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7章 帶著修真記憶回到現代(26)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高校轄區消防站今天特別熱鬧。

  無論是在崗的還是輪休的、無論是消防員還是內勤,全都被剛送達的一批物資給吸引到了大門進來的演練場。

  「乖乖!全都是進口貨!聽說是轄區內的熱心市民捐的,真的假的?」

  「何止進口貨啊,還是咱們國內買不到的進口貨!價格還不低,單這頭盔,一套就要一萬多。」

  「這裡幾套?」

  「老路在跟物流核對,我瞄了一眼,好像有100套。」

  「!!!」

  就算它1萬一套,100套就是一百萬!

  所有人都驚了!

  這是哪個熱心好市民?他們一定要好好謝謝人家!

  何況對方捐的不止這些,還有十輛消防車呢!

  別看這批消防車的規格比通用的要小,但這是歐洲那邊專為狹窄巷弄特別設計的最新款。歐洲有些國家城市小、巷弄曲折狹窄,可房子本身還很堅固,為了保留這些古老的建築,所以特別設計了這款消防車——不僅能在狹小巷子自如穿行,最小的轉彎半徑據說壓縮到了四米,雲梯最短可縮至一米,車箱還具有彈性,能應付各種急轉彎,靈活性堪比游龍。

  「這車不便宜吧?」

  「那還用說!關鍵是這車和AR頭盔一樣,目前還沒放開出口,國家出面採購,還要看人家臉色,誰讓人家捏著這項技術呢。」

  「這麼說,咱們站還是第一個吃螃蟹的?」

  「那也是託了這位熱心市民的福!」

  「快快快!老路核對好數量了!要拆箱驗收了!我去拍個視頻,等會兒發到大群里,嘿嘿!」

  「我也拍!」

  除了正在和國際物流負責人接洽的站長,其餘人員全都拿起手機,對著剛從貨櫃里卸下來的捐贈物資一通拍,拍完以後抑制不住興奮地發到了本市消防部門的大群里,想讓兄弟站羨慕羨慕。

  以往其他站收到轄區內居民、單位捐贈的物資,也都會發上來顯擺……咳,錯了,是讓大家高興高興,說明他們的付出,還是有人看在眼裡、記在心上的。

  不過大部分都是水果、牛奶、飲用水、方便麵等適合當點心、夜宵的食品,像今日這樣的大手筆,別說本市,便是放到全國消防都是頭一份。

  果不其然,這些照片、視頻一發到群里,就引起了熱議。

  [臥槽!老周,你們站發財了?我沒看錯的話,這是德國最新的黑科技AR頭盔吧?你們怎麼有錢買?]

  [路站長不是經常在站長會議上哭窮嗎?合著都是假象啊!]

  [貨櫃里卸下來的是真車還是模型啊?真車么小了點,模型麼大了點。]

  [肯定真車啊,視頻掃過去的時候我都看到老王那張笑成菊花的轍子臉了。]

  [……]

  一時間,大群里熱鬧得堪比除夕發祝福,秒秒鐘刷屏的節奏。就連平時潛水為主、很少說話的同事都冒泡了。

  「嘿嘿!告訴你們也無妨!這是我們轄區的熱心市民捐贈的!100套德國產的黑科技AR頭盔,10輛德國產的PJ型號最新款載雲梯消防車!」

  拍視頻發上去的消防員叫趙軍,他發了條語音,以此表達內心的激動、高興、亢奮……順便顯個擺。

  [!!!]

  [!!!]

  [!!!]

  聊天界面突然間成了感嘆號的天下。

  之後沉默了很長一段時間。

  趙軍納悶地問:「咋都不說話了?我沒騙你們!這些真是熱心市民捐給我們站的!就跟以前你們收到水果、餅乾、牛奶、泡麵啥的一樣。」

  沒人理他。

  趙軍撓撓頭,百思不解。

  這時,王站長驗收好全部捐贈物資,和氣地送物流隊離開,正準備組織手下把這些物品造冊入庫,忽聽大門口傳來一陣喧譁,呼啦啦來了好幾輛車。

  從車上下來的不是其他轄區消防站的站長就是副站長,只見他們下車後,直奔演練場。

  「老王!有這麼好的事怎麼不知會我們一聲?」

  「老王!我們平樂轄區跟你們高校轄區向來友好,有好事可不能忘了我們呀!」

  「老王,你們站的人員配置都沒100個,用不了這麼多頭盔吧?勻我們20套怎麼樣?」

  「王站長,我們站長出差了,不過已經在趕回來的路上了,先派我過來排個隊,我們站不貪心,如果能勻我們10套頭盔、一輛車那就太好了!」

  「老王,……」

  王站長:「……」

  特麼的這些寶貝老子還沒捂熱,你們咋知道的?

  趙軍等人心裡一哆嗦:「……」

  應該不是他們惹出來的事吧?

  「老王你別裝了,這些不是你們站自掏腰包買的,是熱心市民送的溫暖!我相信熱心市民捐這批物資的初衷,是希望我們市的消防整體越來越好!對吧?」

  「是啊老王,你們手下都拍照、錄像發群里了,難道不是讓我們都知道這件事然後過來商討嗎?畢竟你們站用不了這麼多頭盔、消防車。」

  王站長:「……」

  犀利的眼神朝手下們一掃:哪個王八羔子乾的?老子忙著核對、驗收,忘了叮囑你們一聲,你們就不知道低調點嗎?

  趙軍等人:「……」

  這真的是比竇娥還冤!

  以前收到捐物大家不都發大群?各站的宣傳員還會在公眾號推文,表達對捐贈單位和個人的感謝,大家都成習慣了。誰知道這次會不一樣啊……

  最後的最後,這批物資自然是由幾個兄弟單位共享了。

  畢竟高校消防站的人員配置確實還沒有捐贈的頭盔數量多,與其把多餘的頭盔收藏在庫房積灰,倒不如勻幾套給兄弟單位,最大化地發揮它的價值。

  消防車也一樣,同時段用不了這麼多小型車,分幾輛給兄弟單位,實現資源共享。

  為此,海城消防還上了一次熱搜,引得其他地區的消防羨慕不已。

  全國網友都在猜——究竟是哪個熱心市民如此有魄力又有能力,一下捐了價值上千萬的消防物資。

  徐茵刷到相關新聞,用小號糾正網友:[沒有上千萬,打個對摺差不多。]

  因為消防車是按出廠價結算的,頭盔也打了八八折,總共支付了五百八十萬。

  夜市街17號一個季度的盈利當然沒這麼多,生意再好,可售賣的畢竟是農產品,還主打一個薄利多銷,單季度盈利能有一百萬就不錯了,大頭歸功於飼料廠和肥料廠。

  這兩家廠子原本是為了給自己店服務的,沒想到受到各地養殖戶、種植戶的好評,銷量與日俱增,自收購以來,不聲不響地竟然創下了五百萬利潤,倒是出乎她的意料。

  沒想到網友圍著她這句評論集體開懟:

  [你懂不懂消防器材的行情啊?老子毛估估麼,這批物資至少值一千多萬!不懂就別瞎逼逼!]

  [多看書,少說話!]

  [國產消防車,貴的都要上百萬一輛,何況這是德國產的特製款,材料沒的說!10輛消防車就一千萬起步了,何況還有AR頭盔。]

  [有些人啊,自己捨不得捐,還不希望別人多捐。好像別人多捐點就會折他/她的壽似的。]

  [眼皮子淺唄!]

  徐茵:「……」(本章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