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分 園的的內外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 孔乙己的時代

  這題目該是「孔乙己時代的東昌坊口」,因為太長一點,所以從略,雖然意思稍欠明了。思兔閱讀www.sto55.com孔乙己本來通稱孟夫子,不知道住在什麼地方,但是他時常走過這條街,來到咸亨酒店吃酒,料想他總是住的不遠吧。那時東昌坊口是一條冷落的街,可是酒店卻有兩家,都是坐南朝北,西口一家曰德興,東口的即咸亨,是魯迅的遠房本家所開設,才有兩三年就關門了。這本是東西街,其名稱卻起因於西端的十字路口,由那裡往南是都亭橋,往北是塔子橋,往西是秋官第,往東則仍稱東昌坊口,大概以張馬橋為界,與覆盆橋相連接。德興坐落在十字路的東南角,東北角為水果蓮生的店鋪,西邊路北是麻花攤,路南為泰山堂藥店,店主申屠泉以看風水起家,綽號「矮癩胡」更為出名。路南德興酒店之東有高全盛油燭店,申屠泉住宅,再隔幾家是小船埠頭,傅澄記米店,間壁即是咸亨,再過去是屠姓柴鋪和一家錫箔鋪,往南拐便是張馬橋了。路北與水果鋪隔著兩三家有賣扎肉醃鴨子的沒有店號的鋪子,養榮堂藥店,小船埠頭的對過是梁姓大台門,其東為張永興棺材店,魯迅的舊家,朱滋仁家,到了這裡就算完了,下去是別一條街了。中間有些住宅不能知道,但是顯明的店鋪差不多都有了,關於這些有故事可說的想記一點出來,只是事隔半世紀,遺忘的恐怕不少,也記不出多少罷了。

  二 咸亨的老闆

  咸亨酒店的老闆之一是魯迅的遠房本家,是一個秀才,他的父親是舉人,哥哥則只是童生而已。某一年道考落第後,他發憤用功,一夏天在高樓上大聲念八股文,音調鏗鏘,有似唱戲,發生了效力,次年便進了學,他哥哥仍舊不成,可是他的鄰號生考上了,好像是買彩票差了一號,大生其氣,終於睡倒在地上把一棵小桂花拔了起來。那父親是老舉人,平常很講道學,日誦《太上感應篇》,看見我們上學堂的人有點近於亂黨,曾致忠告雲,「從龍成功固好,但危險卻亦很多,」這是他對於清末革命的看法。晚年在家教私塾,年過從心所欲,卻逾了矩,對傭媼毛手毛腳的,亂寫憑票予人,為秀才所見,大罵為老不死,一日為媼所毆,媳婦遙見,連呼「老昏蟲該打」。有一回,本家老太太見童生匆匆走去,及過舉人房門外,乃見有一長凳直豎門口,便告知主人去之,後問童生,則笑答是他裝的弶,蓋以孝廉公為雉兔之類,望其觸弶一跌而斃也。同時在台門內做短工的有一個人,通稱皇甫,還不知道是王富,有一天在東家灶頭同他兒子一起吃飯,有一碗醃魚,兒子用筷指著說道,「你這娘殺吃吃,」父親答道,「我這娘殺弗吃,你這娘殺吃吧。」娘殺是鄉下罵人的惡話,但這裡也只當作語助詞罷了。這兩件都是實事,我覺得很有意思,多少年來一直記著,現在寫了出來,恰好作為孔乙己時代之二吧。

  三 小酒店裡

  無論咸亨也罷,德興也罷,反正酒店的設備都是差不多的。一間門面,門口曲尺形的櫃檯,靠牆一帶放些中型酒瓶,上貼玫瑰燒五加皮等字,藍布包砂土為蓋。直櫃檯下置酒罈,給客人吊酒時順便摻水,手法便捷,是酒店官本領之所在,橫櫃檯臨街,上設半截柵欄,陳列各種下酒物。店的後半就是雅座,擺上幾個狹板桌條凳,可以坐上八九十來個人,就算是很寬大的了。下酒的東西,頂普通的是雞肫豆與茴香豆。雞肫豆乃是用白豆鹽煮漉干,軟硬得中,自有風味,以細草紙包作粽子樣,一文一包,內有豆可二三十粒。為什麼叫作雞肫豆的呢?其理由不明白,大約為的嚼著有點軟帶硬,仿佛像雞肫似的吧。茴香豆是用蠶豆,即鄉下所謂羅漢豆所制,只是干煮加香料,大茴香或是桂皮,也是一文起碼,亦可以說是為限,因為這種豆不曾聽說買上若干文,總是一文一把抓,夥計也很有經驗,一手抓去數量都差不多,也就擺作一碟。此外現成的炒洋花生,豆腐乾,鹽豆豉等大略具備,但是說也奇怪,這裡沒有葷腥味,連皮蛋也沒有,不要說魚乾鳥肉了。本來這裡是賣酒附帶吃酒,與飯館不同,是很平民的所在,並不預備闊客的降臨,所以只有簡單的食品,和樸陋的設備正相稱。但是五十年前,讀書人都不上茶館,認為有失身份,吃酒卻是可以,無論是怎樣的小酒店,這個風氣也是很有點特別的。

  四 泰山堂里的人

  泰山堂藥店在東昌坊口的西南拐角,店主是申屠泉,有魯迅的一個同高祖的堂叔在裡邊做夥計,通稱桐少爺。他的父親浪遊在外,客死河南,人極乖巧,有點偏於促狹,而其子極愚鈍,幼育於外婆家,外婆歿後送還本家,其叔母不肯收容,遂流落宿門房中。曾以族人保薦,申屠用為夥計,本家人往買蘇葉薄荷或蒼朮白芷,輒多給好些,但亦有人危懼,如買大黃麻黃而亦如此,那就大要誤事了。申屠家臨街北向,內即堂屋,外為半截門,稱曰搖門,搖讀作去聲,一日申屠方午飯,忽有人從門外拋進一塊磚頭來,正打中他的禿頭,遂以斃命,兇手逃走無蹤,街坊上亦無人見者,成為疑案。或雲,申屠為人看風水,圖謀別家墳地,因而招怨,亦未可知,唯拋磚暗殺,方法甚奇,一擊命中,如此本領亦屬少有,或只因妒其暴發,略施騷擾,不意擊中耳。

  申屠既死,桐少爺遂復失業,族人醵資,令賣麻花燒餅,聊以自給,但性喜酒,好好的賣了幾天之後,常去喝一次,不但本錢即竹籃也就不見了,歸來愧見本家,則掩戶高臥,族人恐其餓死,反加勸慰,再買一籃予之。桐少爺雖愚鈍而頗質直,平生不作竊盜,有時出語亦殊有理致,一日自嘆運蹇,詈其父曰:「只是下蛆似的下了就算。」我們局外人傳開了這句話,也著實替他感到一種心痛,誠如魯迅昔時戲言,父范學堂之設置,其切要正不下於師範也。

  五 水果蓮生

  東昌坊口東北角的水果攤其實也是一間店面,西南兩面開放,白天撤去排板門,台上擺著些水果,似攤而有屋,似店而無招牌字號,主人名蓮生,所以大家並其人與店而稱之曰「水果蓮生」雲。平常是主婦看店,水果蓮生則挑了一擔水果,除沿街叫賣外,按時上近地各主顧家去銷售。這擔總有百十來斤重,挑起來很費氣力,所以他這行業是商而兼工的,主顧們都是街坊,看他把這一副沉重的擔子挑到堂前來,覺得不大好意思讓他原擔挑了出去,所以多少要買他一點,無論是楊梅桃子或是香瓜之類。東昌坊口距離大街很遠,就是大雲橋也不很近,臨時想買點東西只好上水果蓮生那裡去,其價錢較貴也可以說是無怪的。近處有一個小流氓,自稱姜太公之後,他曾說水果蓮生所賣的水果是仙丹,所以那麼貴,又一轉而稱店主人曰華陀,因為仙丹只有那裡發售,但小孩們所怕的卻並非華陀而是華陀太太,因為她的出手當然要更緊一點了。這店裡銷路最好的自然是甘蔗荸薺,其中更以甘蔗為大宗,雖然初夏時節的櫻桃,體格瘦小,面色蒼白,引不起詩人的興趣來的,卻大為孩子們所賞識,一堆一堆的也要銷去不少。至於大顆的,鮮紅飽滿的那種櫻桃呢,那只有大街里才有,價錢當然貴,可是一聽也並不怎麼大,因為賣櫻桃照例用的是「老十六兩」秤,原來是老實六兩,那么半斤也只是說三兩的價錢而已。

  六 傅澄記米店

  在小船埠頭與張馬橋之間,只有幾家人家,即是傅澄記米店,咸亨酒店,某姓棧房,屠家小店,又一家似是錫箔店老闆的住宅。傅澄記在人們口頭上只稱傅通源,因為是從那裡分出來的,老主人竭力聲明,他是傅澄記,招牌上也明明寫著,可是大家都不理會,在他們看來這似乎是多事,而且說慣了也難改。那小主人通稱小店王,年少氣盛,又有點傻頭傻腦的,常與街坊衝突,碰著破落大家子弟,便要被「投地保」,結果討饒了事,拿一對紅蠟燭,和一堂小清音,實在只幾個人亂吹打一陣,算是賠禮,這樣的事不止一次,有一回和咸亨的那文童吵架,大家記得最是清楚。他娶妻後幾年沒有兒子,乃根據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道理,又娶了一房小,可是米店從此就大為熱鬧,風潮不斷發生,時常逼得小店王走投無路,只要尋死。有一天他大叫要去投河,可是後門臨河他並不跳,卻要往禹跡寺前去,相距有半里以上,適值下雨,他又穿起釘鞋,撐了雨傘,走出店門,街上看的人不少,都只當作戲文看,沒有一個人去攔阻他,直等他一面喊著投河去,在雨中走了幾丈路之後,這才由店裡的舂米師傅挽著「扭糾頭」,赤著膊冒雨追上去,拉了他回來。這個喜劇如不真是有人看見,大抵說來不易相信,真好像是《笑林廣記》里的故事,而且還是編得不大好的,但這實在是街坊的一個典故,不單是知道,就是看見的人也還有,可以說是一點沒有虛假,就只是太簡略,但存一個梗概罷了。

  七 屠家小店

  屠家小店沒有字號,但他們自稱是屠正泰,大概從前曾經開過這麼一個店,所以名號還保存著,現在的卻是牌號什麼都沒有,只是臨街一間店面,也沒有櫃檯,當街一個木柵欄,直角放著錢櫃,也算是曲尺形。檐下橫放鋪板,陳列十幾堆炒豆炒花生之類,每堆一文錢,一個長方木盒,上蓋玻璃,中分數格,放置圓眼糖,粽子糖,茄脯梅餅,也是一文一件,還有幾塊長方的梨膏糖,每塊四文,那銷路就比較的鈍了。裡邊存放著多少松毛柴和小塘柴,這小店的貨色便盡於此了。店裡的主人是個老太婆,名叫寶林太娘,娘家在山裡,那些柴便是由她的兄弟隨時送來的,兩個兒子都在外路學生意,身邊只留存一個女兒,近地小孩們去買豆和糖,和她很稔熟,稱之曰寶姊姊。老太婆照例念佛宿山,這位寶林太娘卻更是熱心,每年夏天發起宣卷,在本坊捐集一點錢,在她小店的對過搭起台來,高宣寶卷。寶姑娘每日坐在小店裡砑紙,可是聽熟了寶卷,看慣了台門裡人的斯文生活,影響了她的人生觀,造成小小的悲劇。她從小許給山裡的遠親,家貧不能備禮,男家便來搶親,她從後樓窗爬出,想逃往東鄰的樓里去,失足落水,河裡恰泊著男家的船,被撈起來載了去了。她終於不肯屈服,末了提出條件,要親郎不罵娘殺,不赤腳,才可成婚,男人是種田,實在辦不到,結果只好退還聘禮解約。她回到家裡以後,常在樓上,店頭就少看見,不久病死了,在鄉下說是女兒癆,大概只是肺病吧,這時期與孔乙己之歸道山當相去不遠。這種事在鄉下常有,是一個小悲劇罷了,但這事實在卻是很可悲的。

  八 長慶寺

  魯迅在小說《懷舊》中說及張睢陽廟,原是指塔子橋的唐將軍廟,不過事實上還有點出入。唐將軍附屬在長慶寺里,只有一間廟,一座墳,不能擺下幾桌酒席,所以實際上或者要間壁的穆神廟才能應付,那裡在清末曾經辦過小學堂。長慶寺是坐西朝東的一個大寺,小姑母家在那裡做過水陸道場,我住了好幾天,知道得很清楚,那時的住持是傳忠傳榮與阿和這一代,但是上一代更有名,便是魯迅的記名師父,阿隆師父,他法名的一字失傳,當面只叫隆師父,背後通稱阿隆而已。據先君說,有一天他在那裡,阿隆正躺在大煙榻上,聽見隔壁房內兩個小和尚吵鬧扭結,問知乃是搶奪解結錢,起來大聲喝止,這一件小事很能傳出禪房裡的空氣來。人家做法事,有「解結」一段落,用黃頭繩各串二三十文制錢,由閨秀打成各種複雜花結,裝瓷盤內,和尚們口念「解結解結解冤結」等歌詞,一面把結解開,連繩帶錢都放進袖子裡去,算是一宗外快。那小和尚便是傳忠傳榮,是阿隆的嫡傳法嗣,此外還有一個阿和,則是普通的徒弟,法名應是「傳和」,卻也失傳了。民國以來的第三代通稱阿毛或毛師父,似乎已經沒有法名,有人問他家在哪裡,他回答說的是哪一個家,因為他家有三個,即寺里,父家與妻家,真是所謂出了家更忙了。

  隆師父自必有其隆師母,傳榮法師曾有名言,說「要不然小菩薩是哪裡來的呢」,只是未見經傳,齊甘君的連環圖畫上所見的大概是她唯一的喜容吧(見《魯迅的童年》上冊中)。

  九 兩種書房

  現代的青年大都沒有受過塾師的薰陶,這是一種幸福,但依據塞翁得馬的規律,同時也不免是損失。私塾里的教法多是嚴厲煩瑣得不合理的,往往養成逃學,不愛用功的習慣,能夠避免這種境遇是很好的事,但因此不知道書房的情形,看小說或傳記時便不很能了解。例如魯迅在《朝華夕拾》里所講的先生,和《懷舊》里的禿先生不是一回事,這在文章的性質上,一是自述,一是小說,固然很明了,在所記事件上也一樣的清楚,不可能混為一談的。因為是私塾,先生在家裡開館授徒,每節收束修若干,學生早出晚歸,路近的中午也回家去吃飯,有錢人家則設家塾,雇先生來教書,住在東家的家裡,如禿先生那樣,這完全是兩種辦法。魯迅家裡一直請不起先生,只是往先生家走讀,所以當是實在情狀,《懷舊》里的家塾則是虛擬的描寫,乃是小說而非真的回憶,即如讀夜書,非在家塾也是沒有的事。有人講魯迅的故事,把這兩件事團作一起,原因一半是由於不明白從前書房的區別,但是把人品迥不相同的兩位先生當做一個人,未免對於的老先生很是失敬了。《懷舊》里影射辛亥革命時事,那時魯迅已是三十一歲,自然也不能據為信史,說他是正在讀《論語》了吧。

  一〇 禿先生是誰

  魯迅的第一篇小說,民國元年用文言所寫的,登在《小說月報》上面,經發見出來,在雜誌上轉載過,雖然錯字甚多,但總之已有人注意了。不過這裡發生一個誤解,有好些人以為禿先生就是的主人,這是一個很大的錯誤。魯迅在書房裡的老師只有這一位壽懷鑒先生,是個飽學秀才,方正廉介,書錢一年四節,每節兩元,不論所讀何書,魯迅曾從他讀過《爾雅》,這在全城裡塾中也是沒有的事。在《朝華夕拾》中著者對於他有相當敬意,那兩句「金叵羅顛倒淋漓,千杯未醉,鐵如意指揮倜儻,一座皆驚」,顯出老先生的神氣,卻不是仰聖先生模樣,這和《懷舊》比較就可以知道的。禿先生的名稱或者從王廣思堂坐館的矮癩胡先生出來也未可知,其舉動言語別無依據,只是描寫那麼一個庸俗惡劣的塾師,集合而成的罷了。但中間敘說他,「先生能處任何時世,而使己身無幾微之痏,故雖自盤古開闢天地後,代有戰爭殺伐,治亂興衰,而仰聖先生一家,雖不殉難而亡,亦未從賊而死,綿綿至今,」深刻的嘲罵鄉原,與後來的小說同一氣脈,很可注意。耀宗擬設席招待,乃是實事,所謂張睢陽廟則是指那狙擊元將琶八之宋衛士唐將軍祠也。後圃古池雖系實有,卻亦不明晰,至於撲螢墮蘆盪事乃是涉筆成趣,未可據為典故,正如起首雲「門外有青桐一株,高可三十尺,每歲實如繁星」,也並非事實,不過所寫的那個景象的確是極好的。

  一一 壽先生

  覆盆橋壽家,即是,前清末年在紹興東半城是相當聞名的。壽先生名懷鑒,字鏡吾,是個老秀才,以教讀為生,他的書房是有規矩而不嚴厲,一年四節,從讀《大學》起至《爾雅》止,一律每節大洋兩元,可是遠近學生總是坐滿一屋的。說也奇怪,學生中間並不曾出若干秀才舉人,大抵只是為讀書識字而來,有大部分乃是商家子弟,有的還做著錫箔店的老闆吧。壽先生教書與一般塾師有不同的一點,給學生上書時必先講解一遍,大概只有一個例外,便是魯迅讀完五經和《周禮》之後,再讀一部《爾雅》,這「初哉首基俶落權輿」一連串無可發揮,也只好讀讀而已。先生居家很是儉樸,有一年夏天,只備一件夏布大衫,掛在書房牆壁上,他有兩個成年兒子,一矮一長,父子三人外出時輪流著用,長的(先生身材也很高)覺得短一點,矮的穿了又很有點拖拖曳曳了。這已是光緒戊戌以前的事,壽先生的次子移居北京,現今住在的已經都是孫輩,對於那時的事情什麼都不能知道了。

  一二 壽先生二

  凡是品行惡劣的人,必定要裝出一副道學面孔,而公正規矩,真正可以稱得道學家的,卻反是平易近人,一點都不擺什麼架子。我有一個本家長輩,是前清舉人,平日服膺程朱,不以詞色假人,每早又必朗誦《陰騭文》若干遍,可是晚年漁色,演出種種醜態。相反的是的壽先生,他持身治家十分謹嚴,一介不取與,叫兒子往街換錢,說定九八通行制錢,回來一百百的復算,發見中間一處有缺,立即叫兒子肩了去要求補足,他拿出給人家時也總是實數(九八,九六或五四,依照慣例,不再缺少),可以通用的錢,決不摻雜標準以下的小錢以及沙殼白板。他的兒子進了秀才,報單到時,他托出三百文板方大錢來,門斗嫌少,他便說這是父親時代傳來的老規矩,如若不滿意,可以把秀才拿回去吧。但是他平常對人無論上下總是很和氣的,在書房裡也決不看《陰騭文》等異端的書或《近思錄》,只是仰著頭高吟,「鐵如意,指揮倜儻,一座皆驚呢;金叵羅,顛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這兩句話記在魯迅的《朝華夕拾》中,卻不知道是什麼人的賦,或者是吳穀人的吧。

  一三 馬面鬼

  中國向來不大讚成無鬼論,至少如書中所記錄,《晉書》的阮瞻,《玄怪錄》的崔尚,《睽車志》的宗岱,著了無鬼論,終於被鬼現形所折服,其論亦遂不傳。我雖然做不出什麼論,可是也不相信有鬼的,這樣我說得稍為客氣點,留出餘地讓人家可以也相信有鬼,我自己則深信形滅神不能獨存,也沒有見過鬼形聽到鬼聲的經驗。這種經驗是可以有的,我們見聞好些這一類的報告,並不一定是虛謊,有一部分是精神錯亂的幻覺,一部分是疑心生暗鬼的誤會。二者之中以後者比較的為多,譬如說看見一團白物,這可能是白衣人或一隻白狗,聽見吱吱呷呷的鬼叫,這或者本來就是老鼠蝙蝠以及鴨子。先君是不信鬼的,卻見過鬼,有一回在光緒初年他在親戚家吃酒,回家時已過半夜,提著一盞燈籠獨自走著,走進一條小弄的時候,忽然看見不遠地方站著一個矮鬼,身子只有三尺,臉狹而長卻有一尺多,披著長頭髮分散兩邊。他心想這回倒好,有運氣看到鬼了,一直走上去,那鬼也不退避,還是站在那裡,及至走得很近,舉起燈籠來在鬼面上一照,這才呼了一聲掉轉頭跑了去了。原來外邊是個廢園,泥牆半坍了,有一匹白馬在缺處伸出頭來觀望著。後來先君常說,「我好容易見到了馬面鬼,就只可惜乃是一匹真的馬。」他很頑固的主張無鬼,說他死了也不會變鬼的,在他三十七歲故去的時候還說一無所見,這個庭訓我總是真心遵守的。

  一四 三個醫生

  《朝華夕拾》第七篇是《父親的病》,裡邊講到三個醫生,雖然只說出了一個人的名字,即是陳蓮河本名何廉臣,是最後的一個。說「舌乃心之靈苗」,一種什麼丹點在舌頭上,可以見效的,實在乃是最初的醫生,只記得姓馮,名字已失傳,當時病人還能走出到堂前廊下來看病,可以為證。他大概只來了兩三回,就不再請了,這倒與心之靈苗無關,原因是上一次說「老兄的病不輕,令郎的沒有什麼」,下回來時卻說的相反了,他穿了古銅色的夾緞袍,酒氣拂拂,其說不清楚或者也是無足怪的。靈苗一說未曾和他的大名一同散逸,卻也成了佚文,沒有歸宿,所以便借掛在何大夫的帳上,雖然實在並不是他所說的。中間的醫生是姚芝仙,醫方的花樣最多,仿佛是江湖派的代表,至於篇首所記的一個名醫的故事,那時候的確有這傳說,事實究竟如何,現在不能確說。此外有盛名的醫生本來還有一個朱滋仁,就住在東邊貼間壁,幾乎有華陀轉世的名譽,可惜他自己先歸道山了,來不及請教他,他雖然在上海洋場上很久,可是江湖氣似乎還不很重。《從百草園到》中說園與房子現在賣給了朱文公的子孫,那就是他的兒子朱朗仙是也。

  一五 魯老太太

  魯老太太是魯迅的母親;她母家姓魯,住在會稽的安橋頭,住民差不多全是姓魯的。她的父親號晴軒,是個舉人,曾在戶部當主事,因病辭職回家,於光緒甲申年去世。她有兩個姊姊,一個哥哥,號怡堂,一個兄弟,號寄湘,都是秀才,大約在民國前後也都故去了。她生於清咸豐七年即一八五七年,於民國三十二年(一九四三)在北京去世,年八十七歲。她沒有正式讀過書,卻能識字看書,早年只讀彈詞說部,六十以後移居北京,開始閱報,日備大小報紙兩三份,看了之後與家人好談時事,對於段張馮蔣諸人都有批評。她是閨秀出身,可是有老百姓的堅韌性。清末天足運動興起,她就放了腳,本家中有不第文童,綽號「金魚」的頑固黨揚言曰:「某人放了大腳,要去嫁給外國鬼子了。」她聽到了這話,並不去找「金魚」評理,卻只冷冷說道:「可不是麼,那倒真是很難說的呀。」她晚年在北京常把這話告訴家裡人聽,所以有些人知道,別的事情也有可以講的,但這一件就很足以代表她的戰鬥性,不必再多說了。「金魚」最恨革命黨,辛亥光復前夕往大街,聽謠言說革命党進城了,立即癱軟走不成路,由旁人扶掖送回,傳為笑柄。

  一六 一幅畫

  我有一幅畫,到我的手裡有八九年了,我不知道怎麼辦才好。這如說是畫,也就是的,可是又並不是,因為此乃是畫師想像出來的一個人的小像。這人是我的四弟,他名叫椿壽,生於清光緒癸巳(一八九三)年,四歲時死了父親,六歲時他自己也死了,時為光緒戊戌。他很聰明,相貌身體也很好。可是生了一種什麼肺炎,現在或者可以醫治的,那時只請中醫看了一回,就無救了。母親的悲傷是可以想像的,住房無可掉換,她把板壁移動,改住在朝北的套房裡,桌椅擺設也都變更了位置。她叫我去找畫神像的人給他憑空畫一個小照,說得出的只是白白胖胖的,很可愛的樣子,頂上留著三仙發,感謝那畫師葉雨香,他居然畫了這樣的一個,母親看了非常喜歡,雖然老實說我是覺得沒有什麼像。這畫得很特別,是一張小中堂,一棵樹底下有圓扁的大石頭,前面站著一個小孩,頭上有三仙發,穿著藕色斜領的衣服,手裡拈著一朵蘭花。如不說明是小影,當作畫看也無不可,只是沒有一點題記和署名。她把這畫掛在房裡前後足足有四十五年,在她老人家八十七歲時撒手西歸之後,我把這畫捲起,連同她所常常玩耍,也還是祖母所傳下來的一副骨牌,拿了過來,便一直放在箱子裡,沒有打開來過。這畫是我經手去托畫裱好拿來的,現在又回到我的手裡來,我應當怎麼辦呢?我想最好有一天把它火化了吧,因為流傳下來它也已沒有意義,現在世上認識他的人原來就只有我一個人了。

  補記

  在本文發表之後,這所說的一幅畫,已由我的兒子拿去捐獻給文化部,掛在魯迅故居的原來地方了。

  一七 姑母的事情

  我有過兩個姑母,她們在舊式婦女並不算怎麼不幸,可是也決不是幸福,大概上兩代的女人差不多就是那麼樣吧。大姑母生於清咸豐戊午(一八五八)年,出嫁很遲,在吳融馬家做繼室,只生了一個女兒,有一年從母家回鄉去,坐了一隻小船,中途遇見大風,船翻了,舟夫幸而免,她卻淹死了。小姑母生於同治戊辰(一八六八)年,嫁在東關金家,丈夫是個秀才,感情似頗好,可是舅姑很難侍候,遇著好許多磨折。她不知是哪一年出嫁的,她有一個女兒是屬兔的,即光緒辛卯(一八九一)年所生,算來結婚當是己丑庚寅之間吧,她平常對幾個小侄兒都很好,講故事唱歌給他們聽,所以她出閣那一天,大家特別戀戀不捨,這事情一直到後來還不曾忘記。至甲午(一八九四)年她產後發熱,不久母子皆死,這大抵是產褥熱,假如她生在現代,那是不會得死的。她的死耗也使得內侄們特別悲傷,據說她在高熱中說胡話,看見有紅蝙蝠飛來,當時魯迅寫過祭文似的東西,內容卻是質問天或神明的,裡邊特別說及這紅蝙蝠的問題,這是神的使者還是魔鬼呢,總之它使好人早夭,乃是不可恕的了。魯迅後來在日記上記著她的忌日,可見他也是很久還記憶著的。

  一八 丁耀卿

  丁耀卿這名字,大概現今知道的人已經很少了吧。我當初也不認識他,辛丑八月中我同了封德三的一家從鄉下來到南京,輪船在下關靠了躉船的時候,有幾個人下來迎接,有一個據說是封君的母族長輩,年紀卻很青,看他在講話,可是我一句都聽不出。原來他就是丁耀卿,紹興人,礦路學堂本屆畢業生,是魯迅的同班至友,生了肺病,如今結核菌到了喉頭,所以聲帶啞了,說起話來沒有聲音。這之後我就沒有機會看見他,到了十二月初,就聽見人說丁君已於上月廿六日去世,這一條寫在舊日記上,還錄有兩副人家送給他的輓聯。其一署名豫才周樹人,文曰,「男兒死耳,恨壯志未酬,何日令威來華表。魂兮歸去,知夜台難瞑,深更幽魄繞萱幃。」其二署名秋平蔣桂鳴,文曰,「使君是終軍長吉一流,學業將成,三年嘔盡心頭血。故鄉在鏡水稽山之地,家書未達,千里猶縫遊子衣。」蔣君大概是陸師學堂的學生,記得年紀較大,在前清還有點功名,不知道是秀才還是廩生了,也是浙江人,或者是台州人也說不定(魯迅在南京時的日記如尚保存,當有更多的資料可以找到)。

  一九 胡韻仙

  胡韻仙為鉛山胡朝梁(詩廬)的兄弟,初名朝棟,進水師學堂,與魯迅同學,及魯迅退學,他也因事出來了。過了些時改名胡鼎,和我同考「雲從龍風從虎論」,以第一名錄取,補副額(即三班),洋漢文功課均佳。壬寅二月魯迅將往東京,韻仙拿了三首詩來送他,今錄於下:

  「憶昔同學,曾幾何時,弟年歲徒增,而善狀則一無可述,茲聞兄有東瀛之行,壯哉大志,欽慕何如,爰賦數語,以志別情,猶望斧正為荷。

  英雄大志總難侔,夸向東瀛作遠遊。極目中原深暮色,回天責任在君流。

  總角相逢憶昔年,羨君先著祖生鞭。敢雲附驥雲泥判,臨別江干獨愴然。

  乘風破浪氣豪哉,上國文光異地開。舊域江山幾破碎,勸君更展濟時才。」

  這幾首在他的詩里不算是佳作,我請他寫一個扇面,寫的是自作的兩首詩,一是彭蠡遇風,一是送兄之作,暑假時拿回去為祖父所見,詢是同班學生,曾鄭重的說,同學中有這樣人才,不可大意,須要加倍用功。韻仙很有才氣,能說話,能寫文章,能做事,在我們少數的朋友中間,沒有一個人及得他來。他曾自評雲,「落拓不羈,小有才具。」自謙之中也有自知之明。他在駕駛堂的宿舍,獨占一間,末了一個時期忽將板床拆去,只留三張半桌,放在房子中間,晚上便在這上邊睡覺,平常將衣服打成背包,背著繞了桌子走。問他是什麼意思,答說中國這樣下去非垮台不可,大家學習逃難要緊。聽的人都以為狂,其實他自然是在鍛鍊吃苦,想去參加革命,轉入陸師後環境較好,同志也可能多一點,但是他不久病故,所以並沒有能夠幹得什麼事,倒是他的老兄到民國初年尚在,在教育部做官,專門做江西派的詩,當年的志氣也一點都沒有了。

  二〇 秋瑾

  秋瑾與魯迅同時在日本留學。取締規則發表後,留學生大起反對,秋瑾為首,主張全體回國,老學生多不贊成,因為知道取締二字的意義並不怎麼不好,因此這些人被秋瑾在留學生會館宣告了死刑,有魯迅許壽裳在內,魯迅還看見她將一把小刀拋在桌上,以示威嚇。不久她歸國,在江浙一轉,回到故鄉去,主持大通體育學堂,為革命運動機關,及徐錫麟案發被捕,只留下「秋雨秋風愁殺人」的口供,在古軒亭口的丁字街上被殺,革命成功了六七年之後,魯迅在《新青年》上發表了一篇《藥》,紀念她的事情,夏瑜這名字很是顯明的,荒草離離的墳上有人插花,表明中國人不曾忘記了她。在日本報上見到徐案消息的時候,留在東京的這一派人對於與徐秋有關的人的安全很是憂慮,卻沒有人可以前去,末後託了一個能懂中國話的日本同志,設法混進紹興去,可是一切混亂,關係的人一個都找不到,竺紹康王金髮大概逃回山里,陶成章陳子英等人隨即溜到東京來了。這個探信的人大抵未曾留辮子,異言異服的,不曾被做公的抓了去,實屬運氣之至,可見清朝稽查還不密,那時城中還沒有客棧,所以無處安身,只好在一家雅片煙館裡混了兩晚,他也不會抽大煙,不知道是怎麼的對付過來的。他的姓名現在已不記得,這事件遠在四十多年以前,所以知道的人現在活著的也只有一兩個人了吧。

  二一 袁文藪與蔣抑卮

  袁文藪與蔣抑卮都是魯迅的老朋友。魯迅從仙台醫學校退了學,來到東京,決心要做文學運動,先來出一個雜誌,定名叫作「新生」,是借用但丁的一本書名的。他拉到了兩個同鄉友人,給《新生》寫文章,一個是許季茀,一個即是袁文藪。許是在東京高等師範念書,袁不知學的是什麼,但未曾畢業,不久轉往英國留學去了。袁與魯迅很是要好,至少關於辦雜誌談得很投合吧,可是離開了東京之後就永無音信,所以這裡關於他的故事也終結了。蔣抑卮是杭州的銀行家,大概是浙江興業銀行的理事吧,他本與許季茀相識,一九〇八年他往東京割治耳病,先到本鄉許處寄居,魯迅原住在那裡,所以認識了。他雖是銀行家,卻頗有見識,舊學也很好,因此很談得來,他知道魯迅有介紹外國小說的意思,願意幫忙,墊付印刷費,賣了後再行還他。這結果便是那兩冊有名的《域外小說集》,第一冊一千本,墊了一百元,第二冊減少只印了五百冊,又借了五十元,假如沒有這墊款,那小說集是不會得出世的。此書在東京的群益書社寄售,上海總經售處是一家綢緞莊,很是別致,其實說明了也極平常,因為這鋪子就是蔣家所開的。《域外小說集》的故事已經有些人講過了,但是關於出資的人似尚未提及,我覺得也值得介紹一下。民國以後,魯迅在北京的時候,蔣抑卮北來必去拜訪,可見他們的交情一直是很好的了。

  二二 蔣觀雲

  魯迅在東京的朋友不很多,據我所知道的大概不過一打之數,有的還是平常不大往來的。現在我便來講這樣的兩個人,即是蔣觀雲與范愛農。觀雲名蔣智由,是那時的新黨,避地東京,在《清議報》什麼上面寫些文章,年紀比魯迅總要大上二三十歲了,因為他是蔣伯器的父親,所以同鄉學生都尊他為前輩,魯迅與許季茀也常去問候他。可是到了徐錫麟案發作,他們對他就失了敬意了。當時紹興屬的留學生開了一次會議,本來沒有什麼善後辦法,大抵只是憤慨罷了,不料蔣觀雲已與梁任公組織「政聞社」,主張君主立憲了,會中便主張發電報給清廷,要求不再濫殺黨人,主張排滿的青年們大為反對。蔣辯說豬被殺也要叫幾聲,又以狗叫為例,魯迅答說,豬才只好叫叫,人不能只是這樣便罷。當初蔣觀雲有贈陶煥卿詩,中雲,「敢雲吾發短,要使此心存,」魯迅常傳誦之,至此時乃仿作打油詩云:「敢雲豬叫響,要使狗心存,」原有八句,現在只記得這兩句而已。蔣著有《海上觀雲集》,在橫濱出版,以舊詩論大概還有價值,可是現今知道的人恐怕已經不多了吧。

  二三 范愛農

  范愛農是《越諺》著者范寅的本家,在日本留學大概是學理工的,起初與魯迅並不認識,第一次相見乃是在同鄉學生討論徐案的會場上。其時蔣觀雲主張發電報給清廷,有許多人反對,中間有一個人蹲在屋角落頭(因為會場是一間日本式房子,大家本是坐在席上的),自言自語的說道,「死的死掉了,殺的殺掉了,還打什麼鳥電報。」他也是反對電報的,只是態度很是特別,魯迅看他那神氣覺得不大順眼,所以並未和他接談,也不打聽他的姓名,便分散了。這是一九〇六年的事情,事隔五年之後,辛亥革命那年,紹興光復,王金髮設立軍政分府,聘請魯迅為師範學校校長,范某為副校長,就任之日一看原來即是那蹲在屋角落頭的人,這時候才知道他叫范愛農,所用的官名大家都已不記得了。自此以後他們成為好友,新年前後常常頭戴農夫的氈帽,釘鞋雨傘雪夜去訪魯迅,吃老酒談天到二三更時候。不久魯迅往南京進教育部,范愛農離開師校,很不得意,落水而死,魯迅作五律二首哀之,今收在集裡。

  二四 蒯若木

  蒯若木在日本不知道學的是什麼,仿佛似是工業,卻也不大像。他與魯迅來往很少,但頗稔熟,大概是在南京時相識的吧。他看見魯迅總談佛法,魯迅很看過些佛書,可是佛教卻是不相信,所以話不能投機,卻還是各說各的。一九〇六年以後魯迅熱心學習德文,若木便說,「你還是先學佛法,學成之後自有神通,其一是他心通,那時什麼外國語都自然能夠通解了。」事隔十年,大約是五四直前的時候,若木搞什麼政治活動,在北京出現,魯迅在路上遇到他,後來對朋友笑說,「若木似乎佛法也還未學成,因為前天我路上遇見他坐了馬車走過,要不然有了神足通,何必再要什麼馬車呢。」若木又有一句口頭禪雲「現居士身而說法」,魯迅說起他時,常要學他的合肥話,把而字讀作挨,又拉得很長的。關於這句話,還附帶的有一件故事,很有點可笑,現在且從略。魯迅對於蒯若木雖然有時要譏笑,可是並無什麼惡意,因為他們本是兩個境界的人,意見合不來,也不會發生正面衝突,所以不妨各說各的,旋各自散去也。

  二五 周瘦鵑

  關於魯迅與周瘦鵑的事情,以前曾經有人在報上說及,因為周君所譯的《歐美小說譯叢》三冊,由出版書店送往教育部審定登記,批覆甚為讚許,其時魯迅在社會教育司任科長,這事就是他所辦的。批語當初見過,已記不清了,大意對於周君采譯英美以外的大陸作家的小說一點最為稱賞,只是可惜不多,那時大概是民國六年夏天,《域外小說集》早已失敗,不意在此書中看出類似的傾向,當不勝有空谷足音之感吧。魯迅原來很希望他繼續譯下去,給新文學增加些力量,不知怎的後來周君不再見有著作出來了,直至文學研究會接編了《小說月報》,翻譯歐陸特別是弱小民族作品的風氣這才大興,有許多重要的名著都介紹來到中國,但這已在五六年之後了。魯迅自己譯了很不少,如《小約翰》與《死魂靈》都很費氣力,但有兩三種作品,為他所最珍重,多年說要想翻譯的,如芬蘭乞食詩人丕威林太的短篇集,匈牙利革命詩人裴彖飛的唯一小說,名叫「絞吏之繩」的,都是德國「勒克蘭姆」叢刊本,終於未曾譯出,也可以說是他未完的心愿吧(在《域外小說集》後面預告中似登有目錄,哪一位有那兩冊初印本的可以一查)。這兩種文學都不是歐語統系,實在太難了,中國如有人想讀那些書的,也只好利用德文,英美對於弱小民族的文學不大注意,譯本殆不可得。

  二六 俟堂與陳師曾

  魯迅在教育部的同事中有幾個熟朋友,以時代先後為序是張燮和,陳師曾,其次是許季茀。他於清戊戌(一八九八)年考入江南陸師學堂附設的礦路學堂,同宿舍的便是張邦華,字燮和,還有芮體乾,畢業後改名顧琅,字石臣。陸師學堂的總辦最初是錢德培,後來換了俞明震,陳師曾是俞家的近親,那時便住在學堂里,雖然原是讀書人,與礦路學生一樣的只穿著便服,不知怎的為他們所歧視,送他一個徽號叫作「官親」。及至礦路班畢業,選送日本留學,師曾也一同自費出去,這個歧視才算解除,在高等師範肄業,已與魯迅開始交往,若干年後在教育部重逢,那時師曾的書畫篆刻已大成就,很為魯迅所重,二人的交誼也就更深一層了。洪憲發作以前,北京空氣惡劣,知識階級多已預感危險,魯迅那時自號俟堂,本來也就是古人的待死堂的意思,或者要引經傳,說出於「君子居易以俟命」亦無不可,實在卻沒有那樣曲折,只是說「我等著,任憑什麼都請來吧」。後來在《新青年》上面發表東西,小說署名魯迅,系用從前在《河南》雜誌寄稿時的筆名迅行,冠上了一個姓,詩與雜感則署唐俟,即是俟堂二字的倒置,唐像是姓,又照古文上「功不唐捐」的用例,可作空虛的意思講,也就是說空等,這可以表明他那時候的思想的一面。師曾給魯迅刻過好幾塊印章,其中刻「俟堂」二字的白文石章最佳,也有幾張畫,大家都想慢慢的再揩他的油,卻不料他因看護老太爺的病傳染了傷寒,忽然去世了。

  二七 陳師曾的風俗畫

  陳師曾的畫世上已有定評,我們外行沒有什麼意見可說,在時間上他的畫是上承吳昌碩,下接齊白石,卻比二人似乎要高一等,因為是有書卷氣,這話雖舊,我倒是同意的,或者就算是外行人的代表意見吧。手邊適值有師曾的《北京風俗圖》影印本二冊,翻閱一過,深覺得這裡有社會的意義,學問與藝術的價值,不是一般畫師所能到的。畫上有各人題句,是民國五六年所書,大略可以知道作畫的年代,其時魯迅在教育部,時常邀集二三友人到絨線胡同西口路南的回教館樓上吃牛肉麵,從東鐵匠胡同斜穿馬路過去,路沒多遠,有一次適有結婚儀仗經過,師曾離開大家,獨自跟著花轎看,幾乎與執事相撞,友人們便挖苦他,說師曾心不老,看花轎看迷了,隨後知道他在畫風俗圖,才明白他追花轎的意思,圖中有吹鼓手打執事,都是屬於這一類的。印本題曰「菉猗室京俗詞題陳畫」,前後各十七闋,姚茫父自書所作詞,道人即師曾畫北京風俗共三十四幅,有陳孝起程穆庵何芷舲等人題句,淳菁閣印行,早已絕板。其第十九圖送香火,畫作老嫗蓬首垢面,敝衣小腳,右執布帚,左持香炷,逐洋車乞錢,程穆庵題曰,「予觀師曾所畫北京風俗,尤極重視此幅,蓋著筆處均極能曲盡貧民情狀,昔東坡贈楊耆詩,嘗自序雲,『女無美惡富者妍,士無賢不肖貧者鄙。』然則師曾此作用心亦良苦矣。」其實這三十幾幅多是如此,除旗妝仕女及喇嘛外皆是無告者也,其意義與《流民圖》何異,只可惜道人死後此種漫畫作風遂成了「廣陵散」了。

  二八 魯迅在S會館

  S會館的名稱始見於《吶喊》自序中。這本名山會邑館,是山陰會稽兩縣人的會館,在李越縵日記中常有提及,清末山會合併稱為紹興縣,也就改名紹興縣館。出宣武門一直往南,到了前清殺人的地方菜市口,迤西路南即是北半截胡同,在廣和居門前分路,東南岔去是褲腿胡同,西南是南半截胡同,其實這也是一隻褲腿,不知何以獨承了半截的正統。離胡同北口不遠即是會館,坐西朝東,進了頭門二門之後照例是一個大院子,正屋是歷代鄉賢的祠堂,從右側弄堂往西去,後邊一進平房,是魯迅寄住過的地方。小小一個院落,南首有圓洞門通到東邊,門內一棵大槐樹,北首兩間下房,正面一排四間,名為「補樹書屋」,只因極北一間被下房擋住了陽光,所以關閉不用,魯迅所用的就是那外邊三間罷了。他大概從民二住起直至民八,這裡所說只是末三年的情形,其時他睡在靠北的一間裡,南頭作為我的臥室及客室,中間房內放著一張破畫桌和方桌,是洗臉吃飯的地方。他的臥榻設在窗口靠北的牆下,旁邊是一張書桌和藤椅,此外幾個書架和方桌都堆著已裱未裱的石刻拓本,各種印本的金石書史書等。下午四五點下班,回寓吃飯談天,如無來客,在八九點時便回到房裡做他的工作,那時輯書已終結,從民四起一直弄碑刻,從拓本上抄寫本文與《金石萃編》等相校,看出許多錯誤來,這樣校錄至於半夜,有時或至一二點鐘才睡。次晨九十點時起來,盥洗後不吃早餐便到部里去,雖然有人說他八點必到班,事實上北京的衙門沒有八點就辦公的,而且魯迅的價值也並不在黽勉從公這一點上,這樣的說倒有點像給在臉上抹點香粉,至少總是失卻本色了吧。

  二九 S會館的來客

  到S會館來訪問魯迅的客並不多,因為白天主人不在寓,相識的友人大抵都在教育部里,依了認識的年代說來,如張燮和,陳師曾,許季茀,齊壽山,許季上等人,天天見面,別無登門拜訪之必要。偶然有些舊學生,是浙五中或兩級師範出身的,或同鄉後輩,於星期日來訪,主人往往到青雲閣或琉璃廠去了,也難得遇見。其中只有一位疑古先生,即是《吶喊》序中之金心異,常來談天,總在傍晚主人下班時走來,靠在唯一的藤躺椅上,古今中外的談起來,照例去從有名的廣和居叫蹩腳的菜來,炸丸子,木犀肉,酸辣湯之類,用貓飯碗似的器具盛了來,吃過了直談至十一點鐘,回到後孫公園的師大教員宿舍去。他原是「民報社」聽講的同學,一向很能談話,在太炎講了之後,他常常請益,雖然盤腳坐在席上,卻有不覺膝前之勢,魯迅與許季茀曾給他起綽號叫作「爬來爬去」,他以這種氣勢向魯迅進攻,魯迅響應《新青年》運動,開始寫小說,這在《吶喊》上邊曾經說明,讀者自當還都記得。疑古知道並記得的事情極多,都與中國文化有關,可惜不曾記錄一點下來,如今已多半遺忘了。他往補樹書屋談天,大概繼續有三年之久,至民八冬魯迅遷出S會館,這才中斷。

  三〇 魯迅與書店

  魯迅對大書店向來有些反感。還是在東京留學的時候,他們翻譯了一部小說,是哈葛得做的,那時正在時行,共有十萬字,寄給書店,以千字二元的代價賣掉,後邊附有註解十多頁,本來是不算錢的,但在印出來時全給刪卻了。過了一年,又賣了一部稿子,自己算好有六萬幾千字,可是寄賣契和錢來的時候差不多減少了萬字之譜,他倒也很幽默,就那麼收下,等了一年後書印了出來,特地買來一冊,一五一十的仔細計算,查出原來的數目不錯,於是去信追補,結果要來了大洋拾幾元幾角幾分,因為那時書店是這樣精細的算的。第三次是在辛亥革命之後,他同范愛農合辦師範學校幾個月,與軍政分府的王金髮部下不大弄得來,就辭了職,想到上海去當編輯。他託了蔡谷卿介紹,向大書店去說,不久寄了一頁德文來,叫翻譯了拿來看。他在大家公用的沒有門窗的大廳里踱了大半天,終於決定應考,因為考取了可以有一百多元的薪水。他抄好了譯文,郵寄上海,適值蔡孑民的信來到,叫他到南京的教育部去,於是他立即動身,那考試的結果如何也不去管它,所以沒有人記得這是及第還是落地了。這些都是小事,但他對於大書店的反感便是那麼的來的。

  三一 惜花詩

  在舊日記中找出抄存魯迅舊詩四首,系辛丑(一九〇一)年春天所作,題曰「惜花四律,步湘州藏春園主人元韻」。藏春園主人不知其真姓名,原作載當時的海上文社日錄上,大抵是流寓文士,大家結社征詩,以日錄(或是什麼報的附張吧)為機關報,魯迅看見偶爾擬作,未必是應徵的。詩為七律,頗有些佳句,如其一第三聯雲,「天於絕代偏多妒,時至將離倍有情,」其二第三聯雲,「莫教夕照催長笛,且踏春陽過板橋,」其三第三聯雲,「慰我素心香滿袖,撩人藍尾酒盈卮,」都很流麗。原作雲,「淺深秀媚如含恨,濃淡丰姿若有情,」「青埃碧漢三千界,綠意紅情廿四橋,」「參天壅漢窺雲壑,大地陽春泛酒卮,」比較起來差得很多,不但沒甚意趣,而且多犯合掌之弊。魯迅和詩其二的第二句雲,「金屋何時貯阿嬌。」本系押韻,亦切惜花意,他的祖父看見了頗有微詞,假如是說的玩笑話,也可以算是老頭兒的風趣。文社日錄本來是他所有的,大概這類和詩一定也不少,魯迅曾經抄集若干為《桐華閣詩錄》,只聽說有「水月電燈歌」之類,惜花詩則似未見雲。

  三二 筆述的詩文

  翻閱唐弢先生所編《魯迅全集補遺》,覺得搜集很費苦心,雖然有的可疑的錯誤收入,有的也不免還有遺漏。巴人的《百草書屋札記》,這回改訂五板時已經刪除了,在《越鐸日報》上恐怕查不出這條來,假如有人還保存著民國三年的報紙。遺漏的有些筆述的譯文,如《河南》上的《裴彖飛詩論》半篇,在這以前還有《紅星佚史》里的詩歌,共有十八九篇之多,有幾篇長至二十行以上。這譯本不是用魯迅出名,但其中韻文部分出於他的筆述,那是的確可靠的。我們試將第二編第五章里的一首詩抄在下面。

  「載辭舊歡兮,夢痕溘其都盡。載離長眠兮,為夫君而終醒。

  惡夢襲斯匡床兮,深宵見茲大魅。鬘汝歡以新生兮,兼幽情與古愛。

  胡惡夢大魅為兮,惟聖且神。相思相失兮,忍余死以待君。」

  這是一九〇六年的作品,差不多同時候自譯的有赫納(通稱海涅)的詩,收在《補遺》卷頭,可以拿來比較一下。

  「余淚泛瀾兮繁花,餘聲悱亹兮鶯歌。使君心其愛余兮,余將捧繁花而獻之。流鶯鳴其嚶嚶兮,傍吾歡之罘罳。」

  固然赫納的詩溫麗雅馴,所以看去似乎更好,但是這兩者筆調卻總可以有些相通的地方。那十八九篇譯詩,內容不同,譯文成績也不一樣,其中最有意思的,也就要算這一篇了吧。

  三三 筆述的詩文二

  《河南》雜誌上魯迅的文章,後來大抵收在論文集《墳》里,只有半篇《裴彖飛詩論》未曾收入。這本是奧匈人愛彌耳賴息用英文寫的《匈加利文學論》的第二十七章,經我口譯,由魯迅筆述的,所以應當算作他的文字,譯稿分上下兩部,後《河南》停刊,下半不曾登出,原稿也遺失了,上半篇收存在我的合訂本中,現在只有一部分,因為抄在別的書本里,尚可查考,今錄於下以見一斑。

  「平原之在匈加利者,數凡三千,而奪勃來欽左近之呵多巴格最有名,常見於裴彖飛吟詠。諸平原為狀,各各殊異。或皆田圃,植大麥菸草,荏粟成林,或為平蕪下隰,間以池塘,且時或茂密,時或荒寒,時或蒼涼,時或艷美。……旅人先過荒野無數,漸入一市,常見是中人物如繪,咸作大野景色。有村人甚謹厚,其婦稱小天(匈加利婦人之尊稱),便給善言。又有羊豕牛馬之牧者,衣飾不同,人亦具諸色相。牧羊人在草野間,視羔羖一大隊,性溫和,善音樂,且知秘密醫方,蓋所牧羊或病,輒自擇草食之,旋愈,牧者審諦,因以博識草木,熟習自然,類術士焉。牧牛者掌大物牝牡,秉性乃野莽好鬥,怒牛奔突欲入澤,輒與之角,又斗原上竊牛之賊。牧豕者最下,性陰鬱,不得意,又善怒,易流為盜。唯牧馬者為勝,日引多馬游食草原之上,勇健敏捷,長於歌舞,能即興賦詩,生與馬相習,所以御馬與馬盜之術皆曉徹,披繡衣,廣袖飄揚,又年少英武,女郎多愛慕之。第眾中最奇特者,莫如可憐兒,即原上暴客,世傳其事多弔詭之趣,蓋人謂其違法逆經,必緣敗北於人世,或傷於愛戀故也。若夫景色之勝,則為海市,每屆長夏,亭午溽暑,空中往往見城寨樓塔,大澤山林之象,光輝朗然。行人遇之,如入仙鄉,而頃刻盡滅,不留蹤影。為匈加利平野者蓋如此。」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