合……

  人腦中有一個區域是專門負責「解釋」的,所謂理智的分析,其實就是為自己的軟弱找藉口。

  我一直是個大事衝動的人。一切讓我覺得沮喪、沒有尊嚴、突破底線的事,我都會毫不猶豫地逃離。很多人在這樣的時候,會問一個問題:你不想要這種生活,但你想要什麼樣的生活?

  抱歉,我答不出來。

  想要什麼樣的生活,是特別難回答的一個問題。無論你描畫出什麼樣的未來,旁人幾個反問就可以輕意滅了你的熱情,於是你被扣上幼稚、不成熟、異想天開的帽子。

  其實我幹嗎要知道未來是不是比現在好,如果當下的生活是一種忍耐,我要解決的就是不再忍受,而不是一定要知道明天會更好。

  未來更好還是更糟,誰說了都不算,只有去實現才知道。

  不要相信現在不開心,忍到最後就會開心。忍到最後只會心死,不再介意什麼叫開心,什麼叫夢想,什麼叫熱血。

  有一句西諺是,小的選擇靠經驗,大的決定靠感覺。

  小事尊重自己的理智。買哪件衣服、去哪裡吃飯、看什麼樣的書,研究時裝雜誌、上大眾點評、看豆瓣評分,做足功課就可以最大限度避免選擇失誤。

  大事遵從自己的內心。為不喜歡的事情而含辛茹苦,為不喜歡的人而強顏歡笑。這樣的經歷,出現在我們18歲以前,是磨鍊意志,18歲以後就是苟且偷生。

  我們要在生活中盡最大可能保存的,不是一張飯票、一段關係、一種穩定,而是自己的熱愛、熱血、激情與尊嚴。

  又窮又閒,再年輕有什麼用?

  人在二十幾歲的時候,特別容易迷茫,因為想法很多,世界卻太小。

  去年我參加一個產品發布會,在武漢最有格調的書店裡。有個二十出頭的姑娘,是書店的宣傳策劃,住在我家旁邊。活動結束後我們一起步行回家。她說這家書店格調高,名氣大,不愁招不到人,所以薪水很低。

  我愣了一下。因為她租的房子差不多是全市最好的地段。「那你靠家裡補貼嗎?」我問。「不,我還有一份兼職。」她用手抓了一下短髮,很酷。

  她工作的書店離我家很近,我們經常碰面。有一天她約我去她兼職的地方。是一個位於黃金地段的小咖啡館,人流量很大,生意很好,她像機器人一樣不停地做產品。打烊後,我們一起回家,她累得不想說話。我忍不住問:「你不喜歡這份工作吧?」

  「但能賺錢,這很重要!我24了,不能再找家裡要錢。不管有什麼想法,都要等賺了錢再說。」

  她是我看到的二十幾歲,特別有目標、特別不迷茫的人。但她的目標卻一點兒也不遠大,就是簡簡單單的「顧好自己」。

  二十幾歲,你顧好自己就是對世界最大的貢獻。怎樣顧好自己?最重要的是賺錢養活自己,如果再能有個夢想就更完美了。

  創業者Sandy也跟我講過她年輕時的故事。

  那時候她剛畢業,學醫科的,進了高校醫院。高校醫院,聽上去很美,其實很窮並且很閒。「又窮又閒的時候,人真難過啊。上班,覺得這份工作是養老的,二十幾歲就離退休不遠了。下班,只能回家睡覺,因為出門就要花錢。」

  Sandy最迷茫的時候,總懷疑自己得了抑鬱症。直到有一天,她看到一個蔡瀾的訪談,蔡瀾說他人生的轉折,是從學會花錢開始。之前總覺得人生沒意義,賺錢也沒意義。直到他第一次去吃米其林餐廳,感覺特別幸福,高興了好幾天,才意識到,賺錢的意義在於花錢。主持人問,那年輕人沒錢怎麼辦?「去賺。打一份工不夠,就打5份工。

  以前,Sandy總安慰自己,錢與快樂無關,如果你有錢的時候可以快樂,沒錢的時候一樣也可以。但那一天,她忽然想到,也許錢與快樂的確無關,但努力去賺錢這個過程,與快樂一定有關。

  她開始憑著專業背景,學習美容技術,下班後上門為顧客做護膚。美容事業一天天做大,她的銀行戶頭裡有了存款,每年也知道買一塊金子取悅自己、順便保值。27歲,她開了第一家美容院。

  30歲,Sandy已經有兩家美容院,並且投資了一家書店。開書店,是她在讀書的時候就想做的事。「24歲的時候,我不知道怎麼通過自己的興趣賺錢,只能迎合市場;30歲,我終於可以對市場說不了。就算這家書店不賺錢,我也養得起。」Sandy說。

  我們總以為年輕的時候,有更多的可能,其實是賺錢以後,才有更多的可能。

  年輕時,擺在你面前的那些可能性,都是假的。因為年輕,你還有時間,失敗得起;因為年輕,家人還願意掏腰包為你的夢想買單;因為年輕,穿便宜一點、過寒酸一點也沒關係。僅此而已。

  年輕的時候,如果你沒有選擇自律,從力所能及的技能開始,努力去賺錢,而是由著性子揮霍青春,一定要找到喜歡的事情才開始努力,很快就會被現實打得鼻青臉腫。從眼高手低、有夢想沒行動的年輕人,變成迷茫、抱怨命運,好像全世界就你最倒霉的憤青。

  我有兩個喜歡花藝的朋友,一個開了花店,一個在家玩花藝。兩年過去,開花店的已經成了花藝大師,作品結集出版,我遇到任何不認識的花草,微信敲她一下,她立刻告訴我名字。而玩興趣的,還是當年的樣子,甚至連當年都不如——因為她對這件事,已經沒有當初那麼喜歡了。

  千萬不要高估喜歡的力量,無論對人、對物、對事,只有這種喜歡能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我們才可以不斷堅持、不斷深入,把簡單的興趣變成夢想,甚至信仰。

  二十幾歲,是人生最重要的增值期。不要把它浪費在迷茫、糾結與尋找喜歡的事情上。

  你不知道自己喜歡做什麼,是因為你嘗試得不夠多;你不知道自己的優勢在哪裡,是因為你還沒有真正努力過。只有經歷了努力與挫折,你才能明白自己的痛與愛。

  人生,不是躺在家裡就能想明白,聽人生導師講成功學也沒用。

  三十歲之後的人生可能性,取決於你在二十幾歲的時候,有沒有努力賺錢。努力賺錢,不僅僅是為了錢,而是你所有的成長,只在努力賺錢這個動力支持下,才來得更快、更猛、更有力量。

  順其自然從來不是你敷衍人生的藉口

  每年年初,我會做一張表格,列出自己最喜歡的詞與最不喜歡的詞。

  在我看來,它比新年計劃有用。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快,何況對於按部就班生活的人來說,每年要做的事其實差不多,區別不在於事情本身,而是態度與心境。

  把喜歡的詞與不喜歡的詞列表,你會發現自己面對生活的態度與心境有哪些變化,為適應這些變化,你的目標應該有什麼樣的調整。無論多麼宏偉的新年計劃,最終需要關照的永遠是我們的內心,只有內心與行動一致,你才能以悅己的態度做好每一件事。

  今年,我最討厭的詞是順其自然。而在20歲初頭的時候,這是我最喜歡的詞。與男朋友吵架,閨密讓我去溝通,我說「得之我幸,失之我命,順其自然吧」,結果真的「失之我命」了。去應聘廣告公司,面試的時候堵車,我眼睛一閉,順其自然好了,結果真的遲到了。

  可能在高中,雞血打多了。讀大學以及大學剛畢業的幾年,總覺得順其自然是一種灑脫的生活方式。結果順其自然地混到30歲,忽然有一天睜開眼睛發現,公司要倒閉了,而自己連一技之長都沒有。

  為生計發愁的時候,我媽寬慰我,別擔心,船到橋頭自然直。可是,你得先拼命把船劃到橋頭才行啊。

  我喜歡過王菲,她那副愛誰誰的樣子,似乎永遠在說,急什麼,船到橋頭自然直。用我朋友小娟的話說,天后命太好了,至少有兩百斤重。

  幻樂演唱會車禍以後,我認真研究了天后的履歷,發現她現在雖然吃老本,但年輕的時候,也曾經真的很努力。剛到香港,她的粵語英語都不靈,雖然天生好嗓,但跟經紀公司鬧解約,負氣出走美國,也不是隨隨便便學個服裝設計,而是進修音樂方面的相關課程。

  一個人成功以後,可能會製造一種順其自然的假象,顯得一切毫不費力,這樣才與眾不同。其實人生的每一步,都是九死一生,哪有什麼順其自然?

  現在,只要聽到有人說順其自然、不必強求,我內心的OS就是,你輸定了。比較好看的認輸姿態,就是丟下一句順其自然,然後淹沒於茫茫人海。從大的事業到小的生活,沒有什麼靠順其自然就能成功。一切的好,都是強求,強求得來,是成功;強求不來,也自有收穫。

  順其自然與好運氣一樣,是強者的謙詞,弱者的藉口。

  清唱咖啡對面有間特別紅火的飯店,老闆沒事就躲在我們店裡算成本、研發新品,連新菜單都是自己一個字一個字地敲,經常在電腦前一坐就是一天。偶爾,我在他的飯店碰到他,他總是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記者的採訪稿里,描繪的也是一個文藝男青年如何隨隨便便就玩大了一間店。

  人們對於辛辛苦苦獲得的成功總覺得沒有神秘感,所以永遠有人告訴你,我邁開了第一步,順其自然就到達了山頂。這是宣傳人設問題,有人賣苦就有人賣甜。

  當你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就會明白,現象是萬花筒,以奇取勝,本質卻永遠單調枯燥,沒有捷徑,沒有傳奇。

  只有你完全不在乎的人與事,才能用順其自然這麼糟糕透頂的態度去對待,略微有價值的情感、目標、人際關係,都不應該順其自然,包括你自己的性格。

  順其自然,不僅讓你的人生走下坡路,還會讓你的生命失去活力。人的幸福感,是從微小的成功與慢慢的變好中獲得的。生命的活力同樣來源於那些小的成功與改變,你堅信生命價值的時候,就是那些你以為做不到的事情,最後卻做到了的時刻。這種時刻,艱辛的過程會變成滿天絢麗的煙花。

  80歲以後再說什麼順其自然吧。也許對於我們這代人,即使80歲,也沒有機會順其自然。谷歌首席未來學家雷·庫茲韋爾預言,人類有望在2029年開始永生之旅,醫療水平與生物技術的發展,至少會讓人的壽命達到150歲。

  凡事努力爭取,即使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也能拓展你的體驗與能力,產生失敗的美學。一個充滿活力的生命,一點一滴地克服原生家庭的影響與性格的缺陷,一步一步地接近心目中那個最好的自己,一分一秒地與懶惰、灰心喪氣鬥智鬥勇,無論結果如何,都是一部好看的勵志電視劇,而你,也是自己生命中的金三順。

  記住,世間一切的美好、成功、順利,都是強求來的,無論你命有多強,順其自然走的永遠是下坡路。

  強大的人,會做自己的驅魔師

  經常來咖啡館的一個女生,上周忽然告訴我她單身了。她的孩子只比知微小一歲,上次一起玩的時候,她還是歲月靜好、家庭美滿。也就大半年吧,她的生活打碎重建,我卻一點都沒看出來。

  她說她走過了一段漆黑的路。

  「離婚這事兒,不管誰提出來的,都是傷筋動骨。不說感情吧,僅僅習慣的割捨就夠讓人崩潰了,還有財產的分割,孩子歸誰等很多雜事,都要硬著頭皮去解決。」她說前段時間,每天睜開眼睛第一件事,就是給自己打氣,尋找開開心心活著的理由。

  我們當然希望一生平坦,然而人生的很多時候,你會忽然覺得孤單無依。他人的理解與安慰都不能撫平你心中的焦慮,未來的不確定感像一個巨大的陰影,飄浮在你的眼前。這時候,你需要自帶一片晴朗的天空。這片天空是你應對強大命運的法寶。無論命運將你推向何方,你都有能力在夾縫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片刻安寧與晴朗。

  這樣的晴空萬里,不隨天氣預報而改變,也不會被任何人奪走。它是你喚醒快樂的密碼,是你為自己建造的一道防火牆。

  自我意識越強的人,越容易擁有這片晴空。

  就我自己而言,情緒陰天的時候,會選擇自私一點。我相信一個生活在烏雲下的人,不可能也沒有義務去給別人帶來陽光。當烏雲蓋在頭頂,我會把自己擺在世界的中央,做讓自己快樂的事,找到自己的晴空萬里。

  這時候,你需要坦誠地面對自己的問題——脆弱、低迷、狀態不好。我會對家人預警:我在低氣壓,不要惹我。我會對工作夥伴說,要討論的事情留到明天。我會跑去最近的花店買一枝花,點起香薰蠟燭看一本閒書,我會去健身房流汗或者跟寵物玩。在這種時候,不要試圖去修補與誰的關係,更不要輕率做決定——當你覺得命運不公,當你受了挫折與委屈,用理智去解決難題,然後充滿感情地討好自己。

  不要向任何人討要公平,更不要懷疑自己的運氣。如果你能在任何時候,都有辦法驅散頭頂的烏雲,無論是他人還是命運,都奈何不了你。

  我們總希望自己做一個強大的人。強大,是從內心開始的。不是你賺了多少錢,擁有什麼樣的職位,就一定可以強大。我見過賺很多錢,卻整天與家人吵架的;也知道有人企業做得很大,卻心理抑鬱。強大,是從你開始懂得做自己的驅魔師開始的。

  每天花一點時間與內心面對,靜下心來體味與思考那些微小的快樂。你可能考了很多證書,學了幾門外語,卻忽略了一種能力,即在起伏的命運中,要有辦法讓自己變得平靜,並且找到那些微小、獨特而有質感的幸福。

  這些不為人道的開心,無法曬在朋友圈裡的滿足,才是你所擁有的晴空萬里。不是你成功了,就一定會快樂,而是無論在什麼時候,你都可以擁有快樂,然後才談得上成功與強大。

  躺在家裡不會遇到好運

  我朋友圈裡的一個女生,活像電視劇一樣。剛認識她的時候,她在日本的一間料理店裡幫忙,放棄了上海穩定的工作。加了微信以後,發現她今天在京都,下周又去了北海道,追尋日本美食的腳步,有時候與店主談得投緣,就去幫忙,人家管吃,她不要錢,學幾招廚藝。

  她想開日料店,因為投資大,放棄了。後來又去了印度、肯亞。我知道她不是白富美,有時候為她揪心,不知道她什麼時候能上岸。

  有一天,她忽然發微信給我,說她來武漢了,在地質大學學習珠寶鑑定。第二年,她開了微店;第三年,有了南京的實體店,專賣非洲的蜜蠟、瑪瑙。我說你運氣太好了,隨便就玩出了兩家店。

  「我一直在路上找機會啊。」她笑嘻嘻地說。

  做白領的那幾年,她是一個標準的宅女。生活單調無聊,工作早早碰到了天花板,想要改變,卻真是「晚上想想千萬路,白天繼續走原路」。

  「那段時間真的很懈怠,戀愛都懶得談。直到有個同學來上海玩,住在我家,看到我的生活狀態,嚴肅地說,小秋,你躺在家裡是不會遇到好運的。」

  從那以後,每當她在家裡焦慮萬分的時候,就想到朋友這句話。她逼自己走出去,先是報了日語班,也不知道目的是什麼,只是看同事中有人在學,就跟著去了。然後找機會,去了日本。

  開始的幾年,基本處在做什麼都不行的狀態。收入沒有以前高,雖然見了很多世面,但也只是自己覺得自己更好了,並沒有帶來人生的轉折,更別提收益了。

  直到去肯亞的飛機上,遇到了現在的合伙人,她的好運才真正到來。

  小秋說人生就是這麼奇妙。那些兜兜轉轉的彎路、挫折與失敗,當初只覺得鬱悶沮喪,直到有一盞燈,忽然點亮的時候,你才意識到之前在黑暗中穿行,是為了遇到今天的光亮。如果沒有那些經歷,你也抓不住今天的光。

  三年前,我在職業瓶頸期,決定開一間咖啡館。當時我根本不知道咖啡館能帶來什麼,只是覺得一來自己喜歡,二來投資不大,三來最不濟也能帶來一些寫作素材。

  當時很多人覺得我草率,但我知道自己必須行動。在家裡寫作十年,已經被掏空,有時候寫著寫著,就很絕望。

  咖啡館,我開得不算成功,然而通過這件事,我發掘了自己寫作之外的潛力——原來我口才不錯,主持讀書沙龍,從開始的如履薄冰,到後來的輕車熟路;原來我還可以做生意,開始不好意思收朋友的咖啡錢,直到有朋友罵我蠢,說如果不收錢,他們再也不來我的店,我才知道,做生意要大大方方,只要你努力提供最好的產品,賺錢是應該的。

  走出在家寫作的窄門,我的眼界變得開闊,機會越來越多,好運越來越多。

  經常有人跟我談規劃,談很多次,我說你先做吧。他們就不高興,覺得我敷衍,根本沒有談出什麼結果,就讓人家做。

  其實我真的不知道能談出什麼樣的結果,如果連最開始的那一個原點,你都走不出去。

  我們的起點都很低,不可能有一個完美的計劃,直指成功;我們像小樹一樣,一圈一圈地畫自己的年輪,只有走出第一步,哪怕失敗了,你才知道第二步該如何走。

  2017年,團隊的小夥伴,一個考了在職研究生,一個在學法語,另外一個跟我去了趟台灣,回來報了攝影培訓班,立志下次把我拍得又美又瘦。

  「你說我學法語,對工作有用嗎?」準備學法語的L問我。

  「別想了,去學就是。」這是我的答案。

  人類的想像力是有限的,世界卻是無窮的,你永遠不知道自己邁出這一步,會遇到什麼,所以我更喜歡那些想做就做的人。

  去做吧,躺在家裡不會遇到好運。

  我們絕大多數人的人生,根本上升不到拼決策的層面,而是在拼行動力。行動力強的人,遇到的失敗也多,所以你常常看到那個躺在家裡的人,嘲笑去行動的人,你瞧,失敗了吧?

  三五年後,躺在家裡的人依然躺在家裡,而走出去的人,雖然沒有抵達他最初想要到達的地方,卻陰差陽錯地遇到了別的機遇,開啟了規劃外的精彩人生。

  原來,人最可怕的不是遇到失敗,遇到失敗至少證明你曾經接近過成功,最可怕的是什麼都遇不到,一年與一天沒有區別,十年與一年沒有差異。

  怕麻煩的人,過不了好生活

  柚子去過很多國家,墨西哥自駕、芬蘭住冰屋、峇里島潛水……她像一本活的旅行指南,跟她在一起很長見識。

  很多姑娘都想做有見識的人,不可否認,旅行是特別好的增長見識的機會。然而去同一個地方,跟團游所獲得的知識與見識,與像柚子這樣精研攻略,自己規劃旅遊線路,連只有當地人才知道的老燈塔,都能被她從谷歌地圖上找出來,是完全不一樣的。

  跟團游,我們只是帶上放鬆的心情,往往根本記不住玩了什麼。而柚子,是從決定了去哪兒的那一刻起,就開始一場漫長的學習與探索。她的每一次旅行,都是密集的技能短訓班。通常提前半年確定旅行線路,著手準備。訂最便宜的機票,最有特色的民宿酒店,了解目的地的風土人情,考慮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目的地的資源,豐富自己的人生體驗。比如去法國參加一個糕點短訓班,去峇里島考潛水證,去日本學園藝。

  有一次我去找柚子,她正在搶半年後的特價機票、預約米其林三星餐廳。通過各種軟體進行比對,像搞科研一樣。我不禁感嘆,你可真不怕麻煩啊。她說,當然了,怕麻煩什麼事兒都干不好。

  我身邊有另外的朋友,逃離北上廣,去雲南追求品質生活。我問她是不是沒事兒就發呆,她說我每天都很忙。

  她租的房子就是普通民居,天空很藍,但房子很破。每天她都琢磨怎樣讓房子看上去更像她自己的。光是一扇木門,她就塗了五遍油漆,最後終於達到自己想要的顏色。這還不夠。她找來木器、漆器工藝書,對照著,拿細砂紙慢慢打磨,硬是把一扇塗完油漆不到半年的門,做舊成了歷經幾十年風雨的樣子,特別有味道。

  她還在房前屋後種了香草,自己做純露、手工皂,承包了一片差點被荒廢的蘋果園,希望等香草漫山、蘋果成熟的時候,就能站著把錢賺了。

  我去小住,發現她已經完全變了一個人,皮膚黑身材好精神爽。她以前是個工作狂,現在變成了生活狂。

  「來雲南,本來是想過悠閒的生活。不過,跟悠閒相比,我更喜歡現在的狀態,自願學習、愉悅身心、日有所得。」她說。

  今年我自己也規劃了一個旅遊線路。說實話,很多次都想放棄,因為實在太麻煩了。但柚子一直鼓勵我,她說,我能做到的事,你一定也能。

  跌跌撞撞地一路逼自己走過來,回頭去看,發現不知不覺已經在一個之前完全不熟悉的領域成了半個專家。

  台灣演員張震,拍《赤壁》熟讀三國,拍《深海尋人》考了潛水執照,拍完《一代宗師》,拿了全國武術八級拳的一等獎。我相信他做這些,不僅僅是為了演好角色,而是他對於自己的規劃,就是不斷開拓知識邊界,增長見識。他所理解的品質生活,也一定不是待在家裡喝杯速溶咖啡,而是即使待在家裡喝咖啡,也要了解咖啡豆的產地,不同品種咖啡的口感區別,不同水溫、淬取方式,對於咖啡的影響。

  品質生活是建立在知識的拓展、複雜的學習基礎上,而不是靠錢堆出來的。

  同樣是帶孩子去高級餐廳吃飯,有人跟孩子強調的是這份烤牛排比一般館子貴10倍,這個果汁比依雲水還貴。孩子能明白的品質生活,就是花錢。

  另外一些家長卻事先做足功課。不提價格,而是告訴孩子,這個酒店的裝修配色,高級在哪裡;有哪些具有高科技含量的裝飾與服務;哪一片海域出產的生蚝可以做刺身;什麼緯度的水果最甜。這樣一頓飯吃下來,孩子所理解的品質生活,與審美、知識積累、努力、敏銳的感知有關。

  我們說到高品質的生活、有見識的姑娘,很容易只看到結果。

  一個人,有出眾的紅酒知識、園藝知識,懂茶道、香道,很會玩,知道自己要什麼,於是我們說,哇,這個人活得好有品質,我想過他那樣的生活。可是,無論你有多少錢,這樣的生活都不是擺在你面前,拿來即可的,而是靠積極拓展知識邊界得來。

  我所見到的有見識的人,沒有一個是怕麻煩的人。生活品質很高的人,也沒有一個是懶人。無論增長見識,還是追求生活品質,都需要花費精力與氣力,拼的是誰鑽研得更深。那些怕麻煩的人,其實他們所能享受的只能是自己的懶散。

  工作做不好的人,當了全職太太照樣不合格;連玩都不會的人,工作其實也很難做好。那些能把一輩子過成幾輩子的人,沒有一個真正的懶人。

  是不斷探索的激情,造就了有見識的人、高品質的生活。世界上所有你看著很好的東西,背後都藏著用心與熱愛。

  好的生活,從來不能怕麻煩。活著就是一件麻煩的事,只有不怕麻煩的人,最終才能戰勝生活的瑣碎,成為它的主人。

  對抗焦慮的9種方法

  1.閱讀

  對抗焦慮,閱讀值得被排在第一位,因為它是生活的鎮靜劑。

  閱讀方式,首推紙書與Kindle,手機閱讀很容易分神,讀兩頁就跑去刷朋友圈了。畢竟,有時候浮躁與缺乏營養的東西更有吸引力,因為它熱鬧、代入感強,不需要動腦筋。然而放下手機,你的焦慮更重了:為什麼別人都那樣了,我還這樣?

  其實哪樣呢,你不過是用自己無聊的時光,去對比他人有趣的時刻罷了。

  2.堅持做一件小事

  堅持會形成習慣,而習慣能夠給你帶來安定的感覺。即使是用冷水洗臉、艾草包泡腳、化妝,這些看上去不起眼的小事,每天堅持都會有成就感。

  人是在習慣中找尋安全感的,你的習慣越固執、越持久,越容易找到自己。

  3.每天花點時間,清理內存

  我們每天在運行過程中產生垃圾,這些垃圾占據內存,拖慢了思維的速度。自從不帶手機進臥室之後,我入睡前的時間,都在清理內存。對快樂的事情說,明天見;對意外與煩惱說,再也不見,結束語是新的一天怎麼都好。

  世間毒藥太多,睡前你必須餵自己一口雞湯,不管明天是不是更好。

  4.減少失誤

  失誤會增加一個人焦慮的情緒,避免失誤,從某種意義上就避免了焦慮。工作方面,一定要重視流程的力量,將每一項工作細化至更多步驟,保證每一個步驟的精確性,就能最大限度避免失誤。

  5.管理時間

  日常的焦慮往往是無力感造成的,需要有力的行動去克服。做時間表,並且按照它執行,是克服焦慮非常有效的方式。

  時間表既不能做得太松,太松容易造成拖延症,也不能過於緊湊,否則會因為完不成而滋生新的焦慮。

  時間表要按最重要的事、次重要的事、不重要的事分級,無論你對不重要的事興趣多大,都要按級別分配時間,先做最重要的事。只有最重要的事做完,你才能以輕鬆的心態,去做那些熱愛卻並不重要的事,從中獲得愉悅。

  6.以刷劇的心態看朋友圈

  朋友圈值得你花一點時間去刷,它是我們必要的信息源以及人際交往方式。但不要太當真,更不要有過強的代入感,大多數人在朋友圈裡表現的都是自己最為光鮮亮麗的一面。

  朋友圈的刷屏達人,除了微商,還有兩種,一種是過得特別不好的,一種是過得特別好的,但你會發現,他們刷出的朋友圈同樣是偶像劇級別。珍惜你真實的人生,它是以獨特論英雄,而不以優劣分美醜。

  7.用努力去對抗焦慮

  12月有幾天,我特別焦慮,因為有一項工作出了很多意外,我對抗這種焦慮的方法是動用手機通訊錄里所有可能的關係去解決,不管希望有多大。

  溝通交流的過程中,我得到了一些新的信息與啟發,在希望破滅後,不斷建立新的希望,只要希望永遠比失望多一個,焦慮就不會惡化為絕望。

  我們為什麼總是強調努力的重要性?就是因為它可以對抗焦慮。雖然有些努力可能付諸東流,但這個過程中有快樂與希望,比始終生活在焦慮的深井中更幸福。

  8.與能給你帶來平靜的人相處

  1+1﹥2效應,有些是快樂的相加,有些是焦慮的相加。與那些給你帶來焦慮的人保持距離,是對自己負責。無論他們是你的親人還是朋友,身上是否承載了你很多情感,你都沒有必要犧牲平靜,換取表面的溫情。

  或許等你變得更加強大,重新走近他的時候,可以像陽光,照亮陰暗,但現在不行。

  9.正確看待失去

  當你失去的時候,擁有也正在到來。擁有與失去是一對能量守衡關係,失即是得,得亦是失。

  往往失去是尖銳的,你更容易感受到它的存在,而擁有,是隱性的,需要時間去打磨與感受。我們經常對於失去敏感,而對於擁有鈍感,當你的胃疼,你會明顯感覺到它的存在,而當你感覺不到胃的存在時,就是它最舒服的狀態。

  當失去站在你面前時,努力找一找得到的影子,哪怕只是得到的可能性,也會讓你重新振作起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