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儒家異類荀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324章 儒家異類荀子

  韓非子師從荀子,提起荀子,存在感似乎不是很強。

  雖然同為儒家三巨頭之一,但世人常常聽說孔孟之道,卻鮮有聽到荀子的大名。

  可要說對後世王朝社會制度的建設,荀子的影響力是最大的,稱他為封建王朝的設計師都不為過。

  荀子先學儒,後學法,最終儒法兼通,成為一代宗師。

  他的人性本惡論發人深省,跟孟子的人性本善論形成鮮明對比,深刻的影響了後世王朝的發展。

  作為春秋戰國時代最後一位聖人,荀子是百家爭鳴的集大成者,更是大一統王朝歷史發展的指路人。

  「春秋戰國時期,既是一個戰火紛飛的亂世,也是一個雄性荷爾蒙泛濫成災的年月。」

  「生活在那個時代的男人們充滿了血性和征服欲,且思維極其深邃。」

  「他們要麼崇尚武力,熱衷於殺伐征討,不斷刷新戰爭奇蹟。」

  「要麼就是拼命的玩腦子,湧現出了一大批聖人級的思想家。」

  「荀子,趙國人,貴族之後,老家在山西省安澤縣一帶。」

  「荀子這輩子總的來說有幾大特點,首先就是他活的時間特別長。」

  「其實儒家的幾個大佬都很高壽,比如孔子活到了73歲,孟子活了84歲。」

  「荀子的壽命雖然史書上沒有準確的記載,但涉及到他一生的考古材料綜合起來分析,起碼也得有七八十歲。」

  「而且荀子不服老,心態一直很年輕。」

  「他曾經說年紀雖然大了,身體不如從前,但是智力和判斷力還是和年輕時一樣的。」

  「荀子第二個特徵是能折騰,過過的地方很多。」

  「孔子和孟子也曾經周遊列國,但他們的活動範圍基本上就是在山東河南兩省。」

  「然而荀子齊楚燕趙秦他都去過,可以說活動範圍非常的大。」

  「活動範圍大,活的時間長,荀子經歷的事也就更多。」

  「所以,荀子這輩子的第三個特徵就是遇見的糟心事兒太多了。」

  「經歷了戰國末期幾乎所有的重大歷史事件,甚至可以說荀子去哪哪就要出大事。」

  「戰國發展到了荀子生活的年代,亂世戰亂已經進入到了白熱化階段,人和事也都沒節操到了極點。」

  「所以這些歷史大事件都極為血腥恐怖,充滿了人性的醜惡和扭曲,讓荀子對於人性的本質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認識。」

  劉徹:荀子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儒法兼通,最得意的就是有韓非、李斯、張蒼這三位得意弟子。

  荀子經過數十年的宦海沉浮,對法家理論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成為儒法兼通的一代宗師。

  韓非、李斯、張蒼等人紛紛慕名而至,拜荀子為師,學習荀子博大精深的儒法理論。

  韓非成為法家集大成者,也是荀子最得意的弟子,創作有法家巨著《韓非子》。

  荀子的理論,韓非學得最深,領悟得最全。

  關於人性本惡與人性本善,韓非在老師的教導下,悟出了新的理論,那就是人性本利。

  韓非認為,人性有善有惡,善惡本一體。

  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善與惡可以互換位置,唯一不變的就是人性追求利。

  人性善惡只在一利之間,要勸人為善,要阻人作惡。

  李斯輔助秦始皇統一天下,成為一代名相。

  在秦國統一天下的戰爭中,李斯一人的作用相當於蕭何與張良的合體。

  李斯將荀子的實務能力學得最全,治國理政是李斯的看家本領。

  秦國大小事務李斯都能依法而定,依例而判,既快且准。

  李斯的政務能力十分突出,除了行軍打仗不行外。

  運籌於帷幄之間、徵兵積糧發響,李斯皆精通,總能精準處理一切政務。

  張蒼對於漢承秦制起到了至為關鍵作用,他恢復了秦朝的大部分制度。

  張蒼拜師於荀子門下,曾任大秦帝國御史,掌管宮中的各種文書檔案。

  大漢王朝建立之後,張蒼先後擔任過代相、趙相等官職。

  張蒼幫助高祖皇帝清除燕王叛亂有功,被高祖皇帝晉封為北平侯。

  文皇帝時灌嬰去世後接任丞相一職,後因政見不同而自動引退。

  「荀子經歷的第一件糟心事,就是燕國的子之之亂。」

  「二十來歲的荀子開始外出尋找機會,從黃土高坡一路走到了京津冀。」

  「雖說燕王非常欣賞荀子,但並不重用他。」

  「燕王和春秋時期的宋襄公一樣,都是喜歡研究復古的書呆子。」

  「齊宣王見燕王小日子過得不錯,就派蘇代去忽悠他。」

  「在蘇代的一通忽悠下,燕王萌生了禪讓之意。」

  「也想學著堯舜這些先王搞個禪讓,把位置傳給相國子之,好讓自己留下千古美名。」

  「但燕王這麼搞,太子就不樂意了,於是就爆發了慘烈的子之之亂。」

  「齊國一看忽悠效果不錯,於是就和中山國一起攻打燕國,沙戮無盡,幾乎讓其亡國。」

  「荀子目睹了事件的全過程,可謂痛心疾首。」

  「他也曾勸燕王不要胡來,但良言難勸該死的鬼。」

  「荀子的學生韓非子就為老師鳴不平,他感慨道燕王認為子之賢明而否定老師,故而慘遭殺戮。」

  「荀子經歷的第二件大事,就是五國伐齊。」

  「荀子離開燕國後去了齊國,跑到稷下學宮跟天下名士討論學術。」

  「經過一系列激烈的辯論後,荀子脫穎而出,成為了首席專家,也就是祭酒。」

  「荀子的口才在那個時代是無敵的,語速快,吐字清晰,邏輯嚴密,旁徵博引,環環相扣,讓人無從辯駁。」

  「曾經把一個老學生直接給辯駁到心臟病發作,可以說是相當殘暴。」

  「還有一次,據說荀子喝大了,居然狂批孟子,稱自己才是孔子真正的傳人。」

  「荀子一生曾三次為稷下學宮的祭酒,是那個時代最牛的學術泰斗和辯論專家。」

  「荀子第一次來到齊國時,齊國的國君是在濫竽充數故事中喜歡聽獨奏的那個。」

  「齊王確實是一個很有想法的人,四處征戰,把天下都揍了個遍,還想滅周當天子。」

  「齊國經歷了田齊桓公、齊威王、齊宣王三代明君的勵精圖治後,已經達到了國力的巔峰,強盛一時。」

  「齊王先是發動垂沙之役,痛打楚國讓其成為小弟。」

  「接著又夥同韓魏暴揍秦國,把秦國的函谷關都打掉了,逼得秦國割地求和。」

  「然後他又暴揍燕國,攻打韓國,吞併宋國。」

  「在吞併了天下膏腴之地後,齊國一躍成為了力壓秦國的超級大國,天下呈現出了一超多強的局面。」

  「那會兒的齊王真是飄了,你聽他的,他打你,你不聽他的,他也打你。」

  「可由於太霸道,終於遭到五國攻打。」

  「齊國幾乎亡國,齊王也被殺。」

  「經過這一番動亂後,稷下學宮也解散了,荀子只能逃離了齊國。」

  「因為和楚國的春申君黃歇關係不錯,荀子就投奔了黃歇成為門客。」

  「藉助了黃歇的影響力,荀子也有機會結識了更多楚國的社會名流。」

  「並考察了楚國的政治、文化、經濟、風土人情等,為日後他在南陵為政奠定了基礎。」

  李世民:雖說孔孟之道是歷代帝王推崇的,但真正的統治思想則是荀子的外儒內法。

  荀子年少時去齊國遊學,學習孔子之道。

  在稷下學宮跟群儒論辯,又博眾家所長。

  於是思想漸漸自成一系,但仍屬於儒學範疇。

  孔子的中心思想為仁,孟子的中心思想為義,荀子繼二人後提出禮、法。

  荀子以孔子為聖人,反對孟子的哲學思想,認為自己才是繼承孔子思想的學者。

  孟子以義為大旗,占領道德制高點,提出了人性本善理論。

  認為仁義禮智四種善德,是每個人生來就俱有的。

  孟子又說水向東還是向西流的確無法判斷,但水一定是向下流的,絕不會向上流。

  人的天性就是善良,至於那些不善良的人,本非是他們天生不善良,而是後天環境造成的。

  荀子在稷下學宮博眾家所長,雖以孔子思想為主,但仍結合實際情況進行了修正。

  通過觀察人性,得出人性本惡的觀點。

  荀子認為,所謂的人性就是人的自然本性。

  荀子認為人對物質生活的欲求是和道德禮儀規範相衝突的,所以說人性是惡,而不是善。

  荀子的性惡論得到其他學派的認可,但被儒家抨擊,儒生認為荀子是離經叛道的。

  來自儒生的抨擊,讓荀子感到十分迷惑,思想上的痛苦讓他決心去秦國走走,希望能得到頓悟。

  荀子所處的時代,秦國已經是天下第一強國,跟齊國並稱西東二帝。

  跟齊國不同,秦國不興私學。

  但精英人士紛紛入秦效力,且取得不錯的功業。

  秦國以法家思想作為治國思想,凡事講實用,不喜空談理論。

  法家是儒家最強大的勁敵,在法家的光輝下,儒家學者根本無法執一國之牛耳。

  於是只能在人性、治國理論上深研,漸漸脫離了實際,變得虛幻起來。

  荀子入秦,就是想從對立面的法家尋求靈感,以便在思想上得到升華。

  事實證明,荀子的這一決定非常正確。

  荀子正是因為入秦看到了秦國的一切,這才對法家理論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成為儒法兼通的一代宗師。

  「公元278年,齊襄王六年。」

  「田單用火牛陣大破燕軍,收復失地,齊國終於恢復了些元氣。」

  「齊襄王於是趕緊召集失散的學士們,準備重開稷下學宮,荀子也從楚國返回了齊國。」

  「荀子前腳剛一走,楚國就遭了大殃了。」

  「秦將白起水淹城池,淹死了幾十萬老百姓後。」

  「又攻破了都城,燒毀了楚國的祖廟,並占領了楚國的半壁江山。」

  「大詩人屈原也覺得楚國完蛋了,直接投江自殺。」

  「由於齊國也經歷了國破家亡的災難,所以荀子非常想在齊國施展才華,改變其國運。」

  「但荀子跟齊襄王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張後,對方根本沒有興趣。」

  「事實證明,齊襄王確實是庸才,一輩子沒有什麼大作為。」

  「但他還是很尊敬荀子的,拜荀子為清大夫,並讓其主持稷下學宮的重建和恢復工作。」

  「這段時間是荀子一生中最重要的時刻,也是他的思想理論逐漸走向成熟的階段。」

  「之所以這麼說,從荀子到秦國後的態度和他在楚國治理地方的表現就能看出來。」

  「在齊國待了十幾年後,齊惠王去世,齊王建繼位,齊國的政局又開始亂了。」

  「財政沒有錢,撥不出銀子,稷下學宮的學士們只能離開齊國自謀生路。」

  「荀子也是在那個時候接到了范雎的推薦,來到了秦國。」

  「荀子入秦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因為按照當時儒生的理解。」

  「秦國是野蠻、邪惡、殘暴、不講仁義、出爾反爾的蠻夷之邦,孔夫子就不入秦,儒生就更不會入秦了。」

  「然而身為儒學泰斗的荀子不但入了秦,對秦國的評價還挺高,這也成為了後世儒生批判他的槽點之一。」

  「荀子到秦國兜兜轉轉一圈後,他覺得這地方的老百姓淳樸勤勞,生產積極性很高。」

  「官吏嚴肅認真,勤勉辦事。」

  「秦國上上下下公私分明,各盡其職是一個高效廉潔的國家。」

  「總而言之,秦國幾乎就是個完美的國家。」

  「秦國的強大不是靠運氣,而是活該有這麼強大。」

  「荀子的這番評價可謂是捅了儒生們的肺管子,要知道當時的儒生們寧可跳到海里餵魚,也不願意生活在秦國的統治下。」

  「如果說荀子指著秦王的鼻子大罵,儒生們還會敬他是條漢子。」

  「可沒想到荀子竟會如此的誇獎秦國,實在讓人受不了。」

  「從這一點就能看出來,荀子並不是一個屁股決定腦袋,立場決定認知的人。」

  「而是務實求真,能夠明辨是非的大智慧者。」

  「荀子一方面認可秦國的優點,另一方面向秦昭襄王推銷自己的治國理念。」

  「但秦昭襄王依舊不感興趣,直接一句話就打發了。」

  荀子:在秦國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讓我放下了心中的偏見與傲慢。

  回想當年,秦趙長平之戰爆發。

  秦國武安君白起陣斬趙軍二十餘萬,之後又坑殺趙國降卒二十餘萬,趙國精銳大軍四十五萬灰飛煙滅。

  白起在短暫休整後,率三十萬秦軍向邯鄲進兵,意在一戰滅趙。

  趙王緊急召見群臣,商議存亡之策,打是一定打不過秦軍的,只有求和一條路可行。

  最終趙王派特使入秦商議議和之事,而他也是這個時候作為趙國使團成員到秦國的。

  他以前從來沒有去過秦國,只聽別人說起過秦國。

  什麼秦國法律殘暴無度,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秦人窮困潦倒,秦政苛如猛虎。

  他就想去看看,這樣一個殘暴貧窮的秦國是如何擊敗文明繁華的趙國的。

  他坐著馬車入秦,一路上輕車緩行,細心觀察秦國的風土人情,吏治民生。

  他跟秦國的百姓、小吏、官員、朝臣都有密切接觸,且有愉快的交流體驗。

  趙國使臣團在秦國路過,沒有軍隊淨道,沒有百姓圍觀。

  秦國軍民各行其事,對他們視而不見。

  他主動跟他們交流,發現秦國軍民都知法守法,樸素老實,奸詐之徒基本上沒有。

  秦國的百姓簡樸淳厚,其音樂積極向上,無靡靡之音。

  人們的穿著整潔大方,無奇裝異服。

  百姓們敬畏法律,服從官吏的管理,秦國的老百姓簡直就是傳說中的上古良民。

  他也進過官府,看到秦國的官吏都是嚴肅認真的樣子。

  無不謙恭節儉、忠誠守信,真像是古代聖君統治下的官吏。

  也就是說秦國官吏敬業守法,沒有貪官污吏,沒有昏庸官吏。

  他進入秦都咸陽,觀察那裡的士大夫。

  走出自己的家門,就走進公家的衙門,走出公家的衙門,就回到自己的家裡,沒有私下的事務。

  秦國朝臣不互相勾結,不拉黨結派,廉潔奉公,真像是古代聖君統治下的士大夫。

  觀察秦國的朝廷,當秦王主持朝政告一段落時,處理各種政事從無遺漏,安閒得好像沒有什麼需要治理似的,真像是古代聖君治理的朝廷。

  在秦國見到的一切,讓他意識到以前在六國聽聞的暴秦之說,純屬污衊之詞,不足為信。

  自己到了秦國,從下至上觀察了秦國民風、士氣、官吏作風、君臣操守。

  他認為秦國的治國理民政策是最好的,山東六國的吏治民風跟秦國相比差之遠矣。

  怪不得秦國四代國君皆明君,四代國君均取得對外戰爭的勝利。

  「這個時候,齊國政局也穩定下來了。」

  「齊王建又開始重整稷下學宮,召集失散的學士。」

  「並給荀子寫信,邀請他回來。」

  「於是,荀子第三次入齊主持稷下學宮的工作。」

  「荀子把在列國考察,特別是在秦國考察的優勢和長處都講給了齊王建聽,希望齊王建吸取借鑑,爭取早日一統天下。」

  「齊王建對於荀子的主張也是很認可的,但架不住奸佞小人的挑撥離間。」

  「荀子口中在秦國務必要剷除的奸詐小人指的就是他們,他們怎麼能夠不恨荀子呢?」

  「於是荀子在小人的誣陷下,又只得離開了齊國,去了老朋友黃歇所在的楚國。」

  「當時秦趙之間正在長平對峙,楚國趁機兼併了魯國。」

  「並把魯國的蘭陵設為縣治,春申君黃歇就讓荀子去當縣令。」

  「不到兩年的時間,荀子就把蘭陵治理的井井有條,取得了輝煌的成績。」

  「並且荀子還把齊國的稷下講學之風帶到了蘭陵,韓非子、李斯等人就是這個時候慕名而來拜師學藝的。」

  「由於地方政績搞得太好了,自然就有人羨慕嫉妒恨了。」

  「有人就在黃歇跟前讒言,商湯七十里而得天下,文王百里得天下,現在給了荀子百里之地,楚國危矣。」

  「春申君聽信了讒言,就把荀子給辭退了。」

  「沒辦法,荀子只好帶著弟子們離開了楚國,回到了闊別三十多年的老家趙國。」

  「趙王熱情的接待了荀子,視其為上客。」

  「那個時候,趙國正經歷了長平之戰後的另一場大劫難,即邯鄲之圍。」

  「當時的趙國很慘,老百姓以屍體充飢,用骨頭和油脂來燒火取暖,哪怕趙王自己也是食不果腹面有飢色。」

  「就在荀子和趙王商討期間,春申君黃歇意識到自己被忽悠了,於是又懇求荀子回來。」

  「但荀子也是有脾氣的,堅決不回去。」

  「考慮到兩人幾十年的交情,荀子寫了一封信,狠批黃歇一頓。」

  「後來黃歇又厚著臉皮,幾次三番的派人向荀子道歉,希望他能夠回來。」

  「當時因為春申君幫助趙王解了邯鄲之圍,趙王也勸荀子。」

  「荀子這才給了黃歇一個面子,重新回到蘭陵上任。」

  「在蘭陵的任上,荀子又兢兢業業的工作了十幾年,讓蘭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

  「荀子本以為自己的施政經驗可以得到推廣,讓楚國強大起來。」

  「哪知公元前238年,楚國發生內亂,春申君黃歇被害,滿門誅殺,荀子也因此被免官。」

  「楚國內亂後,楚國很快走向了滅亡。」

  「荀子治理蘭陵前後二十年,被免官後對這個地方也是很有感情的。」

  「於是他晚年就在蘭陵東南的小山村里,著書立說,傳授門徒,直到去世。」

  朱棣:荀子為後世王朝的穩定和發展提供了外儒內法的思想。

  縱觀荀子的一生,可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簡直就是戰國末期大事件的見證者。

  也正是因為荀子複雜多變的遭遇,讓其對社會問題的底層邏輯有著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思考,對未來社會的穩定結構有了超前的構想。

  其實先秦諸子們都在追求解決亂世問題的方法,而荀子恰恰具備了後發優勢,並有了新的突破和創新。

  成為了百家爭鳴的集大成者,也為後世的王朝發展提供了切實可行的藍圖。

  荀子並不是一個浪漫主義者,也從不輕易的從道德層面批判別人。

  他是一個嚴肅認真、客觀務實、扎紮實實想解決問題的人。

  典型的儒家學者往往都具有浪漫主義的情懷,他們大聲驚呼,奔走相告,揭露社會的陰暗面,給人以生死存亡的迫切感,並且極具催人淚下的感染力。

  但荀子不是,他不是一個喜歡以情動人的人,更不是一個浪漫主義者。

  典型的浪漫主義者,也就是韓非子所諷刺的那些滿嘴漂亮話,但對於解決實際問題卻毫無用處的儒生們。

  翻開荀子的書不難發現,雖然他經歷的糟心事是最多的。

  但荀子的書籍中幾乎不見對自己所處年代裡的災難,也不喜歡在道德層面對別人指指點點,這是荀子跟其他儒生非常不一樣的地方。

  荀子的著眼點和立足點不是批評和感動,而是扎紮實實的想辦法解決一個現實存在問題。

  這也是為什麼他把秦國評價為幾乎完美國家的原因,因為法家在解決現實問題這方面確實做的不錯。

  荀子到了秦國後,對秦國各種高度評價。

  秦王的威勢已經超過了商湯和周王,所控制的疆域更是上古的聖王們所不能比的。

  但秦國還不完美,還差點意思。

  秦國最大的缺憾就是沒有儒生,沒有儒生幫助治國的話,那就稱不上王道。

  而秦昭襄王生平最討厭的,就是儒生們所謂的王道。

  王道這東西不能增加糧食產量,也不能提高軍隊的戰鬥力。

  荀子進一步的解釋了儒學的作用,國君治理國家。

  如果用儒生當臣子,他們會特別敬業。

  因為儒生的人生目標,就是讓他們的君主更加尊貴。

  王道的核心意義,就是在於增加君主的合法性和百姓對君主的認可度,

  給儒生一點權,儒生就是合格的官員。

  你把權利收回來,儒生就會遵從禮的框架,安分守己的當百姓。

  而且儒生不但自己安分守己,還會帶動其他人安分守己。

  不管儒生自己混的有多慘,維護禮的原則和他們的人生價值是不衝突的。

  秦昭襄王對於這番話完全不感興趣,其實背後隱藏的邏輯深刻。

  一個簡單的例子就能看出其中的厲害,比如說朝廷向一個村子徵稅。

  如果百姓都認可這個朝廷的合法性,那麼只需派一個官員過來,就能把稅都給取走,很簡單的一件事。

  甚至連官員都不用派,直接貼一張告示,老百姓就會主動的到指定地點去交稅。

  可如果是山大王來收稅,老百姓不認可他的合法性。

  那交稅的意願就很低了,就得加派一定的武裝力量才能夠達到目的。

  法家的特色就是不在乎你心裡怎麼想的,只靠刑和賞,敢不聽話就收拾你。

  如此這般,為了保證執行力,你就得加派一些人手。

  導致收稅的成本增加,只能加大稅收,老百姓的反抗意願就會更加的強烈,伱還得加更多的人手。

  從而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中,那原本一件很簡單的事情給搞複雜了。

  這樣下去,一個朝廷即使主觀上不想實施暴政,那也非暴政不可了。

  而儒家就是要幫助君主建立這種從上到下的認可,也就是所謂的王道。

  這種認可機制一旦建立起來,可以大大減低行政成本和管理成本,顯著提高辦事效率。

  禮的觀念由小及大,由家到國,由父母到君主。

  徹底建立起來後,很多事根本不用去威懾、利誘和恐嚇。

  所以荀子要表達的意思是,秦國以法治國的大邏輯是沒錯的。

  簡化一些威逼利誘的環節,增加王道的認可度,可以爆發出更強的力量。

  所以,荀子認為秦國還是提高空間的,那就是把儒和法結合起來,這個思想到了後世就被提煉成為外儒內法。

  內法保證朝廷高效靠譜的運行,畢竟該做的事還是一定要做的。

  但外儒提高認可度,建立合法性,就能大大的減低內耗。

  但荀子的這番苦心,秦昭襄王並不理解,後世的儒生們也不理解,他們把荀子的安分守己理解成慫了。

  每當儒生讀到荀子的這段歷史,青筋暴突,拍案而起,感覺都快憋尋死了。

  同樣是大儒,怎麼就不能像孟子那樣呢?

  孟子見大魏王,大魏王要跟他談利,孟子直接懟,要談就談義。

  現在秦昭襄王問你荀子,儒生能夠帶來什麼好處,你荀子為啥就不能跟孟子一樣直接懟。

  結果荀子說了一大堆,仿佛要讓儒生當小綿羊,實在沒法跟孟子的浩然正氣相比。

  不得不說,產生這樣的誤解,根本原因還是在於儒生沒有把荀子的思想吃透。

  荀子是想讓整個國家的法治和人治結合起來,讓社會高效穩定的運轉,百姓能夠安居樂業。

  後世的儒生們沒有吃透荀子的意思不要緊,後世的帝王們可是看出了其中的殺招,並進行了充分的利用。

  外儒內法,這的確是治理國家、穩定社會結構的靈丹妙藥。

  後世帝王們的內心,幾乎都是赤裸裸的法家,連他也不例外。

  但帝王表現出來的向外界宣揚的,則全是鼓勵老百姓當順民的思想。

  漢宣帝就曾經評價統治的奧妙就是王霸雜治,所謂王道就是儒家的那一套,所謂霸道就是法家的那一套。

  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很多時候,兩者是互相滲透,相輔相成的。

  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說,雖然一直在說儒家是孔孟之道,但真正代表中華兩千年統治主流思想的是荀子的思想。

  時至今日,再看荀子的思想,就必須從一個正確的角度來解讀了。

  荀子其實只想通過人治和法治的結合,達到一種和諧高效的運行之道,而不是控制別人的帝王之術。

  事實也證明,荀子是相當具有前瞻性的,光有法治沒有人治是行不通的。

  法家是最討厭人治的,因為強人政治太有局限性。

  強人在的時候,國家當然富強。

  但強人一旦倒下,國家就會立刻衰敗下去。

  比如趙武靈王、燕昭王這樣的雄主,他們一旦離世,國家就會迅速衰敗。

  只有建立法制,才能保障國家的整個系統有條不紊的運行。

  那樣即使出現一個平庸的君主,國家也會持續不斷的強大。

  秦國之所以一直強大,就是因為堅守法治而不用人治。

  韓非子的這套理論非常有道理,但也是有漏洞的。

  平庸的君主不破壞法制的話,國家當然可以一直強大。

  但如果出現了倒行逆施之輩,比如秦二世直接破壞了法治,那麼國家就只能滅亡了。

  不得不說,老師就是老師,荀子比學生看到了更深刻的一面。

  荀子說當年的后羿是神射手,他的射箭方法也沒有失傳,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神射手。

  當年大禹制定的法律和制度,現在還能看到,但是夏朝早就滅亡了。

  所以法律制度是不能靠自己運行的,有合適的人來執行制度,就能夠很好的運行。

  失去了合適的人,這個制度就會崩潰。

  所以荀子強調好的制度是好的社會的源頭,而君子又是好的制度的源頭。

  把社會管理好靠制度,但制度運行好還是得看人。

  秦始皇駕崩後,秦法並沒有改變。

  但秦朝很快就亡了,就是因為沒有合適的人來運行這套制度。

  而在秦統一天下前,秦國一直蒸蒸日上,秦法的好也只是表面現象。

  沒有出現破壞法治,倒行逆施的昏君才是關鍵。

  所以作為君主自己來講,也需要儒法兼修,明白儒家的仁義禮智信。

  因為一個制度一旦運行時間長了,執行的人總會想方設法的擴大自己的利益。

  制度是無法監督自己的,這個時候就需要有另一種力量來監督執行者。

  那就是儒家的力量,這也是為什麼孔曰成仁,孟曰取義,荀子說禮。

  帝王也需要學習儒家的經典,做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擁有仁愛之心。

  而不是像秦二世隋煬帝那樣,自己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完全不體諒老百姓的疾苦。

  這才是荀子真正要體現出的法儒結合的思想,它是一種道德詮釋,而不是一種術的解讀。

  (本章完)

  



章節目錄